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名燕,女,深圳市作协副主席,1980年开始笔耕,至今已有四百万字作品问世。著有电影、电视剧《黄山来的姑娘》等二十部,长篇小说《世纪贵族》等多部。《杨门家风》近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描述了两个高干家庭感情生活中的矛盾纠葛、是是非非,摄录了多姿多彩的人间故事。
杨锦裳与汪锡军陷入了爱情的狂热,两天前竟然在爸爸的小车里一道闯入禁区,尝到了伊甸园的禁果。她的爸爸是省人大常务副主任杨正民,她爱上了爸爸的司机汪锡军,这个秘密一旦公开肯定是晴天霹雳。但杨锦裳最最崇拜她的爸爸,因为爸爸从来不势利,观念很超前,她坚信她的爱情一定会得到爸爸的支持。
没想到杨正民自己的婚姻突然遇到了危机。事情的起因是从他的那些心爱的藏画引起的。杨正民不抽烟不饮酒不爱运动不敢沾女人不接受贿赂,他一生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书法,不仅自己写,更热衷收藏。现在他那几大箱子的字画不仅是他的宝贝,一家人都知道这是价值连城的收藏,他的大女儿杨锦萍特别喜爱那幅《少女与海》,夫人马桂梅常趁他高兴时劝他把画分给儿女,杨正民却把脸一沉,说这些画什么时候处理,怎么处理是我个人的事。这一天,杨正民搬出箱子进行春秋两季例行的晒画,马桂梅在一边帮忙,突然她说怎么对不上数了呢,数来数去少了一张。丈夫赶紧过来打岔。直到几天后,她要同丈夫一道出席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银婚、金婚庆典活动,她打开衣柜挑选西装,无意中伸手向杨正民的那套蓝色西装的内口袋里摸了一下,摸出一个发黄的信封,上有杨正民收的字样。她随意将里面的信抽出来看一看,竟看得她六十年静如湖面的人生路上起了惊魂波澜。这是一张出具给杨正民卖画的收据,上写着:齐白石《对虾图》一幅,共卖得人民币叁万元整,悉数付给杨正民同志。马桂梅追问他,钱到哪里去了。杨正民说是寄给一位战友治病。马桂梅紧逼着问是男是女。当她得知是女的时叫了起来:难道这位女战友比你的儿女还亲还重要?她一再地要杨正民说清楚,争吵中,她一气之下撕毁两人银婚的合影,跑到大女儿家去了。
杨正民的烦恼接踵而至。这天,亲家、水务局局长牛志浩突然找来,他是听说自己的独生子牛建国可能要提拔为副局长,特意来探探虚实的。没想到杨正民一点也不清楚,反问这消息从哪里来的?牛志浩很恼火,心想你真是虚伪透顶,甩下一串讽刺挖苦的话,连个再见也不说就走了。杨正民气得真想上去给他一个耳光。但他总是让着牛志浩,在他的心中有一个解不开的结,因为五七年反右时,他本来可以保护牛志浩的,但他没有尽力保护,他为此一直内疚。大女儿很快也为自己的丈夫牛建国找他来了。牛建国已经报名到贫困山区扶贫,她既不能接受将与建国分手三年的残酷现实,也不愿他因此丢失即将到手的升迁,便冒雨跑到人大办公楼,希望爸爸能出面撤回建国的报名,她甚至以否则要跟建国离婚来威胁。但杨正民冷冷地告诉女儿,不想去就自己去同领导协商,为什么要我去压他的领导。女儿绝望地说,你是世界上最无情的爸爸!?
但杨正民并非对所有亲属的要求都是拒绝帮忙的。他对白海燕的要求就满口应承。白海燕是他的儿媳妇,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工作。她的丈夫杨大伟几年前去美国留学,为了照看两人心爱的女儿贝贝,她放弃了陪读的机会,转眼就分离三年,现在两人的婚姻出现了危机,大伟从美国来信,说你如果实在不愿意来美国陪读,就请你给我自由,我也还给你自由……没了主意的白海燕只好来问杨锦萍怎么办。杨锦萍代她打起越洋电话,对她的哥哥说,你老婆的出国手续我包了,肯定三个月之内办好?为这事,杨锦萍回到家找爸爸,要他给有关部门打个招呼,尽量把手续办快一点。杨正民听到儿子想离婚,很是诧异,就非常痛快地答应帮忙。
杨锦裳同汪锡军一起去书城买书,被姐姐看见了。杨锦萍发现这两人不是悄悄私语就是甜蜜微笑,大吃一惊,她的妹妹怎么糊涂到黑白不分的程度,竟同一个司机“拍拖”。她回家赶紧告诉了妈妈。马桂梅听了忧心如焚,要杨正民正视这件事。杨正民几天来特意进行了“侦察”,确信真是这么回事,心想这事不能等闲视之,这天中午,他把女儿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女儿并不否认自己与小汪的恋爱,一口气说出一串汪锡军的优点。杨正民没想到女儿的感情已陷得很深了,故意说些有伤害力的话:“可是他只是个高中生。”女儿眼泪快出来了,她说出他的家境的艰难和他现在自学的毅力后,反问道:“爸,我最最佩服你不势利,您问这个问题真叫我惊讶!”杨正民受到触动,但他清楚,门第差距会被爱情的光芒暂且掩盖住,也许五年以后十年以后才能显出矛盾。但女儿表示她对以后的一切都做了思考,她说如果家庭不支持她,她大不了跟小汪去贫民窟,她就不相信自己的生存能力那么差。这时杨正民说,你怎么知道我不是你的知音呢?女儿一听很惊喜。杨正民又说,我可以支持你向传统世俗观念挑战,不过,对你妈,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杨锦裳说完全同意爸爸的意见,可以给妈三年时间。爸爸问为什么是三年。女儿说,小汪说过我们的关系保密,三年以后他自学拿了大学文凭才堂而皇之地对你们说,我爱你们的女儿。
马桂梅仍为女儿的事焦虑万分,她知道不能依赖丈夫解决这件事,他是反对门第观念的新派人物,儿子大伟和白海燕的婚姻就因为他不反对,造成现在的状况,白海燕至今还不上她的家来,她也见不着自己的孙女儿。想来想去,她决定秘密行动,速战速决。她打听到汪锡军的妈妈退休以后在方大自行车公司的传达室当收发兼清洁工,于是她跨进了那道门。马桂梅在汪妈妈面前展开早就拟好的腹稿,说要帮小汪一个忙,送他去美国学习几年,但汪妈妈明白她的意思,骄傲地一笑,说:“金枝玉叶,不敢高攀,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汪妈妈决心捍卫汪家的尊严,捍卫的惟一方法就是拆散两个年轻人。她要儿子与杨锦裳断了关系。儿子抱头痛哭起来,绝望使他有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冲动。一个礼拜后,汪锡军走进杨正民的办公室,宣布了一个令杨正民大吃一惊的决定,他已报名去郡山扶贫。杨正民从马桂梅嘴里了解到真相后,巨大的愤怒使他一跃而起:“马桂梅同志,我为你害羞?以前你拆白海燕,现在你拆汪锡军,都为了虚荣心。好好想想看自己做的是什么事,用你的脑而不是用你的习惯去想!”这一席话全被杨锦裳听见了,她佩服爸爸的一身正气,她惊讶汪锡军报名去扶贫,这等于是上了一半的大学前功尽弃,她感到这不仅是向妈妈示威也是向自己示威,两年后一个没有大学学历的人站在她面前,她能否一样承认他?这一夜她泪水没干。
杨锦裳调到文化研究中心工作,她接受了一个任务,给她的父亲写回忆录,她希望爸爸多给她谈些个人感情的内容,采访时要如实回答她,否则她就拒绝枯燥地写下去。这天她为了感谢爸爸在小汪一事上对她的支持,在小饭店请爸爸吃饭。女儿真诚地希望爸爸能把她当成无话不说的朋友。杨正民心里有点酸酸的,有了一种倾诉欲。他告诉女儿,40年前,有一个教授的女儿爱上了班上的一个穷同学……女儿知道这个穷同学就是爸爸。爸爸说,我们的爱情同你们一样受到家庭的阻碍,后来我们一起参了军,赶上抗日战争的尾巴。后来她在抗美援朝中成了志愿军战俘,领导要求我与当过战俘的女朋友划清界线,我们断绝了关系。女儿认为爸爸应该找到她,说一声对不起,做个好朋友。
但杨正民还有更大的困扰。马上到了人大换届,不断传出信息,说要让他再干一届,出任人大正主任。他的上和下牵动了一群人也包括他的家人的神经。当省委何书记以下棋为由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说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想法:我提前退,无任何条件,让位给年轻人我心甘情愿。一个月后人大会召开,杨正民真的主动退让了。退休后他有很多闲职可做,但他只要了一个马列主义研究会会长的位子。
杨正民退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了一群离休老干部去东岗为马列主义研究会募捐,过去东岗市的朱市长亲口说过要多少给多少,半夜三更找他他也会爬起来。这次他们真到了,朱市长却迟迟没露面。最后秘书来说朱市长要晚饭后才能回来,请老首长们在招待所休息一下。大家一听气炸了肺,傲然离去。回来的途中,大家愤愤地指责朱市长的势利。杨锦裳听说后则提醒爸爸:“那个朱市长给您形象地补了一课,叫作‘如何对待冷板凳?’”她还建议爸爸把提前退下来的这一段作为一个章节加进回忆录里。杨正民认为这一章节要写的内容就是“做人和做官的关系”。
省委举行庆祝“五一”老干部茶话联欢会。杨正民特意穿上西装,和马桂梅一起来到省委大礼堂。主席台上都有名字牌号,杨正民在主席台上走了一个来回,也没发现自己的座位,他很尴尬地绕到台下,台下也黑鸦鸦座无虚席,只好坐到最后一排惟一的一个空位上。杨正民表面在笑,心里可是开了锅,突然觉得世界把他抛弃了。中途他离开会场。马桂梅在湖边追上他,他却很烦躁地责怪她的多事,马桂梅伤心地说,你在不在台上对我和女儿们来说一点儿也不重要。老婆的话使杨正民豁然开朗,他感动了,搂起老婆的腰,说“走吧,我陪你看节目去。”马桂梅噙着泪笑了。
阴差阳错,杨正民被推到了扶贫协会主任的位置,他组织了省扶贫协会考察团到郡山考察。牛建国和汪锡军也在这儿扶贫挂职。达到郡山市的第二天,一行人就坐上大巴车在险恶的山路上开始了第一天的摇晃。沿途看到的是落后、贫穷的景象,杨正民感慨道“我们失职了!”接着视察的是四尾学校。有一位瘦弱的女教师李未来,唤起了他的记忆。通过市长的了解,果然证实了他的印象,这位李未来就是当年他的同学李来娣。第二天即将离开郡山,杨正民连夜伏案给来娣写信,这封信竟写了整整一夜。天亮了,有轻轻的敲门声,杨正民拉开门,是女校长李未来。杨正民表示自己的内疚和歉意,说不知怎样才能补偿。李未来说,我不需要任何补偿,只需要理解。她拿出一封信:“这是我对山区教育的一些想法,我写下来,请你转交给省领导。我不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个人生活的困难,但非常需要你们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的困难。”她还得走几十公里的山路赶回去上下午最后一节课。杨正民望着她远去的身影,泪水不禁封住了双眼,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个非常自私的人。
杨正民又去了一次郡山,这次他同李未来围绕老区教育界问题进行了一次长谈,面对老区教育艰难的现状时,他忍不住红了眼圈。回来后他几乎把省委和人大的门槛踏烂了,但经费,哪怕一万元,也得层层批示,他等不得了!他突然有了一个可怕的想法,这个想法不合情也不合理,带着极大的挑战色彩,矛头直指他自己,直指他的老婆,他的儿女。这天他请老婆把他收藏的几箱子画拿来,他展开画,告诉老婆:“我下了决心,同它们潇洒告别。”马桂梅以为是要分给孩子们,“不,我给它们找了一条更有意义的存在方式,我要把它们换成钱。为了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马桂梅尖叫着吵了起来,她对他让了一辈子的步,她决心这次说什么也不再迁就。整整一个礼拜,马桂梅没同丈夫说一句话。
最后,马桂梅还是屈从了自己的丈夫。杨正民收藏的一百零五幅国画精品拍卖会在活动中心礼堂举行。香港大富豪李汉钦和台湾新竹农科园的大老板林国雄及其儿子林宪章成为拍卖会上主要的较量对手。郡山的庆祝会杨正民无论怎么也躲不开了,在会上,他将一个巨大的信封交给朱市长,朱市长宣布教育基金委员会名单:主任委员李未来……杨正民一一同大家握手,当他的手碰到李未来那瘦小的手时,像过了电一般。杨正民的眼睛发涩了。
郡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牛志浩退休后居然跟着干个体的发仔经营工程业务,他承担了郡河的疏通工程。大伟度过感情危机,辞去美国工作,拿着科研成果回来,他看上了郡山的优势,认为在这里能进行一项农业革命。杨锦裳也一再找机会跑郡山,她既有采风的任务,也是为了写好爸爸的回忆录,她隐瞒身份几次采访了李未来。当然她还有一个更大的内心驱动,因为小汪在郡山扶贫。但汪锡军为了割断这份情感,总是不理睬她。杨正民把这些看在眼里,他巧妙地解开了两人的心结。杨锦裳心里的目标越来越坚定。这一天,汪锡军胡子拉碴地从火车站出来,忽然看见杨锦裳的身影,她如同一只小燕子一样飞到他的身边,这一对苦难的冤家在众目睽睽下感受着相互心跳的力度。
杨正民抓住了李汉钦、林国雄父子他们,使他们有了投资郡山的兴趣。于是他跑郡山的时间更多了。马桂梅从亲家牛志浩嘴中听到了志愿军女战俘的事,大发醋意。这天,杨正民收拾行装又准备去郡山,马桂梅在一旁冷眼看着,说她也要随老干部合唱队去郡山,杨正民问真的?马桂梅说害怕了不是?在郡山市,看完节目,回到招待所,感情终于爆发。马桂梅说出很多恶毒的话,连样子都变了。杨正民气极了,从包里拿出李未来让他转交政府的那封信的复印件:“你去看看,人家是什么情操?”看完信马桂梅久久沉默。第二天一大早杨正民就起身走了,马桂梅要了一辆车直接去了四尾小学。当她见着李未来时,才发现她们早已相识。这位女校长就是曾几次去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八姐妹合唱队”中的一员。很快她们已经像老朋友一样无拘无束了。马桂梅看见李未来身上的疤痕,进而了解到当年她当战俘时受的罪,更是感慨万端。她真诚地代表杨正民邀请李未来晚上到市里参加电影招待会。
郡山剧院的电影招待会要开始了,杨正民左顾右盼找寻着。找着找着,他的眉头舒展开来,马桂梅抱着仔仔,和李未来一块走来,都笑眯眯地望着他,杨正民以为自己眼花了……
杨正民的回忆录《千回路转》千呼万唤出来了?这本书使全家人着了魔。这时牛志浩提着一瓶竹叶青敲开了门,对杨正民说:“想不想来一杯。”杨正民起身:“怎么个喝法?”牛志浩说:“醉了算。”他拿起那本书:“为了你在这里面对我评价和道歉。”杨正民和牛志浩冲马桂梅一乐,两张笑脸汇成了一条历史的长河。
贺绍俊
《杨门家风》是一部很明快的小说,可以轻松地一口气读下去,这显然与作者彭名燕的风格有关,这位演员出身的作家,对感性的反应也许比一般的作家来得更直接,这使得她的写作更像是感性的河流一直流泻下来。但彭名燕又是一位不以自己的感性丰富为满足的作家,她不止于写感性,她更追求思想性,阅读这部小说就能很明确地感觉到作者是有想法的,对她所熟悉、所经历的生活,对她所熟知、所敬佩的人,她都有话要说。这个想法归结到一点,就是她为小说所取的题目:“杨门家风”。的确,她是被生活中的像杨正民这样的领导干部所感动,她的小说是为这样的领导干部而写的。她要为这样的领导干部的清正、清新的家风而热情叫好。由于作者重感性的特点,使她更关注的是人物的日常生活,所以她尽管写的是高级领导干部,但偏偏又避开了领导干部最为重要的内容:政治、事业,而选择了家庭这个最富有感性色彩的视角,所以我们读这部小说就会有一种亲切感、平常感,有一种家庭的温馨气氛。
当然,我们读这部小说,印象最深的该是主人公杨正民的形象,这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一个她理想境界中的英雄形象,显然这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特定的时代所需要的英雄形象,是人们从心灵深处所期待的英雄形象。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定性主要表现在它正处在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的时期,但它的内部机制和社会的结构又在发生着急剧的变革;这又是一个以建设为主的时代,是一个权力秩序逐渐完善的时代。从表面上看,那种在经济上特别有作为,特别能够创造财富的人往往成为公众所景仰的英雄,这几乎成为当前的思想主潮。但这仅仅反映的是社会心态的表层部分,是我们这个社会过于扩张物欲的思想形式的表达。对于一般民众来说,这不过是他们的生活梦想的一种寄托。而在他们的精神深处,他们所期待的英雄还应该是像杨正民这样,虽官居高位,但心中真正怀想人民大众,出以公心,主持公道;敢于承担责任,敢于顶住歪风;既能叱咤风云,又能坚持操守。我以为,我们这个社会更需要塑造这种精神层面意义的英雄,以对抗财富英雄的时尚潮流。
当然,像杨正民这样的文学形象,在当前的创作中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关于这类正面英雄形象的思想内涵,大致上都有一些共同性的内容,针对《杨门家风》,我觉得也不至于说出什么太新的话来。但这部小说的主题仍使我产生很大的兴趣,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这个话题就是,理想能否寻找到现实依据。这似乎是一个带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却常常蛰伏在文学形象的背后。《杨门家风》就表现得十分突出。杨正民作为作者精心设计的英雄形象,自然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的色彩,他的行动和思想观念是反世俗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通过反世俗,才能提高英雄的标杆。反世俗,倡新风,可以说是杨正民的一切思想的基点,也就是“杨门家风”的根本。像杨正民抵制官场规矩,主动提前退下;打破门第观念,支持小女儿与他的司机恋爱;还有他把自己最心爱的收藏卖了捐助贫困山区的教育,劝说儿子放弃美国的优裕生活回来报效祖国,等等,不都是对世俗陋习、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吗﹖为了充分证明作品中的正面人物的反世俗行为是最具有完美理想精神的,就得给其行为找到现实的注脚。比方说,杨锦裳打破门第观念,与父亲的小车司机汪锡军谈恋爱,这在世俗的眼光中,肯定是不合适的。为了证明他们恋爱的合理性,特别是他们恋爱的理想性,作者把汪锡军设计为一个勤奋自学的青年,他已经拿到了大学函授班的大专文凭,准备再用三年的时间拿到本科文凭。这成为了他们爱情的绿灯和武器。杨锦裳因此才觉得爱他合情合理,杨正民因此才觉得可以支持女儿打破门第观念,而这在汪锡军那里更是一个重要的砝码,他是这样对杨锦裳说的:“等我三年本科文凭拿到手一定亲口对你爸爸说,我有资格喜欢你的女儿。”也许从情理上说读者会认同这样的情节。可是细想想,就发现这些人物是从反对世俗观念出发的,却最终仍回到了世俗之中。婚姻上的门第观念是世俗观念,以文凭取人材又何尝不是世俗观念。在整部小说中,汪锡军无疑是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人物,小说充分表现出他身上的许多可爱之处。但由于过分强调文凭,仿佛拿文凭就是他勤奋自学的惟一目的,这就使他的理想大大逊色。这就是作者所面临的理想与现实之间转换的两难,我们在文学中要超越现实,歌赞一种理想。但为了让理想被现实中的读者接受,作者又必须设法将理想附着在现实的层面上,从现实中寻找到理想的依据。于是无论作者还是作品中的人物,所追求的理想本身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认可现实中的价值标准。前面列举的关于门第观念是这样,在描写杨正民的婚姻爱情观也难逃这种两难的尴尬:一方面要写到杨正民当年与李未来的爱情的高尚和纯洁,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杨正民对后来双方爱情中断的自责以及他帮助李未来解决山区教育困难,表现出他可贵的道德情操。作者小心翼翼地将爱情与道德分开搁置,极力表明杨正民后来所做的一切都与爱情无关,但这样的后果是使得杨正民与李未来本来很纯洁也很高尚的爱情变成一堆死灰,缺少了升华。
我这似乎是在刁难这部小说,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