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国足球队1比5惨败给泰国队,这是国足连续三场热身赛的第三次失利,此前分别以1比2不敌乌孜别克斯坦、0比2负于荷兰,主教练卡马乔再遭口诛笔伐。
卡马乔下课好似进入了倒计时。国足主帅无论谁干,说到底都是救急救困的角色,成绩决定这个位置上人的命运,其他评价体系一时派不上用场。对卡马乔更加不利的是,他那一再被提及的世界高排名的薪酬,高薪低能的帽子随即就被扣上。
让卡马乔更为被动的是,不远处里皮的耀眼光辉,两相比较,卡马乔愈显低能低效。可是,谁真正贴近了解这两位教练呢?其水平高下,球员们应该最有发言权,而在评判的过程中,球员们是否有充分发表观点的机会与意愿?早有耳闻,卡马乔对中国足球是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精准地刺到了不少顽疾,遗憾的是,他没有解决这些顽疾的本领、耐心与韬略,与球员的沟通与交流障碍不小。
谁将是换帅与否最终的决策力量呢?最怕是来自于领导,更怕来自于领导对于中国足球水平进步评估体系的偏执,继续妄图短期内让国家队有起色。领导的决策依据何在呢?身边人的观感,媒体的碎片化报道,惨烈的成绩对比都能施加影响。能否调整一下评估体系,用全部的精力去修补残破的发展基础?
如果坚决要换的话,似乎还有不少技术问题有待解决,违约金是如何签订的?在卡马乔的薪金税务问题上我们是吃过大亏的。里皮的自由身何来?里皮时代的中国足协就能有切实转变吗?抹除卡马乔并不难,似乎还深得民心,但换教练只是契机,同时要清理自身,否则不过又是一次投机罢了。
中国足球有太多事情要解决,希望换帅别成为领导们最感兴趣的事情。
(《新京报》6.16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