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填补之作

2001-12-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我有话说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底蕴深厚,独特悠长的文化。有语言无文字,以渔猎、采集、饲养为生,长期生活在中国东北部边疆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多彩的生活习俗,孕育了各自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文学。三卷本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鄂温克族文学》、《鄂伦春族文学》、《赫哲族文学》)的出版,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园地增添了三枝绚丽的奇葩!
  ?
  鄂温克族历史上从事农业、游牧生产,以勇武和骠悍著称。“鄂温克”意为“居住在山林里的人们”。公元五世纪,《梁书》中已有了其先人养鹿和养牛的记载。到公元七世纪,鄂温克的祖先被分别称为“鞠国”和“北山室韦”,唐朝时,称作“森林中的百姓”。元代史籍中称“林中兀良哈”。明末清初,鄂温克族分为三大支系,过着大氏族的的采集和放牧生活。鄂温克族文学脉络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古代文学,主要包括口头流传的自然起源、萨满神话传说、萨满神歌、咒语和祈祷词等。第二个时期为近代文学,主要包括关于氏族祖先英雄、风俗、风物传说、寓言、笑话故事以及情歌、儿歌、谚语和谜语等。第三个时期为近代文学,主要包括新民歌、群众性文学创作活动等。鄂温克族的文学反映了民族的历史、民族的风物;反映了民族的原始信仰民族的萨满观念;反映了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作为鄂温克生存图景和情感愿望文化结晶的神话,体现了他们对自然、氏族起源、宗教生活的态度。古歌谣作为一种文学活动和祭祀形式,以及通常的萨满神歌、咒语和祈祷词,反映出其原始信仰和民族心理。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至叙述了祖先的来历,对英雄的赞颂,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包含了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教育意义。
  
  鄂伦春族自古从事着以狩猎为主,以采集和捕鱼为辅的经济活动,直至建国前,一直过着不定居的游牧生活。关于“鄂伦春”一语的含义,一般认为是“住在山岭上的人”和“使用驯鹿的人”。鄂伦春族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等流传广泛,是口头文学的主要形式。与其他民族的文学形式一样,鄂伦春神话不仅反映出本民族的风俗礼仪,也反映出先民的世界观,讲述了天地万物、日月星辰的由来和民族的历史。而民间传说则叙述了民族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迁徙活动,也诉说了家乡山水及风物的由来,各种动物的特性,萨满的神奇故事,风俗习惯等。鄂伦春族能歌善舞,音乐、民歌、舞蹈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每当游猎于山间,或劳作之余,勤劳的人们便放开歌喉,歌颂家乡,赞美生活,诉说爱情。
  
  赫哲族素有“鱼皮部”、“使犬部”之称,其渔猎文化别具一格。在赫哲族口头文学中,“伊玛堪”是一种内容最为丰富,形式最富有民族特色,影响面最广,流传最为久远,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叙事,故被史家视为与我国三大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具有同等地位的文学作品。“伊玛堪”有说有唱,说唱结合,篇幅不一。“伊玛堪”为分“大唱”和“小唱”。“大唱”如《满斗莫日根》、《希尔达鲁莫日根》,气势宏伟,歌颂了本民族的英雄故事,可说唱十至二十多个小时。“小唱”多取材于民间神话故事或日常生活故事,篇幅短小,结构单一,说唱时间仅十至三十几分钟。如《苏苏》、《长虫兄弟》、《抗婚》等。这种说唱形式,不受自然条件限制,无论狩猎打鱼,婚丧嫁娶,传统节日,都可演唱。我国对赫哲族口头创作文学的采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始于三十年代,以1934年出版的凌纯声先生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为标志;五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研究者对赫哲族的口头文学进行了两次发掘和采集;1997年和1999年我国整理、出版了《伊玛堪》,标志着赫哲族文学研究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为“七五”、“八五”期间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986年至1999年,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区的专家学者历经十四年搜集采录,潜心研究,完成后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好评。应该指出的是,三个民族的文化资源和文学精华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另外,民间文学的研究需要哲学、史学、文化学及一些分支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更大发展,这是研究者的神圣使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