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英国人是富还是穷

2002-03-10 09:32:00 来源:书摘 黑 马 我有话说

英国满大街看上去似乎遍地穷人,他们衣着简朴,不少人的衣着到了寒酸的地步,让我们开始富起来的中国人看不下去。满校园看上去都是穷学生,根本看不到中国校园里那些华贵衣着的阔少阔小姐。他们的靴子裤子外套全旧得一塌糊涂,估计中国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们都不会那种打扮,倒像70年代末我们那一代大学生似的。但他们不像我们那时营养不良,一脸菜色,一个个都红光满面的。
  
  英国的城市,除了闹市区和富人区,普通老百姓的住宅区看上去很像我们的街道,有塑料袋、包装纸和狗粪。房屋破旧,路面至少开过3次刀了,随便用柏油糊上。幸亏英国天气不酷热,否则柏油一化,绝对把人都沾在路上动弹不得,那种柏油的铺法实在原始落后,新的一茬柏油都不用和路面找齐,一棱一棱儿的,崎岖坎坷。
  
  BBC电视台播出外国游客的来信,指责英国街道肮脏不堪忍受,承认自己肮脏后那个著名的主持人杰里米还要加上一句:别忘了到瑞士和德国街上很难找到垃圾箱,小垃圾箱都不翼而飞了,不会是进了他们自己家里吧?总算给英国人找回了面子:我脏,你也不怎么样。
  
  大街上的破旧红砖楼大多是19世纪工业化时期建的,乍一看古色古香,但如果不是文物而是住着人的住宅,就觉得惨淡了许多。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因为那是洋房样式,所以破旧归破旧,但看着有点意思。否则只凭那爆了皮的木头窗框,墙皮掉得一片斑驳的样子,只配扎在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里弄里熬年头,在商业大街上,这种房子早该拆了。但他们不拆,仍在这百年老屋里住得有滋有味儿,还用雪白的窗纱挡得严严实实,窗台上各种泥陶小摆设玲珑可爱,让人觉得很有点人穷志不短。
  
  英国腹地的这些小城镇因为偏僻,所以幸免于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飞机的轰炸,那些古老的民居城堡等得以保留下来。而伦敦因为是首都,大战中屡遭空袭,很多老建筑惨遭毁灭。幸运的是,伦敦东区的贫民窟也在大战中被德国飞机夷为平地,贫民们因祸得福,被重新安排进了新房子。但要看这种整体的维多利亚时期城镇面貌,还是来这些腹地的小城市和小镇子,绝对原汁原味,就是破败了点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电影厂搭的19世纪老街道的布景儿呢。在英国拍19世纪的电影,绝对不用千辛万苦地建什么影视城和影视基地,整个英国就是一个大影视基地,随便拍,说是18世纪也有人信。
  
  老百姓家里,廉价的化纤地毯从一楼铺到顶楼。门是普通的刷漆三合板做的,厨房和卫生间则是塑料地板革,澡盆上方的墙上贴着半截子瓷砖,其余的地方或刷着油漆,或粘着低廉的墙纸,被潮气熏得开裂或掉漆。厨房的柜子和操作台是三合板做的,老式冰箱,霜化后贴着内壁流汤,你要时不时地擦。
  
  整个是我们80年代末的都市水平。
  
  大街上不时会有人向你讨小钱,你不给,他就野蛮地骂一句“操?”然后走开。有时会碰上个文明的,红着脸说:“能帮我一把吗?匀一镑给我,没有也没关系。”好像是我欠他的。
  
  怎么出了繁华的伦敦,出了城市的市中心和富贵的中产阶级别墅区,剩下的英国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心目中绅士富有的英国怎么还有这么多穷人?
  
  没错,就是这个样子。英国的“草根”们过的就是我们80年代末都市市民的日子,不少人甚至连这都不如呢。
  
  中国人在这里穿得再不讲究,也比英国人讲究,不用怕自己寒酸,咱们的皮鞋,水洗布裤子,呢子外套,够了,在这里决不显得寒酸。倒是我们的教授访问学者这一身行头去英国的饭馆里打黑工洗碗扫厕所,显得不伦不类。人家去打黑工的都是穷学生打扮的。
  
  我来英国带了一件普通的半长皮大衣,因为回国前要先去趟美国,行李不能超过25公斤,就想顺便在英国卖掉以减轻行李重量。1800元(150镑)的新皮衣,到他们的二手货商店去卖,我想挥泪大出血,卖60镑算了。总比飞机上超重罚款好。可他们居然告诉我最多给我5镑,等于65元人民币!店主告诉我:你看我们这里有超过5镑的衣服吗?果然没有,全是廉价的旧呢子外衣和夹克,一镑能买一套。再一想,这种皮大衣,你见过老百姓穿吗?没有,他们穿的是普通的羽绒服或化纤的绒毛外套,而且能穿得陈旧不堪还照穿不误。这种皮衣是富人穿的,你拿到二手店来卖,还想卖几十镑,他整个店的旧衣服加一起不过才值200镑。店主好心地告诉我,你这么高档的皮衣最好是自己穿,要卖也不能到二手店来卖,只能私下在朋友之间卖,否则不可能卖出你想要的价钱。开始不信,提着皮衣进了几个店,大都半斤八两,终于信了。英国的二手店和我们的信托店可不一样,它能收十分旧的衣物,然后清洗干净像不要钱一样卖给穷人。有的店干脆就叫慈善店。
  
  环顾四周,真的是很可怜,多是1镑以下的旧衣服和旧家电用品,居然还有我们70年代的廉价塑料娃娃,塑料盆,人造革提包什么的。不时有穷兮兮的人进来卖木头椅子甚至一把生锈的自行车锁。开价都是1镑左右,还价到半镑,拿着一枚铜钱高兴地开路。天啊,我快跑吧,不然会遭抢?我怎么进了狄更斯笔下的杂货铺子了,全店的东西撑死值300镑!我那皮衣值150镑呢。
  
  啊,我想起来了,有的中国访问学者出来能带回一大箱旧衣服去,原来就是从这种店里买的,总共花不了10镑钱。两块钱一套7成新的西服!
  
  劳伦斯的小说《虹》里有个叫“牛市”的地方,我翻译时觉得他写得特别出神入化,那是19世纪农民进诺丁汉城进行牛的买卖的露天市场,吸引了四里八乡的人蜂拥而来,是诺丁汉郡一个世俗热闹的去处,于是我就特别用北方俚语和俗语翻译那些农民的对话。来诺丁汉后我就打听这个地方,人们告诉我还在,而且还那么兴旺,现在还批发蔬菜水果呢,很多中国人都去合伙买成箱成袋的茄子、豆芽、西红柿,回来几家分,十分便宜。于是我去了牛市访古。那个地方可大了,削价货,二手货,吃的用的,一应俱全。大蓬里还搞拍卖,从破电风扇到14英寸的黑白电视全拍。我一个中国同事就从那里花4镑买了一个9英寸小电视,看了一年,走时还没坏,又卖了2镑。那里满场响着诺丁汉土话,那种憨厚质朴的英语,土得掉渣儿,和女王讲的皇室英语及知识分子讲的英国普通话大相径庭,简直就是外国话。劳伦斯对这种语言稔熟于心,玩于股掌,再现得传神。看来没来英国前我用中国北方农村土话翻译他们的话是做对了。这里和伦敦曼彻斯特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是英国的草根,真正的英国百姓在这里,他们不是狄更斯笔下的伦敦痞子,而是地地道道过日子的老实巴交的憨实底层人。这些人你打死他也不会穿150镑一件的皮衣。
  
  城外的小镇街上,满街都是二手店,家具、家用电器、衣服,应有尽有,很多电器修理店本身就兼买卖,买进旧的,稍加修理,再廉价卖出。这可方便了穷人们。有些很好的纯木家具,油亮油亮的,不过20~30镑一件,如衣橱、桃花心木的桌子、酒柜什么的。如果不是结婚置办新房,买些结实耐用的旧家具,还真的很上算,尤其是短期居住的大学生和刚定居还没经济实力的第三世界新移民,更是合算。
  
  这让我想起翻译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一章,讲的就是诺丁汉的旧货市场,里面五花八门的旧家用物品,不时还能淘到古董呢。所以,逛旧货市场的不光是穷人,也有富人。小说中的中产者们热衷于逛旧货市场,甚至给恋人买的戒指都是从旧货市场上买的,古色古香,漂亮大方,有火蛋白石的,还有蓝宝石的。旧戒指照样讨得恋人欢心。因为新的首饰只有贵族和阔人才买得起。在国内闷头翻译了半天劳伦斯,对英国其实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真来一次,在劳伦斯描写过的地方实地看一看,走一走,才发现,这比起劳伦斯时代来,英国“草根”世界其实一点没变,人们心态依旧,习性依然。我算是真正触摸到英国的草根了。谁让我的奖学金这么低,不得不一头扎进英国的草根地带生活?对我来说这实在是一种福分。我研究的是劳伦斯笔下的诺丁汉劳动人民,就该生活在他们中间。
  
  英国的旧货市场一直是很发达,因为什么东西只要买新的,就贵得让你心疼如小刀儿割肉,一般人确实买不起。伦敦的王府井—牛津街上的时装店里,一件绣花开司米短毛衣就800镑,1万人民币,这个价,估计我们中国的“二奶”们也得掂量掂量再买,而这里富人的女儿伸手就拿了付款。真正的穷人,只能靠旧货市场过日子了。
  
  (摘自《情系英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定价:19.00元。社址:成都盐道街3号,邮编:61001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