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经典的失忆和失语

2001-10-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童 子 我有话说

余生也晚。作为曾经是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生,我为能曾在南大面聆多位的名师教诲而暗自庆幸。在我所崇敬的导师中,余一中先生应算其中分量颇重的一位。
  
  余先生是研究俄罗斯文学的专家。我在校时,他刚由北国的吉林调回南大不久,先在外语文学系主讲俄罗斯文学,兼教英国文学名著阅读与欣赏,后又主持由南大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在我快毕业时,他又被聘为中文系现当代外国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我就是在这时,听过先生为中文系的学生开设外国经典名著作品赏析的讲座。至今,我闭上眼睛,还能回忆起先生当年讲座时的情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先生对待外国文学名著的那份近乎虔诚的神情。先生一再告诫我们:文学即人学,文学名著之所以能称为经典作品,为人们代代传颂,是因为这些作品是这些国家和民族文学中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精品,影响力大而持久,其语言和人物的刻划描写以及作品所进发的思想火花,无一例外地歌颂着人间的真善美,鞭打和揭露着假恶丑,传播着主张自由、平等、博爱的人伦道义,丰富着作为世界民族一员的我们的内心情感。通过先生这样深情地讲述,外国文学作品中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哈姆雷特、简爱、苔丝、安娜·卡列尼娜、于连……等等得以在我年轻的心田扎根。尤其让我感触至深的,是先生和其他的导师一样,每每不忘告诫我们“读外国名著一定要读原著,不要走捷径,不但要通读,还要精读。里面的名言警句最好能背诵下来。”因为只有原著才能最本质、最完整地体现作者创作的本原和思想精髓。而读简写本则被导师门认为是“走捷径”,不可取。在我走上社会的若干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欣闻余一中教授荣获了由俄罗斯联邦颁发的“普希金文学奖章”。据悉,这是俄罗斯文学的最高荣誉,以表彰那些对俄罗斯文学的研究、译介成绩斐然者。在我国仅有像戈宝权、高莽等为数不多的翻译名家获得过如此殊荣。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当我今天在讲台上为学生开设“外国文学名著讲座”时也是如法炮制,要我的学生“读名著要读原著。”最近,一个事实打碎了我心目中的偶像:我的学生为了完成我布置的阅读名著的作业,竟一个个跑到书店买回外国文学名著的缩写本,而其中一套最小巧玲珑的版本叫《点击经典·外国文学卷》,主编者竟是余一中教授?开始,我还怀疑自己的眼睛,待看完先生撰写的前言,我不再怀疑了,却伫立在讲台边,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只好低头不停地擦着眼镜的镜片。能说什么呢?当年在南大的讲坛上,声情并茂地教导我们“要读原著”的导师,在新世纪刚刚揭开序幕的今天,竟然主编起外国文学名著的浓缩本来了,而且,这套由先生主编的外国文学名著浓缩本竟是市场上数十种名著缩写版本缩得最短的一种。原著洋洋数十万字、数卷本的浩大篇幅,被压缩在仅二万字的小天地里。我真不知道,如何让读者在二万字的篇幅里去领略《简爱》和《苔丝》中复杂的情感,如何把握不朽的《哈姆雷特》,如何认识《红与黑》中的于连,如何理解《安娜·卡列尼娜》,还有那死于决斗的诗人普希金?这是文学的进步亦或是坠落,我不得而知,只是为眼前的这套口袋书弄得有点手足无措。
  
  人心不古,世风可鉴。于我而言,刚刚读罢的一套《点击经典·外国文学卷》连同它的主编者,恍如春天里平地陡起的沙尘暴,让我失忆,让我失语。
  
  (《点击经典·外国文学卷》共8卷,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每卷定价12.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