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历史经验表明,选贤任能、广聚英才,重在做到“三有”。
求才有心
聚纳人才,首先需要尊重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具有真诚的求才之心。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真诚求才,方得到“旷世奇才”诸葛亮,继而“三分天下有其一”。诸葛亮为什么会一心一意追随当时屡战屡败的刘备?因为他看重刘备既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又有求贤若渴的爱才之心。求才之道,古今一理。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能有为实现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的雄心与求贤若渴的爱才之心。
识才有据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人的多样性以及识人者的局限性,“知人”“辨才”是古今公认之难事。那么,有没有解开这个难题的办法呢?有。以辨识领导人才为例,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这样的标准和依据,就能选出党和国家事业所需要的人才。
用才有方
选贤任能,归根结底要落实到“用”字上。对人才的用与不用,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起用一个优秀人才,会使许多人才受到鼓舞,进而“出山”大显身手;起用一个“庸才”,不但容易误事害人,而且会形成错误导向,导致真正的人才心灰意冷、“归隐山林”。所以,应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对各类人才的使用问题,“能当梁做梁,能当栋做栋”。只有把人才选好了、用好了,才能激发和带动更多的人才成长并充分发挥作用。
(《人民日报》2012.12.26 邵景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