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体验阅读乐趣

2002-06-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薛峰 我有话说

记得自己上中学的时侯,除了语文课本,便几乎找不到专门面向中学生的课外语文读本了。再加上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所以大多数同学是很少有课外阅读意识的。偶尔会有一些同学传阅《中学生阅读》、《语文报》等等报刊杂志,然而,这“星星之火”却始终没有“燎原”。同学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囿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灌输讲解中,陷入“训练”的泥坑里不可自拔。本以为这样“循规蹈矩”便可以取得语文课的好分数,但结果却总是成绩平平。相反,倒是几个在老生常谈的语文课上还偷着读“自己的书”的同学却总能在语文考试中出尽风头。这类同学要么是有“家学”,会很理性地选读一些与文学有关的“经典之作”;要么就是那种“特立独行”的一类,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所有能得到的书而很少顾及其他。对于后一种“天才”式的同学,很难模仿,我们惟有仰望而羡慕之;而那种有“家学”传承的同学的做法却能令大家效法。我想,这无非就是在启发和引导下,循序渐进地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
  
  后来虽然有了各种中学语文读本,然而绝大多数仍然是“依纲选本”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们仍然摆脱不了课堂上枯燥乏味的阴影,提不起阅读兴趣。
  
  读了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新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却着实让我体验了一番阅读的乐趣,不由得连连慨叹自己中学时代语文读本的匮乏了。
  
  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伴随人一生。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书的人是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的人。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大程度上是从小养成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这就更需要对阅读文本精挑细选。有了经典的文本,再加以启发式的引导,可以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来检视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如果真正把阅读当作一个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阅读的乐趣便会油然而生。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汲取、体验与思考的过程中,好奇心、求知欲、认识的独立性、怀疑态度的萌发与形成,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读本》确实真正体现一个“新”字,是“新理念、新视野、新思路、新体系”的集合。
  
  编教材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读本》的阅读对象是中学生,编者在倡导“主体性的自由阅读”的基调下,尊重学生从个性出发的自由选择,尽了最大努力开拓学生精神自由的空间。
  
  在立足于经典作品的基础上,《读本》在选文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所突破,多民族、多国家、多地区的作家、作品皆适当编选。读者不仅能够读到各具特色的纯文学作品,还能广泛涉及历史、哲学、社会学、宗教、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作品。
  
  《读本》所蕴涵的哲学思想也值得一提。除了具有哲学底蕴的各类文章所营造的思想氛围外,《读本》还编选了堪称经典的尼采、克尔凯戈尔、维特根斯坦等哲学思想大师的作品。高中卷第五册编选了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的片断,这部著作阐释了个性与思想、生活与哲学之间存在的深刻关系。哲学家认识世界、思考人生的方式将会对中学生的心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和哲学交汇和融合,交叉性的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跨学科意识也在《读本》选文中有所体现。如高中卷第六册选编了杨振宁的演讲词《科学工作有没有风格》。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性灵”概念,谈及“个人的性情”、“自己的胸臆”,强调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同样具有个性印记。特别是作者以高适《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着实令人耳目一新。本册的另外一篇《音乐与物理》则从音乐与自然界、音乐声学、计算机音乐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音乐与物理学的关系。
  
   《读本》选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从学术氛围中感受学术精神,对于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是对魏晋文章与彼时政治背景及社会风气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提点的功力深厚的学术专论;那平和而有余地的判断,那深入浅出的大家手笔,足令每一位魏晋研究专家慨叹不己。此篇的编选充分体现了编者的学术眼光。高中卷第一册节选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也无疑会使原本只知道作家鲁迅的小读者增添几分对这位文学巨人的敬意。此外,《读本》还编选了著名学人的学术随笔、诗词创作。如宗白华《美学的散步》、林庚《说诗》、夏承焘《自赠》、钱锺书《哀望》等等。另,初中卷第三册中以“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骏马”设专题,集合北朝乐府、杜甫、李贺、苏轼几首写马的诗作进行对照阅读,也能够启发有兴趣的小读者萌发准学术性的思考。
  
  如果说高中卷选文具有重理性的总体特色,那么初中卷则大体以感性为基调,以爱、人与自然为贯串性基本母题。初中卷立足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身边的人、事,对社会的观察、感悟,编选了风格多样的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诗歌、人物传记、书信、科学小品、人生语录等。其中尤以诗歌的编选最具特色。古体诗、近体诗、中国新诗、外国诗歌无不涉及;既有分体裁的集中鉴赏,又有分专题的对照阅读。除了李白、杜甫、郭沫若、闻一多、歌德、海涅等耳熟能详的诗人以外,也能够读到食指、海子、叶芝、叶赛宁的作品。我总以为,诗歌当是最有童心的。趁着孩子们的童心尚未泯没于这个喧嚣的世界,多给他们一些清新、纯朴、朴的氛围吧!
  
  十二册的《读本》可圈可点之处甚多,诸如小标题突破纲目式定格、启发性阅读建议的附设等编排体制上的创新等。当然,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文章缺乏必要的注释,难免给小读者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再者,对与阅读紧密相连的写作实践的启发式强调颇显不足。如果《读本》能多选些像张岱《西湖七月半》一样的既无太大文字障碍又富含写作技巧的小品文,再加以启发式引导,岂不两全其美呢?
  
  希望孩子们能在这样的《读本》里真正体验阅读的乐趣。不知这种乐趣能否把他们从纷繁的信息世界、影视媒体中拉回到书籍的这方静土呢?
  
  (《新语文读本》[初、高中卷各六册],王尚文、吴福辉、王晓明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