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缅甸仁安羌竖起远征军纪念碑
 https://www.neamco.com 2013-01-26 21:04:44 来源:文摘报

    缅甸中部。仁安羌。

    站在旱季里断流的平墙河畔南望,一片丘陵地带中最显眼的小高地上,一座新修建的缅式佛塔在太阳的照耀下金光熠熠。这是为了纪念70年前中国远征军的仁安羌大捷而修建的纪念碑,1月13日纪念碑的落成仪式正式举行。据了解,这是在缅甸华侨自发修复同古战役纪念碑以后,内地和港台的人士在缅甸修建的第一座远征军纪念碑。

    此次选取修建纪念碑所在的这个高地,正是著名的501高地,当年战斗最为激烈,伤亡也最惨重的地方。

    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38师第113团以不足一团的劣势兵力,在仁安羌激战4天3夜,痛歼日军第33师团主力700余人,113团202位兵员阵亡,解救出被围的英军第1师官兵及英美新闻记者、传教士和英军眷属等7500多人。这次战役是盟军在第一次缅战中唯一的大胜仗,史称“仁安羌大捷”。当时英军有12辆战车约一个连,火炮2至3门约一个队,都交由113团刘放吾团长指挥,协同作战。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也是第一次。

    仁安羌大捷纪念碑高15米,采取碑塔合一的形制,基座为白色纪念碑,正北“仁安羌大捷纪念碑”主碑名由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题写,东、南、西三面,分别记载了仁安羌大捷战史、刘放吾将军后人撰写的祭文,以及历年各界的褒扬和获救英军士兵的谢辞。上部则建成金色的缅式佛塔,共七级,取佛家七级浮屠之意。

    纪念碑筹建人、刘放吾将军之子刘伟民先生说,仁安羌这段历史的细节,曾经长久被人所遗忘。

    仁安羌一役后,部队撤至印度,中方仅有的一份关于此战解救了英军的战报也因历史原因遗留南京并被封存多年。另外,由于孙立人在台湾因发动所谓“兵谏”而被软禁,与他相关的一些史料在台湾多被销毁或刻意被隐匿。刘放吾将军显然也受到了冷遇。

    在战争年代,英方则除了当初斯利姆将军的手令和回忆录记载了刘放吾将军外,大部分被救的英军只记得救他们的是一位中国的团长。这些模糊倒给骗子留出了空当。1949年,有个叫林彦章的广东人,冒充英军的恩人“刘团长”,前去骗取驻港司令菲士廷的关照,直到1963年才被戳穿。而真的刘放吾将军自1954年离任陆军训练学校教职后,正在台湾屏东靠制售煤球养家。

    “他在世的时候常说,当年带出去的子弟兵,许多却永远再无法把他们带回来。我们可以感受到他老人家的那份心酸和悲凉。”刘伟民说,最终来自国内外,其中包括了内地和台湾香港两岸三地的各方有心人士,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排除多种困难,合力筑成了这座纪念碑。

    (《北京青年报》1.22 谭璐)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