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世界目睹了商业上的日益增长的全球化。被称为全球化的这种趋势依赖于杠杆经济以寻求更大的市场。一个全球公司的业务范围越广,这个公司就越容易不受一个地区的经济衰退的影响。当欧洲在90年代早期处于衰退状态的时候,亚洲正在兴起。随着全球500强公司每家都有想成为全球玩家的野心,这种由外国公司投资的趋势将会继续增强。
西方公司,特别是那些提供消费品的公司已经比那些选择将主要精力放在处于发达世界的本国市场的竞争者提前尝到了提高利润的甜头。吉尼斯,以它的风格独特的啤酒和其他相应的品牌,如贝尔的苏格兰威士忌酒和高登杜松子酒,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吉尼斯国际市场很大程度上受到正在迅速发展起来的亚洲市场的拉动,为它赚得的利润双倍于本国获得的利润。吉尼斯,它的全部生意的45%是在国际上运作的,使得它领先于它的竞争者——国际大都市公司和联合德麦克公司,这两个公司主要依赖欧洲市场,那里的消费者品牌意识不强,同时也不愿意接受价格上涨这一事实。
许多银行一直在努力使他们传统上局限于国境之内的业务国际化。西提科普和香港上海银行公司一直在把他们的零星的银行业务扩展到全世界,而几家美国、欧洲的大银行通过合并、收购以寻求世界性的投资银行业务。
有些银行,如JP摩根银行和西尔森·莱赫曼银行,已经开始为特殊顾客群开发服务方面的国际业务,因为传统银行令这些顾客群不舒服。伊斯兰教徒拒绝付给银行贷款利息。
美国金融公司主导世界市场,无论是欧洲的还是日本的银行,要想改变美国的地位尚需时日。《华尔街日报》在头版的文章中称之为金融的美国化。一些公司,如戈得曼、沙赫公司、JP摩根、玛瑞尔林奇公司为美国和欧洲客户统领私有化、合并、接管及全球性认购活动。工业观察家争辩说,客户和银行家的“亲密关系”决定了选择金融顾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业务通常流向那些能拿得出具有新意的财务一揽子方案,并满足客户需要的公司。
美国管理协会1995年对会员进行的调查表明,75%以上的经理人员表示全球化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尽管许多美国公司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多国化。在洛杉矶的安德森管理学院教授商业战略的乔治·叶普教授认为那些公司还没有真正全球化。他把全球化定义为:利用全球市场及它们的杠杆经济,在文化方面成为在公司运转市场中的代表。
因此,只在一个国家,拥有一家工厂或销售业务的公司不能算一个全球化公司。一个公司如果强制执行公司的文化,不管它来自日本,还是美国,这个公司就不可能被称为全球化。如果公司想赢得他们提供服务的新世界市场的客户的尊重,从多国公司到全球化公司的转变是必要的。
这些公司将不得不在全球的基础上应用同样的安全标准,同样的可信性及同样的产品质量标准而不是像他们从前那样挑选可行的标准。换言之,要想在全球化过程中生存,商业道德的统一准则将会变得必要。
许多多国公司正在努力为海外职位雇佣当地经理,传统上美国的公司给海外的职位派送他们自己的经理人员,但是,不断增加的成本及人员国际化的需求使他们越来越多地雇佣当地出生的雇员。结果,过去的10年里,美国排名最前的250个公司在海外雇佣的人数增长了25万人。一份由库斯曼和威克菲尔德在1996年做的调查表明,亚洲是“远洋业务”扩展的最大区域——44%被扩展的远洋业务发生在亚洲,其中欧洲和南美分别占23%和14%。
海外扩张也由东向西发展。伊斯帕特国际有限公司是一个以英国为基地的钢铁公司,它是世界上10个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由印度的一家庭王朝所拥有。它在德国、爱尔兰和墨西哥都有业务,而且现在是前苏联的最大投资者。它在哈萨克斯坦的卡尔麦特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使它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工业玩家和一个让人害怕的竞争对手。
多年来,市场专家们一直追求统一的全球品牌,以便公司可以在市场销售及批量生产的成本上实现规模经济。当地的和国家的偏好直到目前一直困扰着商业全球化的市场研究人员。尽管日本人喜爱寿司,德国人守着德式香肠不放手,而法国人则依恋他们自己的葡萄酒,但仍然有迹象表明人们越来越接受,有时甚至是渴望跨文化的品位。
最近几年这种趋势在麦当劳——汉堡业的偶像,毕雷矿泉水——闻名世界的公司,宝迪店——以拥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消费者等身上得到体现:每年的新品牌的出现,都努力跨越国家与文化的偏好这个障碍。
没有哪个国家能比美国在将自己的文化与品牌一块合起来包装方面更成功的了。可口可乐、麦当劳、迪斯尼、好莱坞和牛仔裤等接踵而至,在一个崇尚个人自由、追求青春、创新精神和财富的国度里得以推广。把美国文化一并包装进商品给其他国家上了一堂课:这个世界可以被看做一个市场,并能提高公司在本国的利润。
麦当劳占汉堡市场年收入900亿美元的20%,这使它的名字家喻户晓,并与星条旗、母权和苹果派等齐名。最近,最大的品牌公司们开始联合推销产品。当迪斯尼发行动画片《波卡洪塔斯》时,麦当劳在销售自己产品的同时也推销这部电影,并在电影发行放映期间推出特别的“波卡洪塔斯汉堡包”,结果是每个看了电影的孩子都想去麦当劳品尝它的特别汉堡,而每个去了麦当劳的孩子会缠着父母去看电影,看看电影究竟演什么。
至于比萨饼,曾经是纯粹的意大利食品,现在成了世界市场上的新秀。德国人吃掉的比萨饼是意大利人的12倍。尽管每种文化都无疑有它自己的调味品和风味,然而比萨饼现在已是世界性的一种食品。
与日俱增的健康意识使与健康意识相关的品牌兴起,早餐的谷物就是一例。麦片和牛奶什锦早点取代了香肠、鸡蛋和其他易导致心脏病的食品。
体育也成为使不同民族的品位趋于一致的巨大力量。主要受卫星电视、足球、网球、赛车及与运动有关活动的影响,像耐克和锐步,这样的品牌利用超级明星促销其产品,使上百万的观众在世界各地的荧屏上看到了他们的广告。
有证据表明,这种趋势将会继续下去,但我们总的来说距列维坦的全球品牌观点还相差甚远。下个10年的主题似乎是带有当地的偏好,全球化品牌。可口可乐在日本北部卖出的饮料比较甜,以适应当地的喜好;而麦当劳在新德里售卖的汉堡包则是非牛肉的,因为印度人相信牛是神圣的。也许一个曼哈顿的消费者的评论把所有的情况都包含在里边了:“我在世界很多地方品尝过比萨饼,但是哪儿的比萨饼也没有纽约做得香。”
罗萨贝斯·摩丝·坎特在她的《世界水准》一书中确信未来世界的划分将是在当地人与一个国际大都市人之间的划分,而不是在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与劳动力间的划分。她就全球化是一个重振世界城市的有力方式进行了强有力的论证。她列举的3个例子有波士顿、迈阿密和南卡罗来那州的斯巴坦伯格。她的解决办法是无论是在思维方面,生产方面,还是贸易方面,城市必须达到世界水准,以吸引公司。
像伦敦、纽约这样的城市已经变成世界级的城市,全球的精英们都愿意聚集到这里。在这些城市里,你可以吃到世界上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找到一个说任何一种特殊语言或方言的人,或者具有一种不引人注目的技术资格或专长的人。
欧洲银行在伦敦设立办事处时,发现它能从这个城市找到符合其对雇员在语言与技能方面要求的人,而无需回本土外派人员。用坎特女士的术语说,伦敦已达到世界水准。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它对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与日俱增。尽管它在证券交易市场的自由化方面遇到过短期的挫折。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这个城市的长期前景是光明的。
吉隆坡,马来西亚的首都,将很快拥有两个世界上最高的办公塔楼。要把这个城市建成一个可与东京和横滨相媲美的超大型城市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它将在2008年成为这个国家的商业首都。随着汽车的不受欢迎,这个设有有轨电车和轻轨铁路的“花园城市”的基础结构将可与任何西方城市相比。
新加坡通过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如中国和印度投资来实现全球化。苏州,这个上海西侧的只有70平方公里的中国城镇,将会得到200亿美元的投资,因它的“秩序井然,遵纪守法”类似新加坡式的管理方式,吸引了几家西方公司到中国开展业务,通过达成协议的长期租赁,新加坡意图以自己的形象为模型再造其城市,为其打开进入亚洲其他地带的大门创造良好的商业气候。新加坡自己打算把所有重型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转到这些地方,以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
(摘自《超越下一次浪潮》,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年1月版,定价:18.80元。社址:沈阳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邮编:1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