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高手们常说,围棋是科学,但是在谈到围棋大师吴清源先生的时候,却从不说他是科学家,而说他是天才、泰斗、宗师,甚至说他是“围棋之神”。吴先生似乎不这样看。他认为,“围棋也如同一门科学,需要不断进步”。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天才,只承认自己比别人更用功。对于宗教,他倒是常谈。他相信神创造了宇宙,我们却看不到它。他提倡中和,认为中是无形,有形为和。他甚至认为,“中”就是用做说明神的作用的。不同的认识反映的是不同的境界。高手与大师,到底还是有区别的。
我不认为围棋是科学,但是在吴先生的身上我确实看到了科学精神。吴先生讲他早年专门学过“秀策流”,执黑棋多的时候学习执黑必胜的秀策的棋,执白棋多的时候又学习了秀容的棋。在很长的时间里,他甚至“不怎么外出”,“专注于围棋的学习”。掌握了“秀策流”以后,他又开始研究新布局,并掀起了“新布局”的热潮。读过吴先生的书,对他始终如一,毕生从事围棋的研究感受颇深。即使在晚年,他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二十一世纪的围棋。有人对此推崇备至,也有人对它不以为然。我理解不了吴先生的六合围棋是什么,因为充分发挥棋盘上每一颗棋子的效力似乎是基本常识,而重视中央好像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即使我这样低水平的爱好者也知道早就有“高者在腑”之说,更何况还有武功正树宇宙流的大量实践。但是,作为一代宗师,脱离围棋搏杀第一线几十年的老人仍然持之以恒,研究围棋,探索那361个交叉点上的奥秘,这种精神令人感动。难怪还在聂卫平如日中天之时吴先生就告诫他不要“博二兔”。看得出,这里表现出来的并非只是对待围棋态度的不同,也不仅仅是从事围棋活动方式上的区别,而是一种如何把围棋当作事业来追求的精神差异。
吴先生一生不仅有宗教信仰,而且也有宗教实践,并曾一度“埋头生活在信仰的世界里”,几年没有摸棋。对于这段故事,吴先生轻描淡写,简称为“修行”。不过,从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这一段时光是多么的艰难:执行教主的任务,吴先生已经想到了自杀;他摆脱了教主的纠缠重返棋界,朋友们设宴相庆,都为他“感到高兴”。以吴先生的为人和真诚,想象得出他对宗教活动会如何投入。但是在宗教组织与围棋之间,吴先生最终还是选择了围棋。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固然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决定性的力量大概还是来自围棋。直观上说,一定是吴先生对围棋的热爱和追求,使他义无反顾地重新回到棋界。但是,难道就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想问:围棋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精神魅力,甚至能够战胜宗教?
职业棋手对围棋的理解,主要局限在胜负的世界里。虽然有大竹英雄美的围棋、武功正树的宇宙流等所谓求道派,尽管不少棋士梦寐以求“留下一张完美的棋谱”,但是在残酷的竞争中,在巨额奖金和对局费面前,追求胜负已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今天人们常常提到吴先生说的“平常心”,但是在胜负和奖金面前,做到要有平常心又谈何容易?当年在番棋决斗中吴先生所向披靡,把日本所有一流棋手打到降格。用吴先生自己的话说,“这是事关一个棋手名誉的严酷比赛”,加上他的特殊身份,因此他是带着生存的“紧张感去面对十番棋”的。对手在棋旁倒下,吴先生不为所动;收到恐吓信,吴先生依然如旧;对局没有对局费,吴先生一如既往;无论对手提出多么苛刻的条件,吴先生总是慷慨赴约。吴先生讲述这一段往事,心情倒真是很平静。但是万难想象,在当时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平常心”。我总觉得,这些故事有些悲壮,能够与它们相联系的似乎只有赵治勋打着石膏、缠着绷带、坐着轮椅参加棋圣战决赛的场面。中国围棋界对自己难以令人满意的现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在吴先生面前,人们确实应该反思:棋士们是不是真正做到了有一颗平常心?
“中的精神”是吴先生对未来世纪围棋的一种追求,但是在我看来,更是对他一生围棋实践和理念的总结。在棋盘上,追求均衡,发挥每一颗子的效力;在生活中,淡漠名利,生活简朴,一如吴先生所说,他每天都在追求“中”的境界。按照吴先生的说法,有了中的精神,人可以更多地考虑精神方面的东西,而淡化物质方面的追求;有了中的精神,人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使内心得到平衡。因此,中的精神,不仅是围棋的追求,而且也是人生理想的追求,是一个人心灵和肉体统一而为的境界。理解吴先生的思想,可能会对他高山仰止。不明白他的意思,也可能会觉得他故弄玄虚。我觉得,可以取其最简单直白的涵义:中是取得阴阳平衡的一点,是最佳的意思。因此,追求最佳乃是吴先生的最高境界。至于“什么是最佳”,大概会见仁见智。但是从吴先生的一生来看,他是当之无愧的最佳。
中的精神是吴先生一生的追求。与其说它是一种科学的境界,不如说它含有宗教的精神。但是在吴先生的追求中充满了科学精神,因此他取得了旁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论是科学的,还是宗教的。能不能追求二者的和谐与统一,吴先生虽然没有说,我们却可以想,而且这大概也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中的精神》,吴清源著,中信出版社2003年9月版,2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