今年的电影贺岁档11月底拉开序幕。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五大电影发行公司联合向各大院线发出通知,要求提高票房分成比例,从43%提高到45%。
所谓票房分账,就是总票房扣除营业税和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后,片方与院线分配净票房收入。
在笔者看来,片方的票房分账比例应当视市场情况而调节。从片方来说,大量新制片技术的应用,和演员片酬等人工费用的成倍提高,使得影片制作成本快速上涨,很多国产影片制作方的资金捉襟见肘,亏损风险陡增。而从院线来看,正如制片人张伟平所言,“盖影院有国家补贴,这里面不存在什么风险,就是躺着把钱挣了”。
事实上,逐步理顺制片、发行、放映环节的利益分配,调整不合理的票房分账比例,让处于电影产业上游的片方再多拿一点,有利于繁荣国产影片的创作生产。产业上游制造出更多更好的电影,也有利于院线、影院提升消费人气,获取更大更持续的收益。因为电影也是商品,能否给制片方、发行方、放映方换来真金白银,最终的话语权还在观众,如果电影商品本身质量不过关,观众寥寥,“分账大战”打得再凶,又能给双方带来多大实际益处?
据报道,在美国等国家,片方和院线的分账比例大概是52%和48%。我国片方的分账比例在国际上的确较低。
当下,我国电影票价本已昂贵,如果上游提高了分账比例,下游院线必会受损,生财空间进一步压缩,极有可能借机提高票价,这恐怕是观众最不愿意接受的。
(《工人日报》11.26 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