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水潭医院:砖头替人来排队
1月7日凌晨2点30分,记者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挂号大厅的门紧锁着,几个人在大厅外面站着,搓着手,跺着脚。此时,室外温度是零下15摄氏度。挂号的人要在外面排到6点,才允许进入大厅,7点准时放号。而在每个队伍前面都有砖头或者凳子,挡住了后来者。
“那些占位置的都是号贩子,5点多他们一准出现,因为5点半保安要来清理砖头和凳子。”一名来挂号的本地人说。
在排队的人群中有一对姓李的兄妹,吉林人,来北京给老父亲看病。“咋不在网上挂号呢?”记者问。“我们想找的张专家号2月4日之前都没了,都快过年了,谁能等得起啊!”哥哥抱怨说。
距离挂号大厅开门还有40分钟,前两排“砖头”的主人陆续现身,显然是有备而来。清一色厚厚的长棉袄,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6点整,挂号大厅开门。7点36分,这对兄妹挂上了专家号。9点,李家兄妹领着父亲就诊完毕。医生建议,办理住院手续准备手术。因为没有床位,护士让他们等通知。
“这一等,不知又是多久。”哥哥说。
同仁医院:熬了两夜挂上号
1月9日凌晨3点,记者来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挂号大厅。此时,7个窗口都已经排了至少10米的队。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什么姿势都有。
队伍里有一位中年妇女,姓王,内蒙古扎兰屯市人。记者和她攀谈起来:“大姐,您挂什么号啊?”“眼底号,听说不好挂。”“大老远来,怎么没在网上预约?”“压根没用,专家号都满了。我丈夫得的是急病,眼底出血,我们那儿的医生说要做手术,不能等太久。”
挂号大厅没有暖气,门是敞着的,非常寒冷。才4点多,王大姐已经两腿发麻,来回蹲站了几次,每次蹲着起来都要捶好一会儿腿。
7点整,挂号窗口开始放号了。前面还剩下不到10个人的时候,眼底号没了,王大姐失望地走了。
1月10日清晨5点30分,记者再次来到同仁医院,找到了王大姐。“两点过来的,总算排到了前几位。”她的眼睛有点红肿。
很幸运,王大姐终于挂上了眼底专家号:“折腾死了,我得回旅馆接我丈夫了。”她的背影消失在寒风中……
肿瘤医院:登记之后再点名
1月14日凌晨4点30分,记者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大楼紧闭着,门前已经排了3个长队。两个保安徘徊在队伍中,维持着秩序。站在前面的一位男子回过头来说:“你来晚了吧?都点过一次名了。”
“咋还点名?”记者顿时有点懵。“这医院有规矩,要想挂上专家号,你得头天下午两三点过来排队,下午5点的时候保安过来登记,把你的名字记上才算数。”他回答。“第二天凌晨4点保安过来点名,所以你得3点左右来。点名只要你不在,名字就被划掉了。然后每隔大概一个小时,他们过来点一次。”
这位男子姓薛,山东德州人,1月12日带着妻子来到北京看病。
6点30分,门诊大楼开了,队伍按照之前点名的顺序缓缓前行。该院实行分科挂号制度,挂哪个科室的号,到哪个科室排队。“不同的医院,挂号的规矩还真不一样。”老薛说,“你要先打探好科室的位置,要不然你花时间找科室的工夫,好多人都走到你前面去了。”
儿童医院:挂号前先做“功课”
1月7日早晨6点15分,记者来到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东侧的建卡挂号中心。离7点放号还有45分钟,挂号中心已经挤满了人。每一队,都排出几十米长。
7点放号,队伍行进倒挺快。不到8点,就轮到记者了:“神经内科专家号还有么?”“什么?这儿不挂神内专家号?”
记者正往外走,有好几个号贩子围上来:“挂什么科啊?”“专家号要吗?”“明天就能看上”……
记者没理睬他们,又来到候诊区。一个东北口音的大哥告诉记者:“我来挂号前做了些‘功课’。那个挂号中心不挂神内的专家号,专家号要么电话或网上预约,要么就挂特需。特需号每天都有,早点来,能挂上。实在没挂上,还可以去特需门诊咨询台加号,每天有两个加号。再没挂上,就只能像我这样,试试直接找专家加号了。我这不是看病急么,挨个敲开了好几个专家的门,终于碰见一个愿意加号的。”
(《人民日报》1.18 田博夫 余易安)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