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早春的书景

2002-03-10 09:32:00 来源:书摘 宋文京 我有话说

翻开本期所选择的书的版权页,显示的出版日期和版次都是2002年1月第1版。
  
  各家出版社都为北京图书订货会准备了新书,所以这些书都似乎冒着刚出笼的热气。
  
  今年订货会召开的那几天,北京的天气奇好,气温挺高,有早春的感觉,抬头看,杨树都好像有了秀穗的意思了。又是一个衔春的冬日。
  
  

MPA及其他

  
  前几年兴读MBA,这两年MPA又成了热门,北京的一些院校如人大、北大、清华都开设了课程,成立了院系,公共管理走到台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适逢其时,一古脑推出了四套公共管理类的系列书,构成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其中包括“经典教材”、“公共管理实务”、“政府治理与改革”、“学术前沿”等系列。《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美〕B·盖伊·彼得斯著)认为通过各国政府的改革和创新,未来将会有四种政府治理模式,即市场化政府(强调政府市场管制市场化)、参与式政府(主张对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参与)、弹性化政府(认为政府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解制型政府(提出减少政府内部规则)。作者将这四种模式放在问题、结构、管理、政策制度和公共利益等尺度上进行分析阐述。这是一部行政改革的理论力作,对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有他山之石的意义。其它各套书也极为全面和系统。“学术前沿系列”也是名家汇聚,书名夺人。《公共行政的精神》、《后现代行政学》、《公共行政的合法性》、《组织意像》、《重建民主行政》等,都是高端理论。近日还没见到成书。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是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力领域的国际权威之一,他的名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等都在中国产生过很大影响,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就多次引用波特书中的观点。近日他的《国家竞争优势》由华夏出版社出版。波特对这部书核心理论做了如下介绍:“我力图解释在现代全球经济下,一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源泉。”他还说:“从国家的层面来考虑时,‘竞争力’的惟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书中通过分析10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案例来对竞争力给予理论解释。煌煌800余页,堪称经典巨作。另外波特的另一部关于竞争力的著作《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也由中信出版社近日出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当代经济伦理学名著译丛”也是一套由北美和欧洲经济伦理学界著名学者写的重要著作,其中《国际商务中的诚信竞争》(〔美〕里查德·狄乔治著)、《有约束力的关系》(〔美〕托马斯·唐纳森等著)、《企业伦理学基础》?〔德〕霍尔斯特·施泰因曼等著?已出版,在WTO后的中国,如何营造国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社会将是一个大课题,这套书对于企业家和学者都将颇有助益。
  
  
艺术&生活

  
  回头看已经匆匆离去的20世纪,艺术与生活既相互独立,又不断融合,艺术家是人群中特立独行的阶层,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梦想是做形而上的纯艺术,但是在更广阔的生活领域,艺术已经向生活全面渗透,无孔不入。
  
  河北教育出版社的“艺术与生活丛书”就是有关生活实用艺术品的,《世纪风格》(〔英〕贝维斯·希利尔 凯特·敖金太尔著)书名很吓人,好像要写百年艺术风格史似的,其实都不是有关现实生活中“鄙俗物件儿”的风格描述和解析,作者以小见大,从小物件看时代艺术精神。《西洋古董鉴赏》(〔英〕朱迪丝·米勒著)中则是关于从巴洛克、罗可可风格到爱德华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的寻绎,包括家具、陶瓷、银器、玻璃器等,也是生活中的活艺术。
  
  三联书店也出版了两种艺术书。一种是《包豪斯》(〔英〕弗兰克·惠特福德著),包豪斯是20~30年代在德国建立的一个现代艺术教育学校,“包豪斯”已经成为风格的代名词和现代设计教育的代名词。另一种是《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书中涉及的领域是视觉艺术中的科学、技术、大众运输、成批生产和大量消费、大众传播等,作者去寻找的世纪的国际风格、新艺术运动以及地域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去追溯其源头。
  
  《穿香》(金丝燕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是一本有关20世纪法国高级时装与香水大师与香水故事的书。有人曾经问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晚会时,她最喜欢穿什么样的礼服。梦露说:“夏奈尔五号?香水?。”“穿香”由此而来。香水是女人的内衣和外衣,也是礼貌的装饰和壁垒,更是情欲和性爱的唤醒物和催化剂。德国小说《香水》就演绎一个由香水而导致的惨烈故事。香水有性格、有风格、有人格力量。巴兰斯迦的“十号”就不同夏奈尔的“五号”和“可可”,迪奥的“温柔的毒药”中的酷感和毅然决然,纪梵希献给奥黛丽·赫本的“兰黛”都各自有着独特的味道故事,书中记叙了29位大师的香水心旅,读之沁人心脾。
  
  
另一种目光

  
  总有一种力量会让我们感动,只是有时我们能够遭遇到它,有时我们错过了。
  
  中国工人出版社出了两本诗文集《人文随笔1979—2001》(筱敏 编选)和《自由诗篇(1967—2001)》(林贤治编选),翻开目录所选人物自然还是那些人,但所选诗文视角都颇有不同。筱敏认为《人文随笔》是一本思想随笔集,“思想在这里有一种特定的蕴含,它是自由的,开放的,充满人类的关怀和热情的。思想的自由远大于美学的意义,惟有思想自由,方可能达至大美的境界”。书中既有韦君宜、汪曾祺、朱正、蓝英年的文章,也有王小波、朱学勤、梁治平、谢泳、余杰等的个性文学。《自由诗篇》选人选诗也突出其内在的精神性,没有大路货。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史丛书”曾被广泛关注,继之之后又出了“文学史研究丛书”,赵园的《北京:城与人》和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都是倾心之作。赵园的《北京:城与人》是一本旧作新出,谈论的是北京的城与人,写北京的人,在其中她探讨了“京味”、京味小说、“北京人”和城与文学等,也写了她对北京的深切体察,是城中之人的目光。而李欧梵看上海却是城外之人的目光,他写1930~1945年上海的都市文化,从这个背景出发,他探讨了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邵洵美、叶灵凤和张爱玲的小说,并提出“上海世界主义”概念,与我们习见的现代文学史国内写法颇有不同。
  
  换个角度看西藏,也就又多了一种感受。一直的《藏地牛皮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带给人“背上包就走的感觉”,很鲜活,很质朴,准确地说,这是一本亲历的旅游书,有地图、有价格、有方法、有风情纪录,但又不流于工具书,还有个人的情趣和评价,装帧也很人性化。
  
  李方这几年写了不少的文章,他自称具有古典自由主义倾向,读书写作范围都颇为博杂,也正因为他杂,文章才好看,有极强的信息量和平稳心态,文中也能透出对自由的指向性。他说:“我想在白纸上画下笨拙的自由,那是心灵探索的曲线;对于墙壁和告示牌,我只有轻蔑。”他的《笨拙的自由》近日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同样写博杂文章的还有一个女孩名叫劳乐,她常在《三联生活周刊》的“生活圆桌”上写专栏,还喜欢画卡通。沈晓平在给她的书《留下来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序言中写道:“翻开这本书的人,都会遇上这个名叫劳乐的家伙。弄不清是男是女,但可以肯定的是,搁在老眼光下,那不是个好孩子。嘲笑老师;揭大师名家的短;摆弄些文字或智力游戏捉弄老实人;等不及你肉麻她,她就有一大堆东西等着恶心你。看得出刚出校门不久,是那种跟在皇帝的新衣后面的屁孩,书读得再多,也改不掉调皮恶作剧的习惯。”劳乐身上有一种潜藏着的解构的劲儿,或许她还不自觉,她总能把寻常小事里的别扭给找出来,然后悠哉悠哉地说给你听。
  
  《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美〕罗塞尔·罗伯茨著,中信出版社)是换一种目光看经济学的书,它用了一个爱情故事做为载体。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莱德曼夸赞该书是“一部令人爱不释手的爱情小说,同时还教会了我们大量的经济学知识”。经济学本该是与人亲密无间的。
  
  女作家徐坤的新作《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春风文艺出版社)是“布老虎丛书”中的新成员,和洪峰的《中年底线》共同推出。这部小说颇令人相信是她的自传体小说,而徐坤在小说中也不断暗示这一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