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北京青年报》的5名记者开始做赴美采访的准备:12月10日,是诺贝尔奖设立100年纪念日。为此,《北京青年报》社与《发现·图形科普》杂志社联合推出了大型采访活动——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所在国家或地区,与大师们面对面访谈。
9月20日,“IBM诺贝尔奖百年《北京青年报》记者全球行”的第一名记者田利平从北京出发,飞往洛杉矶,这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两天后,张天蔚、汤正宇、安刚、杨永辉降落在纽约。
10月10日,第一篇报道《黑格——黑衫鹤发的冒险家》在《北京青年报》上刊出。接下来的两个月里,10名记者和2名特约记者分赴美国、瑞士、德国、英国,采访了30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及医学奖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北京青年报》每周以3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所有的报道。
对于受过正规教育的中国孩子来说,从小到大,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听得不算少。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华罗庚、陈景润等光辉的名字和名字背后的故事不绝于耳。每当立志的时候,科学家就成了一种激励的符号——因为存在于媒体中的他们,几乎无一例外是种种艰苦卓绝、忍辱负重的化身。于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科学家是一种荣誉——他们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家生活是一种历练——要付出常人所不能想象的代价,清贫、孤独、牺牲和忍耐是科学工作的“知己伴侣”。
这样一种对科学及科学家的印象不能说是错的,科学的王国里“没有捷径”的诸多名言也是事实的写照。但我们仍是困惑,如果只是付出和忍耐,只是艰苦和孤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在科学的“羊肠小道”上不用扬鞭自奋蹄﹖不知是什么原因,中国的科学家们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也许是出于谦逊的东方哲学,也许出于某种体制的原因,即使是面对记者,我们的科学家也很少谈个人的爱好,个人的喜怒,个人对科学的感受——因而,“科学家的故事”我们听了不少,但对科学这个职业,多数人是陌生的,崇拜大于热爱。比如,我们想象不到科学家会谈到“喜欢麦芽浆威士忌”,“78转的唱片”;想象不到科学家这样分配自己的奖金:“首先修缮自己的豪宅,然后为儿子买一匹矮种马”;想象不到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家人的照片;更想象不到从那里蹿出一条“体形硕大的……”但是,在这一次世界顶级科学家的采访中,我们的记者却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他们“千人千面”的飞扬个性及无远弗界的智慧能量。
当然,科学家们生活的细节再丰富,其圆心仍是科学探索——他们的专注、他们的坚韧、他们的忍耐与我们千百次的听说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并无异处,只是好像不约而同,他们更强调的是另外一些事:
科学是一件非常美妙而充满魅力的事业,因为它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益处——我干着我最喜欢的事情。
科学是激动人心的,并且让你有所收获。
我希望年轻人能够从这个不断进展的世界里分享发现的快乐。
细心选择你的方向,去冒险吧。
兴趣、好奇心、怀疑和叛逆精神、冒险、坚韧——在记者们的手记和与采访对象的对话中,我们领略到一种快乐的科学生涯:在这里,付出和忍耐、艰苦和孤独都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他们被自身强烈的好奇心所驱使,他们把宇宙的万物看成是一个“洋葱”,他们倾其一生,就是要一层一层地剥开它,一点一点地进入到自然奥秘的核心。
在策划这次活动的时候,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说:“亲身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意义十分深远。二十世纪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步伐,成为人类文明进步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建立于二十世纪初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理及医学奖,在其百年历史中奖励了许多因为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作出了具有原始性突破性的科学家,使其成为众多国际性科学奖项中最具权威的自然科学奖。在这样的形势下,亲身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介绍他们的辉煌业绩,我们不仅可以普及现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同时可以学习这些科学泰斗们身上所具有的科学和创新精神,以此提高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培养现代科学意识。”
这次的独家采访活动,记者们确实初步领略到这样的精神和意识,并栩栩如生地传达给了我们的读者。
?
这次报道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里我们首先应该感谢活动的发起和策划人之一《发现·图形科普》杂志社社长吕长宏先生,是他带来了这样新颖和大胆的创意,并为《北京青年报》和IBM牵线搭桥。他本人还作为特约记者,亲赴美国进行采访。我们还要感谢秦禄昌博士,他长期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与许多诺贝尔大师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没有他的介绍,记者的部分采访几乎不会如此地顺利。当然,我们还要感谢IBM对此次大型采访活动的资金提供。
另外,我们还要感谢在国外的采访活动中为记者进行高水平翻译的所有中国留学生,在此特别想提及的是王坚博士,他不仅为记者翻译,还提供资料,并为我们约定了数位诺贝尔奖得主的采访。
最后,感谢我们记者的辛勤采访和精彩的报道。
(《与诺贝尔大师面对面》,《北京青年》报社《发现·图形科普》杂志社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1月版,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