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寇铁蹄下的北京文物

2003-05-07 11:47:00 来源:博览群书 秦 杰 我有话说

近现代北京文物遭到过五次毁灭性破坏:1860年“火烧圆明园”;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民国初年末代皇帝溥仪“赏赐”出宫的盗窃行为;1932~1937年的“古物南迁”,今天台湾岛“故宫”陈列的就是北京文物的精华;第五次是日寇铁蹄下北京城的八年沦陷。经过几十年史学界、文物界对北京文物遭掠夺的研究与考证,前四次的文物损失、破坏情况已基本清楚,惟有日寇占领北京时期的破坏情况,因日伪秘密档案被毁而悬案至今。笔者收藏一件油印本《1945年北京文物保存保管状态之调查报告》,所列被调查单位二十余家,故宫、历史博物馆、古物所、北图、北大、清华、燕京大学等重灾单位均详列细目,全文涉及北京文物二十万件以上,是调查、取证日寇掠夺北京文物的第一手史料。
  
  《1945年北京文物保存保管状态之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1945年6月脱稿,油印,16开,华北综合调查所文化部调查,姚鉴执笔,竖排手写体蜡版刻印,68页,全文约六万字,图表多幅。执笔人姚鉴,号“姚芒子”,其父姚华(姚芒父)是民国时期著名画家、文物收藏家。“华北综合调查所”系日本占领北京时期“日本兴亚院”设立的文化侵略机构,所址在燕京大学(今北大)。其头目是日人武田熙。武田熙是“中国通”,曾因盗运大尊“龙门石窟佛像”而臭名昭著。姚氏父子均留学日本多年,在旧北京文物、文化界以“亲日派”招摇多年,与日本文化大盗往来甚密。称姚鉴为“文化汉奸”缺少证据,但其“灰色”背景,即投靠日伪的劣迹实属“落水”。姚鉴解放初尚有文物鉴赏文章发表,卒年不详。
  
  《报告》分六章十二节。在调查缘起中就声言“友邦亲善”、“东亚共荣”,实是为日寇掠夺北京文物踩道探路。但调查者与日寇万万没有想到,《报告》付印两个月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北京文物免遭灭顶之灾!姚鉴承袭家传,对文物文献确有一番功夫。正所谓“外敌好御,家贼难防!”《报告》贼眼直盯北京文物“重器”所在,故宫、古物陈列所、历史博物馆、皇史晟是调查的重中之重。日寇对我国历代典籍、文物垂涎已久,金文甲骨、钟鼎彝器、秦汉石刻、敦煌遗卷、唐人写经、宋元古本、《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佛道经文等调查之详,强盗之心昭然若揭。燕京哈佛大学在“七·七事变”之后到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是美国在华财产,日军不便进入。但燕京大学图书馆珍藏的我国历代方志、舆图极为有名。帝国主义角逐中国古代文物文献的明争暗斗,此时变为“贼吃贼”。燕京大学图书馆中的珍籍善本,《报告》著录详之又详。1916年蔡锷将军去世后,遗嘱将十余万册中、日文典籍及中日千年文化交流史料捐建“北京松坡图书馆”,即“北海公园松坡公共图书馆”。这是日本本土之外的世界范围内,日文历史资料的一座宝库,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书馆”即是它的延续。《报告》明言应将此馆藏日俄战争史料、日文北京珍贵历史照片、日侨在华档案及日资、日产清册等铁证,运回日本,白纸黑字记录了毁证灭据的阴谋。
  
  《报告》在详细记载北京各文博、文化、寺庙等单位典藏的细目时,也记载了许多单位、个人、团体拒绝提供详情和拒绝调查人员进入典藏密室的细节,从侧面反映出那些热爱祖国文物,痛恨日寇文化掠夺的普通北京民众及宗教僧侣们的爱国之心。在日寇铁蹄之下,这尤令后人敬佩!
  
  此《报告》是笔者在1991年从北京华威桥“鬼市”冷摊中淘得,曾于北京首届“文物节”期间经北京史专家侯仁之、苏晋仁两教授过目,鉴定为“极富史料价值”;藏书家姜德明先生称此件为“重器”,并著文“爱书的朋友”(1997年)详加赞许。近年,日本右翼妄改历史,企图抹杀战争罪行,逃避武装掠夺我国文物的归还责任。为证史实,依《国际法》中关于“归还战争中掠夺文物”的惯例,笔者有义务将此原件公诸于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