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值得静下心来阅读的作品。
最好是有雨的秋夜。万籁俱寂之时,你半卧在沙发上,拧亮一盏光线柔和的台灯,沏上一杯新绿的毛尖置于茶几,然后轻轻地打开《孤独仰望》。茶香袅袅地在四周飘散,灯光若隐若幻,一篇一篇,《早市》、《养母》、《荒原上的女人》……你读着读着,不由会被一个个真情的故事所打动,打动你的,还有文中渗透出的淡淡的忧郁和感伤。窗外沙沙的雨声带着秋韵,伴着你的无眠。合上书页,一遍遍回想那些朴素的句子、真诚的情感,眼睛不由地湿润了,你的心隐隐地有点痛。
在时下的文学界,散文创作是一件很时尚的事情。谁都可以写,谁都想写一写,但真正写好并不容易。比起那些散文名家来,杨新雨似乎还有些默默无闻,尽管时有佳作见诸报端,但毕竟写散文的时间不长,散文数量也不多。然而,至少有一件事可以证明他的实力。2002年6月,《孤独仰望》获得“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散文界的最高奖项。“首届冰心散文奖”是遵照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已故著名作家冰心先生生前遗愿而设立的。中国散文学会于2000年开始此奖启动工作,得到海内外散文作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多达两千多部(篇)参赛作品中,《孤独仰望》能够脱颖而出,恐怕绝非偶然。
《孤独仰望》,书名缘于其中的一篇作品。某冬日,作家在汾河边跑步,心中纠结着“亦自怜亦自嘲亦惬意”的情绪,无意间看见河滩上树丛中站着一位孤独仰望的男子,沉静而有气度。那人超逸的姿态神情使“我”产生极大的兴趣,猜测揣度间却发现,其实他是在专注地放着风筝。河滩,树丛,孤独仰望的男子,超然物外的神情;冬日渺远的天空,孤独飞翔着的红色蝴蝶风筝,“凄清而迷幻地游荡”,“高傲而悲愤”。由是,“我”的思绪深陷于关于孤独的感悟:“不论在生活中找寻到多么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深心里的孤独是无时不在笼罩着的,原因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孤独仰望,写场景、写人物,其实都是在写自己,写作家自己对生命、时间、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思索。蝶中有我,我中有蝶,物我两忘,似乎扑朔迷离,却又自然玄妙。用“孤独仰望”作为这本散文随笔集的书名,在我看来,竟有其别样的深意。事实上,作品收入的五十余篇散文和随笔作品,都是作家孤独仰望的自在吟唱和纷繁思绪,是孤独仰望者的心海潜流。笔者曾对杨新雨讲到这个看法,他笑而不答。
孤独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求索的氛围;仰望是一种情怀,一种高尚的人文品格。与当代一些散文大家相比,杨新雨好像不太重视选择重大题材,他的视线所及尽是凡人小事,如早市上的车夫、信访局门前的老妇、路遇的普通警察、大桥下相恋的少男少女、养母养父等等等等。那些仿佛沉淀了许久的细节,有些琐屑,有些平淡,有些灰暗,细细品读,却是那般真切,那般动人,那般回味无穷。杨新雨笔下的那个养母,虽是在写他自己对养母的一份怀念之情,然而让人共鸣、令人感动的却是天下儿女对生养自己的父母的同样的真情。《养母》开篇平淡无奇:“我的养母,是个很小气的人,至少在我们村里,许多人都这么认为。”罗列了几件养母对外人“小气”的琐事后,笔锋一转:“然而,凡有好吃一点的东西,她是不吃的,她都留给自己的亲人,她认定的亲人自然首先是养父和我,其次是她的兄姊几家人。她每做好点的饭菜,就总爱站在一旁,亲眼看着她的亲人一口一口吃下去,她的口虚虚地不断张合着,你喝一口汤吸溜下去,她也随着吸溜一下,似乎在协助着你吃。”“记得有一次看见养母推磨,磨着掺了玉米轴的玉米,这种面我当然是不吃的,自然都是养母的,我却记不起来,多会儿看见她吃这种东西,她的情形我是不注意的。”只这两处细节,就让我们黯然神伤,直想掉泪。作家在不动声色平实自如的讲述之后,对这位在困难时代忍辱负重养育了自己的母亲如此动情地倾诉着:“养母,我恩重如山的母亲,您没有文化,而我如今身处都市的文化圈中,却很难再见到您这样纯粹的人。”这具有穿透力的结尾,让我们感受到涌动在作家心海深处的情感波涛。读《养母》,会联想到艾青的著名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和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三者取材十分相似,而杨文的艺术风格与后者更为相近。“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这是杨振声先生对朱自清散文剀切的评论,恐怕也是杨新雨艺术追求的境界吧!
高尔基讲过这样的话:“在我看来,艺术的精神就是力求用词句、色彩、声音把你心中所有的美好的东西——高尚的、自豪的、优秀的东西,都体现出来。”杨新雨散文展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人情美、人性美。偶遇信访局门前上访的老妇人,他倾听她的诉说,同情她的遭遇,抑制着“气愤和悲酸的眼泪”,当下为她代写一纸诉状(《信访局门前的老妇》);回忆故乡负重的毛驴,他写道:“在牲畜对人的依存中,你会觉得牲畜是非常善良的,你还会觉得它们是非常苦命的。你会想,人除了身体上的苦累,也有精神上的苦累,而牲畜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过是你不懂得它罢了。”(《家园是故乡》)表述着作家对更宽泛意义上的生命的关注与关怀。能否以高尚美好的情感把握生活,表现生活,最终取决于创作主体的人格。杨新雨将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与文学意义相融为一,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渗透于散文作品的字里行间。于是,你穿过书页淡淡的墨迹,可以到达他心灵彼岸,窥见他对家园故土、亲人朋友甚至我们生存的环境的浓浓的真情。几年前,在省出版局召开的一次会上,我们同行相聚。席间有人提起他过去的一段情感经历,好像还调侃地问一些什么问题,他并不回答,眼圈红红的。那时我与他还不熟悉。后来读《芳菲梦寻》,便隐约感觉得到他心中拥有曾经的美好,以及难言的落寞、伤感和无奈。
杨新雨担任太原市作协常务副主席、《都市》文学双月刊副主编。他对中国文学历史与现状的思考、对当代作家与创作的观照便成为其随笔写作的主要素材,《孤独仰望》中一半的篇什就是这部分内容,也都写得真情毕现。也许与作家的品性有关,杨新雨随笔见解是深刻的,文字却是温婉的,态度也是宽容的。他认为:“许多文人们,只是在细部的见解上很出色,或者很有风度,却缺少大思想和大风度,缺少整体的人格的力量。”他这样评价看似热闹的国际大专辩论会:“这种辩论会类似于一种精心操作的竞技与演出”,“各执一辞,各找一方面机理,本身就是失了公允,也失了求知识的正常心态……”。他这样表述文学的生命力:“‘热’起来的从来都只是浮泛的东西,是并非文学性质与文学趣味的东西。真正的好文章、好著作,可能只是留给慧心人与素心人静静品赏的。”“好的作品即使真能热起来,那也只是表明市场将其作了时尚的操作并获得了大众浮泛的理解而已。”可谓真知灼见,自出机抒,颇耐人寻味。在平实中构建精神世界的框架,于婉约中含蕴深邃独到的思想,这就是杨新雨随笔作品的魅力。
《孤独仰望》——杨新雨以自己的学养、阅历、思想、文字镕铸成的一尊孤独仰望者的雕塑。它的造型、它的线条轮廊,以及它的色彩对阳光月色的辉映,可能会引来各种各样的品评,而我们则似乎应该以“慧人心”、“素人心”的情怀,去倾听它心海中的潜流波涛。透过生活的浮尘和表象,让我们静下心来欣赏——《孤独仰望》。
(《孤独仰望》,杨新雨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6月版,13.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