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8岁那年,塔尼斯·木克吉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属于任何地方。
塔尼斯有一头金发、白晳的肤色与绿色的瞳仁。在印度,签证官因为她的外貌将她归为异类;但在英国,学校老师盯着她的亚洲姓氏大惊小怪地说:“这是什么名字?”
当时的塔尼斯完全想不到,与她一样的混血儿,现在会成为英国16岁以下的人口中最大的群体,而英国白人却成为少数。
塔尼斯已经是家族中在英国生活的第三代了。她听继承了印度人外貌的父亲说过,他经历的种族主义偏见既来自同学,也来自老师。60年前,在伦敦南部私立学校,塔尼斯的父亲只有十几岁,却在兜里放着一对指节铜套,随时准备着教训那些敢开口叫他“阿黑”的家伙。
13岁时,因父母离婚,塔尼斯接受了母亲的建议,把姓氏改成了母方的“凯里”。对当时的她而言,这个姓更“正常”。“这是对这个国家种族宽容度的测试,放到今天,任何年轻人都不会觉得自己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如今年近五旬的塔尼斯·凯里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社会的大多数人对不同族裔间的联姻持反对态度。20年前,如果知道子女在与外国人谈恋爱,四成的英国父母会感到不舒服。如今,对18到24岁的英国人而言,只有5%还有类似的感觉。
现在,在英国社会中,肤色浓重的面孔已经很常见。印度与波兰、巴基斯坦一起,已成为英国的前三大移民来源地。目前,这个国家13%的人口是在英国以外的地方出生的。
“如此规模的移民,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英国一家智囊机构表示,“在过去十年中,英国的大规模移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这个国家的文化构成”。
这也许是2012年底英国政府发布调整移民政策的动力。2012年12月12日,英国内政大臣特里莎·梅发表讲话说,英国欢迎的移民,是那些“最优秀的学生,最杰出的商人,投资者,技术工人和企业家”。新的移民政策要求移民为英国国家利益带来好处,对高价值移民,“已经逐渐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诚意与鼓励支持”。
(《看天下》1.8 黄昉苨)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