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治,长治

2003-09-07 00:00:00 来源:博览群书 马立诚 我有话说

评论吕日周的文章汗牛充栋,他在长治三年廉洁自律、锐意改革、勤政为民的政绩,大家一致认同。纵深的争论发生在吕日周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上。
  
  前不久,他的新书《长治,长治》问世时,我参加一个讨论会。会上,一位学者对吕日周的所作所为颇有微词,认为“吕日周试验的可复制性很低,‘好人主义’、‘妇人之仁’不可取。”与此呼应的是,一些网友在网上提出了“假如吕日周不是一把手”和“吕日周走了怎么办”的问题,担心长治的新闻监督“人亡政息”,主张“人治不能长久,法治才能永远。’有的评论甚至认为吕日周以“清官”观念取代了现代法治观念,说:“吕日周的走是喜是忧,我看是件好事。至少我们的新闻媒体可以不再把新闻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好官’身上,不至于再把民主法治的重任压在一个‘清官?肩上——不要让‘吕日周现象’再来扭曲我们的现代民主观念!”
  
  我想,这些议论并非吕日周的政敌策划的宜传战。我宁愿相信,论者大都是“嫉恶怀刚肠”的志士,本意实出于对民主法治迫切而不能已于言的呼唤。
  
  然而吕日周只是实行“好人主义”的“清官”么?非也。《长治,长治》是吕日周自述从政经历的著作,其中专门写了“关于改制的思考与鼓吹”一节。他三十多岁任山西原平县委书记时就是改革闯将,在当地搞政务公开化震动全国。其后,出任山西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10年,上下奔走,支持私营经济发展,推动国企产权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凡此种种皆不遗余力。10年里,他撰写、主编8本改革著作,其中,《县级综合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山西改革论》、《山西省国企改革指要》均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个改革家,吕日周首先着眼于体制改革。正由于此,长期以来他就是一个争议人物,仕途多舛,步履艰难。’ 无庸讳言,吕日周在长治凭借了“一把手”的权力强行推动新政。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使用了人治手段”;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深入想一想,在目前的国情和体制制约之下,吕日周不使用“人治手段”又能使用什么手段呢?难道希望他在长治搞分权制衡、法律至上、市长直选?中央和省委给他授权了吗?一个市委书记能干得了这些事吗?
  
   其实;放宽眼界从另外的视角来看,人治和法治相混杂,通过人治推进法治,是不少前现代化国家和地区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和共同特点。情形往往是,通过人治途径取得权力资源,再使用人治手段推进法治建设,最终在各种力量综合作用名下实现法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人治和法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参差,纷纭复杂。在这里追求清清爽爽;纯而又纯,昨天晚上还是人治,今早起来一看,四处都法治了,没一点人治酌影子,是断断不可能的。吕日周也是如此,他的人治夹杂着法治,,以法治为追求目标,不得已借人治手段逐步推行之;长治的阳光政务、舆论监督、代表质询,不就体现了法治精神么?
  
  当然,在他离开长治之后,那里发生的变化,也许会应了某些人的议论——“长治的新闻监督没有法律保护,怎能‘长治’?”这是没办法的事。重要的是,吕日周曾经勇敢地实践并且获得了很大成功。他的实践,唤醒和鼓舞了千千万万后来者。最近他的自选集《吕丁解晋》等五本书再次热销,说明了读者对于政治现代化的迫切渴求。中国总是在不断进步,对这一点,我们是有信心的。
  
  最近宪政之声大倡,诚为法治希望。然而即以英国宪政道路为例,自1215年大宪章生效致1688年光荣革命成功,用去473年,经过无数犬牙交错的跌宕才完成过渡。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虽然大大加快,但可以预料的是,冲国实现法治仍需一个较长过程。包括吕日周在内的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推动这个过渡的力量;这就是历史,也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
  
  《长治,长治》是朴素的,有如嶙峋竞立的太行;《长治,长治》是现代的,正像山西积久的渴望。《长治,长治》,是从一片古老而落后的土地上升起的希望。
  
  (《长治,长治一一个市委书记的自述》,吕日周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2月版,2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