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高尔基之死,一直就有“政治谋杀”之说。起初这是斯大林时代的官方说法,说他被“托洛茨基匪帮”谋害,还说先于高尔基去世的他的长子也是“托派”谋杀的。这个说法载入《苏联大百科全书》,有意思的是,在苏联人已经戳穿了这个谎言之后的1960年代,这些文字却被译成中文传入中国。大肃反时期,无数人被指为谋害高尔基的凶手而掉了脑袋。
事实上,俄罗斯社会上一直流传着高尔基是被斯大林毒死的传闻。据说是因为斯大林马上要搞“大清洗”和“莫斯科审判”,对高尔基不放心,生怕他又会像曾经那样“不合时宜”。同时,高尔基存放在国外的档案已经落到斯大林手里,也就不怕他手中还有什么把柄了。所以,斯大林责成雅戈达“好好照看高尔基,尽一切可能不要让敌人利用作家”。于是在雅戈达的“帮助下”,高尔基“患病”离开了人间。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终于去世。在红场举行的追悼会上,斯大林、卡冈诺维奇、奥尔忠尼启则、安德烈耶夫四人抬着高尔基的骨灰为其送葬,莫洛托夫致悼词,苏联官方对高尔基盖棺定论评价的调子拔得不能再高了。倒是受邀参加追悼会的法国左翼作家纪德在致辞中一语道出真谛:“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各国的大作家几乎都是造反者和不安分的人,在苏联头一次,大作家再也不是反对派分子了”。这真不知是对逝者的大褒,还是大贬?
关于深宫中的谋杀传闻历来难辨真伪。“斯大林谋杀高尔基”的说法尽管没什么确凿证据,从逻辑上讲倒比较“合理”:比起1936年时早已灰飞烟灭的托洛茨基国内势力,斯大林当然更有谋杀的能力,而1935年斯大林一拿到高尔基的国外档案,1936年高尔基就死了,1937年大肃反便狂飙席卷,这不由人不产生种种联想。
当时起码可以证明,在高尔基去世的前一年,高尔基与斯大林的关系发生了逆转。至少有一年时间斯大林不再来了,虽然以前他经常拜访高尔基。所以,在高尔基临死前,斯大林曾三次去看望了高尔基,克宫的御用画家叶法诺夫用四年时间绘制出巨幅油画《斯大林在高尔基病榻前》。这一画作获得了画坛的最高荣誉——斯大林金奖。这些事例都为后来高尔基“被谋杀说”增添了依据。
说无者也未必对斯大林或高尔基有什么好感。例如索尔仁尼琴从来就不同意高尔基是被斯大林谋害而死的这种说法,他认为“斯大林搞死高尔基完全没有必要,如果他能够活得再长一些的话,对1937-1938年也会唱赞歌的”。索尔仁尼琴从骨子里瞧不起高尔基,对他的否定由来已久。有人评论道,索尔仁尼琴在撰写了《古拉格群岛》以后,就在道义上获得了任意批评高尔基的权利。因为索尔仁尼琴敢于向制度挑战,敢于和制度决裂,而高尔基则是“文人依附制度的典型”。
于是,证明高尔基为斯大林所谋害,似乎反而成了维护作家声誉的行为。高尔基拖着不为斯大林写传记的事,就被解释为高尔基终究还是有点抗争的证据,斯大林要杀他似乎也就有了动机。就连著名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也说,高尔基一直维持了“俄国人民良心”的角色,他的死使俄国知识分子失去了“唯一强有力的保护者”,失去了“与早先相对比较自由的革命艺术传统的最后一丝联系”云云。
今天人们一提到臭名昭著的“宣传文学”、“歌德文学”,首先想到的就是高尔基和日丹诺夫,这个联系倒是没法去除。高尔基是否被斯大林谋杀都无法改变这一点,正如无疑是被斯大林所杀的雅戈达、叶若夫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形象一样。
而斯大林,如果他没杀高尔基,人们会说两人是沆瀣一气,如果杀了,人们更会说他阴险毒辣,这也是没法改变的了。
(《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金雁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