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固守医道的老式大夫
 https://www.neamco.com 2013-04-27 17:54:45 来源:文摘报

    她可能是中国最老的出诊大夫,97岁坚持出诊。她不收红包、不开大处方。有人说她守旧、过气,有人说她身上有“医道”。

    97岁的胡佩兰是新中国第一批上岗的医生,新中国首批全国劳模之一。现在,胡佩兰在郑州市一家社区医院做妇科大夫。对她来说,工作是保持长寿的秘诀之一。她的生活几乎就是工作,爱好也是工作。当她穿上白大褂,她不会承认自己已经老了。等她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脱下白大褂,她的心情就开始失落。

    行医将近70年,她坚持着每天8点半准时出现在医院的“铁律”。她说,她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她的病人在等她。1986年,她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退休。退休了也没有歇下来,创办了“胡佩兰妇科专科医院”。直到一个雪夜她在走下医院台阶时,摔断了三根肋骨,才被迫休息了几个月。

    97岁的胡佩兰为病人做检查,从办公桌走到检查室,年轻时只需迈半步,现在却有些费力。她双手摁住办公桌,慢慢地站起来,将身子扭转。腿卡在椅子和墙壁的缝隙间,停留好几秒才拔出来。她扶着椅背,双脚在地面上蹭着,向检查室移去。

    但是,这位行动有些困难的医生记忆力却很好,思维清晰,经常是多年不见的患者,见面后依然记得对方的名字和病情。病人眼里的胡佩兰“医术好,看病仔细,而且从不乱开药”。找她看病的不少是一家几代人,或者同一个村子里的村民。

    胡佩兰总结自己信奉的准则:“我用药,一是看疗效,二是要便宜,尽量不开进口药。”她也是这么教自己的学生的。她说自己70年没收过红包、没被病人“医闹”过,也从来不担心。她说:“没有妨碍,以人心换人心。”她的学生说,“老师就是守着医生的这片净土”。

    胡佩兰固执地守着一些老旧的东西。她常念叨:“以前医生以病人为主。”她依然用黄色封皮的老式病历本。办公桌掉了一大块漆,椅背上也是斑斑驳驳。一个用了20多年的老式手电筒,手柄生锈了,电池接触也不好,但是谁也不准扔。棉袄上沾着油渍,儿子给她买的新衣服从不拿出来穿。轮椅坐垫边缘磨得发黑,脚镫生锈了。而她的老习惯就像那个车轱辘,固执、坚硬。但是,这些年,她先后捐了7万块钱,援建了30所“希望书屋”。她打算,等自己百岁的时候,“再捐3万块钱”。眼看她岁数越来越大,她的四个儿子都说“老娘别去上班了”。但天大的事情都不能阻碍她的轮椅向医院行进。有人问:“你这么大年纪了,为啥还要工作?”她几乎不用多想,用有时代感的语言回答:“为人民服务啊。”  

    (《中国青年报》4.17 陈璇)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