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索卡尔事件与两种文化之争

2002-11-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我有话说

1996年,美国纽约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AlAn SokAl)向著名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递交了一篇诈文:《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其目的是检验《社会文本》编辑们在学术上的诚实性。五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是一篇诈文,没有能力识别出作者有意识捏造的一些常识性科学错误,也没能识别出索卡尔在编辑们所信奉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科学之间有意识捏造的“联系”,一致通过把它发表。这就是著名的“索卡尔事件”。这一事件产生是有其深刻文化背景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向科学领域渗透,在知识界充满着对科学技术价值持怀疑倾向的相对主义及其后现代科学元勘——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即SSk,本刊8期有文评介)、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科学的文本解构主义。“索卡尔事件”拉开了科学卫士与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学术棱镜译丛”?首次在国内把上述内容较全面地介绍给我国读者。本刊选登三篇介绍性兼评论性的文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场科学与“反科学”论战爆发的原因。
  
  在科学比较落后,特别是公众科学素养亟待提高(据有关调查,每一百个成年人当中才约有一个人具备科学素养)的中国,尤其要坚持科学的启蒙和教育。而“反科学”虽然表面上是一个明确的词汇,细分析却有不同的所指。有人由于对科学的无知而反科学,有人因发现科学的力量过分强大而反科学,有人则只是把反科学当标签贴给对方而试图取得竞争优势。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在《北京大学学报》今年第4期上发表《“反科学”种种:一种语义分析》一文,我们亦经作者同意摘出部分段落刊载,以期引起大家对科学与“反科学”问题作进一步的思索和讨论。
  
  编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