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戏说学英语

2002-05-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朱伟一 我有话说

我本科学的是外语,看到现在大家学英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形势大好,不是小好,就有几分心虚——怕一夜醒来,人人都成了双语劳动者,我就没有安身立命的技能了。我安慰自己:这天好像还不会很快到来。等我去了次维也纳,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奥地利是个发达国家,维也纳也是国际都市,一年四季外国游客不断。但大部分维也纳人还是说不好英语。在这里问路,也要问过几个人后才会碰到会说英语的。
  
  再看了由“北京大学著名英语专家胡壮麟教授”审校过的《奥运英语100句》后,我心中又踏实了不少。按照此书,奥运会座右铭是“更快、更高、更强壮”,英文是“swifter,higher,and stronger”。而按照《Britiannica大百科全书》,“swifter”应该是“faster”。不管是谁错了,我都高兴,因为他们都是权威,而权威的失误就是普通人的胜利。
  
  当然,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都会说几门外语,至少是会说英语。美国上点规模的大学都开设外语课,但大学里没有外语学院,也没有外语系,都叫什么文化研究中心。比如,许多大学都有什么东亚研究中心,其实中心就是以教授汉语和日语为主。其他东亚语言就无人问津了。美国学生很实际,小语种很少有人学,校方自然也不会再去延揽老师。
  
  美国学生一般先在本校学一两年的外语,然后再到其所学外语的国家游学一两年。学说中文的,或去台湾或来大陆。现在许多中国大学都有为外国人办的汉语学习班,很专业,也很商业化。
  
  实地学习语言可以察言观色,了解民俗,使语言能够活学活用。还是以那本《奥运100句》为例。书里有段话(110页):Where can I get onto the Internet(我到哪儿能上网啊)?In the Business Center(到商务中心)。
  
  这句话语法没有错,也很地道,但不合情理。你自己不知道商务中心内可以上网,还以为外国人也不知道。住旅馆的人会不知道商务中心内可以上网?还用你来指点?
  
  美国人学外语还有个优势——他们的英语优势。他们可以到其他国家去教英语,顺带着学习外语。学日语的去日本,学中文的来中国。记得法学院有位叫玛夏的美国同学,先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了中文,去过台湾,后来又到湖北黄石教书。黄石——一个对中国同志来说都是比较艰苦的地方,是中央讲师团同志奋斗过的地方。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要去如此艰苦的地方?玛夏是外国传教士吗?不是。是白求恩似的加拿大共产党党员吗?也不是。那他为什么要到黄石去乱跑呢?这是竞争的结果——现在来华教英文、学中文的国际友人太多。过去美国的一个本科毕业生来华就可以到中国的名牌大学乱跑,堂而皇之地教授英、美文学。但这种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国同志来华学中文还谈不上是备尝艰辛,但也必须过些紧日子,体会一下唐僧西天取经的劳顿和磨练。
  
  不过美国男同志学中文有一点好处,可以有红袖添香。凭借文化和经济优势,学中文的美国男同学都要找个中国女朋友伴读,也有最后娶回去的,成了双赢的典范。学中文的美国女同学是不是也有嫁个中国丈夫的?有,但是很少。“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女必须不如吾家”的思想不仅是封建余毒,在崇尚女权的美国也很有市场。
  
  据我观察法学院的美国同学,他们所学最多的外语依次是西班牙语、法语、中文和日语。但西班牙语在美国还算是外语吗?大概不能。美国的拉美移民太多,大多数说的都是西班牙语。
  
  法语曾经代表着高雅。英文中,文气、雅致些的词都来自法语。美国的戏剧、小说、电影或报刊文章中不仅会有法语单词,还会有整句的法文。当初俄国的贵族也以说法语为荣。俄国女皇卡特琳娜也说法语,不是说两句“bonjour”(你早)“bonsoir”(晚上好),而是用法语与法国哲学家伏尔泰通信。
  
  早先,高雅的外语是拉丁文,以后世界流行的法语,现在是英语。但英语是英、美人的母语,所以他们要显示点异国情调或是教育水准,只好学法语。
  
  美国的外语“人才”最后在哪里落脚?国务院里有不少。美国驻华使馆前公使麦克海就是位精通中文的专家,不仅能够听懂中文的弦外之音,而且还会揣摩中国人的心理活动。此外,律师事务所和投资银行内也有一批学过外语的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成功人士大多懂门外语。按照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如果要不虚度人生的话,一个人应该会演奏一样乐器,从事一项体育活动。还有,最好是结过两次婚,至少会一门外语。由此可见,学习外语是很重要的。
  
  学哪门外语并不重要。学会一门外语可以感受另一种文化,有一片全新的天地。这种感觉有点像上网,生活、生命凭空多出了一个层面。即便今后的工作再也不会用到外语,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感受。有位美国律师朋友说过,会点外语让你学会自谦,不要狂妄自大,盲目爱国。这对事业的成功太重要了。
  
  其实,文化、语言都是相通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现在又重新焕发青春。那位学相声的加拿大青年“大山”满口京腔,活生生地体现了“京油子”等特点,并且因此而很走红。
  
  文化、语言是相通的,因为人本来就是相通的。你看啊,神甫布道会说:“兄弟姐妹们”。我们这边会说:“阶级兄弟、阶级姐妹”。神甫有时候还会说:“上帝的孩子们”。你要是看过《水浒》就知道,山大王会对下面的小卒们说:“孩儿们”。归根到底,语言的学习是文化的领悟,是人生的领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