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周作人·钱锺书·张爱玲

2002-12-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霁 生 我有话说

这里提到三个名字,周作人与另两位各有一点文字瓜葛。1932年钱锺书以中书君的笔名在《新月》第四卷第四期发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文,是对周作人该年出版的同名著作的批评。文中说:
  
  周先生提出了许多文学上的流星,但有一座小星似乎没有能“swim into his ken”;这个人便是张大复。记得钱牧斋《初学集》里有为他作的状或碑铭。他的《梅花草堂集》(我所见者为文明书局《笔记小说大观》本)我认为可与张宗子的《梦忆》平分“集公安、竟陵二派大成”之荣誉,虽然他们的风味是完全不相同。此人外间称道的很少,所以胆敢为他标榜一下。
  
  过了三年多,周作人作《〈梅花草堂笔谈〉等》(刊于《益世报·读书周刊》第四十六期,署名知堂)说起此事:
  
  我赞成《笔谈》的翻印,但是这与公安竟陵的不同,只因为是难得罢了,他的文学思想还是李北地一派,其小品之漂亮者亦是山人气味耳。明末清初的文人有好些都是我所不喜欢的,如王稚登吴从先张心来王丹麓辈,盖因其为山人之流也,李笠翁亦是山人而有他的见地,文亦有特色,故我尚喜欢,与傅青主金圣叹等视。若张大复殆只可奉屈坐于王稚登之次,我在数年前偶谈《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有批评家赐教谓应列入张君,不佞亦前见《笔谈》残本,凭二十年前的记忆不敢以为是,今复阅全书亦仍如此想。
  
   1950年3月25日至次年2月11日,张爱玲(笔名梁京)的长篇小说《十八春》在上海《亦报》连载,当时周作人也在为这张报纸写文章,有篇题为《希特勒们》(1950年8月12日发表),谈及张著:
  
  《十八春》第十章之八中有云,“石翠芝这人是一点幽默感也没有的,你去逗着她玩,她不要认真起来才好。”这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因为这里边警句太多了,如下文云:“每次看见两个初见面的女人客客气气斯斯文文的谈着话,他就有点寒凛凛的觉得害怕。”两相比较似乎平常了,可是我就觉得很有意思。
  
  同年7月25日张爱玲发表《〈亦报〉的好文章》,则说:
  
  报纸是有时间性的,注定了只有一天的生命,所以它并不要求什么不朽之作,然而《亦报》在过去的一年间却有许多文章是我看过一遍就永远不能忘怀的。譬如说十山先生写的有一篇关于一个乡村里的女人,被夫家虐待,她在村里区里县里和法院里转来转去,竟没有一个地方肯接受她的“控诉”,看了这篇文章,方才觉得“无告”这两个字的意义,真有一种入骨的悲哀。
  
  十山系周作人所用笔名。这里提到的文章为《妇女会的工作》,发表于1950年6月22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