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逼近人类自身的污染

2002-05-10 09:32:00 来源:书摘 宋国涛等 我有话说


   人类生存环境周围的污染,尽管危害甚大,但却毕竟是在人类自身之外。而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却将污染可能到达的领域拓展到了人类自身。确实,在新世纪里,生物技术已经从实验室中走出来,无论是转基因食品还是医学上的基因疗法,人类在高科技面前的底线一再被突破,逼近了人类自身。而与其他领域内一样不可避免的,是污染同样来临,同样逼近人类自身。
  
  
环境激素影响生物性别

  
  科学研究早就已经发现,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其他生物能根据自身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合成各种代谢调节物质,即内分泌激素。正是因为有了它,自然界中的生物才得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世代相传。然而,近些年来,人类不断发现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的、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有时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就将之称为环境激素,又称环境荷尔蒙。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环境激素在制药、塑料制品添加剂生产、除草剂的使用和垃圾处理等过程中不断释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环境激素不易分解,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又可随风飘散,因此,不管其原生地在哪里,都会形成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威胁。2000年以来让欧洲人闻之色变的二恶英,就是环境激素中的一种。
  
  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就发现生活在含有城市污水的水域中的雄鱼部分雌化的现象,这一现象长时间困扰着人们。后来,英国科学家发现这与城市污水中含有过量的人类雌性激素有关。英国环保局1996年发表报告说,英国科学家对生活在伦敦东部水域中的鱼及水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水域中含有3种具有活性的激素,其中2种是天然人类雌性激素,另外1种是避孕药中含有的人工雌性激素,其含量只有三者总和的1/10。这些自然界含有的激素或类似激素的物质就是环境激素,这些物质除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外,还包括一些杀虫剂和去污剂等。它多数是由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即使数量极少,也会导致生物内分泌失衡,出现生殖器畸形、精子数量减少、癌症发病率上升等现象。
  
  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是造成环境激素增加的最大原因。1999年1月,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宣布在日本近海海域发现了微量环境激素——壬酚。这家研究所从1995年开始对茨城县至宫城县的太平洋沿岸、津轻海峡西侧的日本海、积丹半岛的北海道沿岸等距离海岸数十公里至200公里海域的海水水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所有海域内均发现有可导致动物内分泌障碍的化学物质壬酚。壬酚主要源于塑料添加剂和洗涤剂,天然物质中几乎不存在。研究人员认为,日本近海海水中的环境激素含量还不至于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生活在人类活动区域附近的鱼直接接触环境激素,因此这些鱼类受环境激素影响最大。
  
  环境激素的危害不仅针对鱼类。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80%的雕类失去生育能力。70年代初,加拿大发现出生不久的海鸥80%很快死亡,幸存的也大量畸形。8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州又发现鳄鱼的孵化率从90%降低到18%,幸存的鳄鱼阴茎短小,生殖能力低下。
  
  环境激素不仅使动物雌化,长期接触它的人也发生了生理性的变化。1996年11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立卫生研究所各自发表报告,指出过去50年男子平均精子分泌量下降了约一半,其中欧洲和北美地区最为严重。1992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证实男子精子分泌数量呈下降趋势,这一发现引起全世界关注。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发现,美国科学家开展了两项独立的研究。第一份研究报告的作者分析了61份其他科学家关于精子数量的调查报道并亲自抽样调查,结果均证实精子分泌数量下降的说法。第二份研究报告的作者对美国男子的精子分泌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最近50年来男子精子分泌数量每年减少1.5%。
  
  环境激素的危害在全世界开始引起关注,其中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尤为突出。日本厚生省已经将环境激素正式命名为“导致内分泌障碍化学物质”。它是影响和扰乱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的总称。目前已经掌握的有可能扰乱生物内分泌的化学物质有70余种,主要存在于二恶英类物质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内。这些物质散布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之中,被人或动物摄入体内后,不断积累,逐步造成危害。科学家发现,化学物质生产达到高峰的20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人受害最严重。环境激素对人类的危害多种多样,不过造成生殖系统机能异常最为引人注目。男性精液量和精子量的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和精子畸形首先得到广泛的研究。
  
  日本科学家发现,30~50岁的日本男子平均1毫升的精液中有8400万个精子,而20岁上下的男子只有4600万个,几乎少了一半,这造成男性不孕症大大增加。女性也存在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增生等生殖系统被损害的问题。美国的调查表明,由于环境激素的摄取,引起女性的性早熟。美国48?3%的黑人女孩和14.7%的白人女孩在8岁以前就开始月经初潮。
  
  环境激素还能引起人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智力低下。环境激素的浓度增高,与青少年犯罪率增加是否有关系,如今也备受有关方面的关注。此外,科学家还发现,环境激素也会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即使是极其微量的化学物质也会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据日本《每日新闻》2001年2月6日报道,日本国立公众卫生院(东京)营养生物化学部主任研究员山崎圣美等人调查了环境激素对从人的血液中提取的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它会导致淋巴细胞的反应能力下降。
  
  近年来各国研究表明,环境激素已经成为新公害,它不仅会导致一些动物雌化,严重时还会影响动物和人的内分泌功能,甚至引发某些癌症。加强对食品和环境中雌激素类物质含量的检测,对防止这类物质的危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专家认为,加强对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从生产到食用的管理,提高对环境的监测水平和医疗水平,可以消除这一新公害。
  
  
基因污染来势汹汹

  
  与环境激素相比,基因污染虽然“起步晚”,但是由于近年来基因技术的突飞猛进而“来势汹汹”。
  
  简单地说,将某种作物的特有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作物上,使其具有原作物的特性,就是作物的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突破使科学家们得以用传统育种专家难以想象的方式改良农作物。例如,它可以使农作物自己释放出杀虫剂,可以使农作物种植在旱地或盐碱地上,或者生产出营养更丰富的食品。科学家们还在开发可以生产出能够防病的疫苗和食品的农作物。转基因技术也使开发农作物新品种的时间大为缩短。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培育出一个新的植物品种,基因工程技术使研究人员可以将任何一种基因注入到一种植物中,从而培育出一种全新的农作物品种,时间则缩短一半。
  
  转基因技术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任意修改”。科学家担心,由这种技术创造出来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有害于人类。它们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消除。还有,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也尚未定论。
  
  不可否认,传统农业中也有一些生物的自发基因变异,或通过杂交产生的变异等,但这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和不能定向的过程。许多固有因素决定了生物间基因交换基本上仍然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强制性的“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得多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性状。新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物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也是极少可能发生或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例如,大自然千变万变,树上的苹果总不会有水里的鱼的基因。因此有人将人类掌握的这种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
  
  这种“天大”的本领的后果是,人们必须考虑它对人体的安全性和对环境的安全性。
  
  首先,基因工程作物中的转基因扩散到传统作物上,将会对传统作物造成污染。传统作物包括数量庞大的品种,在它们的染色体上,均储存有人类所需的各式各样性状基因,是人类通过几千年培育和选择保留下来的,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一旦它们被各种各样的转基因所充斥,人们很难想象其结果。相类似的,还有自然界的其他一些基因库,也面临着同样的危险。
  
  人们进行转基因研究的初衷,固然总是好的,比如希望某种原来只能在热带生存的作物变得耐寒起来,但有科学家担心,它们没有经过自然选择这样的进化过程,将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基因的特性决定了基因污染毫无疑问是最为可怕的一种污染。这是因为,基因是一切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而繁殖又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繁殖的本质就是基因的复制。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的基因可以随着被污染生物的繁殖而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一种不仅特殊而且实在是很危险的环境污染。
  
  20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一批基因工程农作物品种才开始上市,而到1999年,美国种植的玉米、大豆和棉花中的近一半使用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的种子。据估计,20年后,全球基因工程农产品和食品的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尽管如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基因技术在生活中的存在,但有人认为,基因技术很可能同当年的计算机一样,在不经意间就席卷全球,全方位地进入千家万户,进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实际上,这种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因此,基因污染也无疑成为新世纪里人类共同的一大忧患。
  
  如果有一天,你被告知身上含有其他物种转移而来的基因,你还能漠视环境保护吗?
  
  (摘自《中国国际环境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定价:38.00元。社址: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邮编:10072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