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80年代下的蛋

2002-06-10 09:32:00 来源:书摘 陆建华等 我有话说

社会已经懂得向“80年代出生者”看齐,你不得不看齐:他们虽然没有那股要颠覆什么的劲头儿,可是他们自成一派的时尚、消费、交际关系,与“老人们”的诀别是那样的明显。
  
  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改革,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他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明白自己的力量。
  
  还没有人系统地总结过这帮人,但“80年代出生者”的整体概念已越来越清晰地凸现出来。现在人们已语气庄重地给世界重新定位:“文化反哺”、“后喻时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教父母怎么在网上玩出诸多花样。
  
  他们是“80年代下的蛋”,这个蛋被市场经济、涨工资、下海、港台歌星、洋快餐、大片、互联网……一路孵过来,究竟孵出了哪些让我们耳目一新或震惊不已的新东西呢?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专家的指导下,《新周刊》对“80年代出生者”的地面调查全面开始。调查问卷在地面与网上同时进行,他们是年龄在17~21岁之间的高中生、高校生和部分已工作者,男女生比例约为1.1∶1。对比调查为“80年代出生者”父母调查。
  
  1.时尚
  
  眼下的时尚潮流是曾经被人称为“男人做女人的事情,女人做男人的事情”的“倒错”型潮流,这是人们想体验异性角色行为的好奇与冲动所致,有趣的是,“80年代出生者”是这种潮流的力行者。
  
  时尚是孩子比父母更有发言权的武器,这一点或许并不出于我们的意料,让人意料不到的是,性别对时尚的引导力或者是自信程度远不如年龄所造成的差异大。约有28%的女孩自信自己在时尚方面对父母具有指导性,同时有21%的男孩也这样认为。但以年龄来划分,在20~21岁年龄段,只有12.5%的人认为自己比父母在时尚方面具有发言权,而在17~19岁年龄段,有47.1%的人认为自己比父母更有发言权。
  
  在对“80年代出生者”和他们的父母做“买东西时最看中的因素”的调查中,我们给出的选项有:品牌、质量、款式、价格和其他。其中孩子更看中“款式”(占49.1%),父母更看中“质量”(占57.9%)。
  
  中国“80年代出生者”正在如一些先知先觉的学者们在数年前所认定的那样逐渐走向消费主义之不归之途。大量的研究表明,消费意识在“80年代出生者”的意识结构中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眼下的“80年代出生者”虽然还没有成为以消费为中心的一代,但他们的购买行为已经再清楚不过地体现了他们的消费举动背后所暗含着的东西。中国的商家们也在不断地吊“80年代出生者”的口味,而“80年代出生者”也乐意被调动口味和潜在的消费欲望,这种欲望即便实现不了,也够自己品尝一阵子的。
  
  这样的购物倾向最具年轻化特点的,无疑是他们对款式的强烈追求,这就是“80年代出生者”消费的炫耀性特征,这种炫耀性不在于与富豪们的财富相比,而在于对自己的品味的展示,在于对自己不甘落后于时尚潮流的追求能力的展示。
  
  当调查“80年代出生者”对时尚品牌喜爱程度的排序时,结果,没有一个品牌得到超过10%以上年轻人的选择。中国品牌进入年轻人视野的,少而又少。这样的结果比较充分地表明了现代年轻人的品牌趣味的多样化,也显示出“80年代出生者”乐意被各种品牌所吸引的开放性。
  
  我们说“80年代出生者”时尚,他们却说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年轻人的体像意识是一种核心意识,它决定年轻人对自己的社会形象的定位,更决定他们如何决定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没有一个年轻人不注重打扮的。当问到“你的穿着打扮通常是”,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怎么舒服怎么穿”(占72%)。这种随意性体现了现代年轻人对刻板的、程序化的玩意的抛弃,而把自己的舒适与便利放在首位。如果对偶像人物着装的模仿也符合这种标准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模仿起来。现在年轻人的随意化的选择,沉重的变成了轻松,刻板的变成了灵活,固定的变成了活泼。这不是现实的话,也至少是年轻人时尚行为的本意之所在。
  
  2.消费
  
  首先我们调查“80年代出生者”每月平均消费,除了吃饭,他们的消费在100元以内的占15.1%,100~300元的40.9%,300~500元的27.2%,500~1000元的12.5%,1000~2000元的3.1%,2000元以上1.2%。而“80年代出生者”的父母每月平均消费的情况是:100元以内21.1%;100~300元的26.3%,300~500元的26.3%,500~1000元的5.3%,1000~2000元的15.8%,2000元以上的5.3%。
  
  低消费群体(100元以内)和高消费群体(2000元以上),父母都超过孩子。父母不愿让孩子过低消费,但是孩子也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大手大脚。不过,“80年代出生者”的生活消费几乎能与父母持平,倒是不争的事实。有27.2%的孩子和26.3%的父母的每月平均消费都在300~500元间。
  
  当“80年代出生者”看中一样东西时,“视自己或父母的经济能力决定是否购买”的占绝大多数(62.8%),“看看就行,不一定要拥有”的占21.1%,“不管多贵一定要买”的只占10.3%。这说明他们都是天生的理性消费主义者,习惯购买时尚与实惠相结合的物品。在广州著名的号称“学生一条街”的状元坊里,那些摊主们就得每时每刻领教他们的小顾客的杀价本事。
  
  “80年代出生者”的消费中,最重要的是旅游消费。因为调查他们“如果你有一笔钱,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这个问题时,结果显示出,80年代出生者对旅游有特殊的期待,占40.3%的80年代出生者选择了从自然和人文的印记中获取新感受新体验。占据第二位的是买新科技产品,占24.4%。通常理解,这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关的新产品,这也是一种享受新奇体验的选择。关于外语、电脑、财会、法律等等的证书,都是现在“80年代出生者”渴望拥有的东西,所以,有10.7%的“80年代出生者”把手里的钱投到这个方面,也是可以理解的。有几乎相同比例的是把“炒股”作为选择,这叫走以钱生钱之道,也不失为一种上上选择。
  
  在“80年代出生者”的生活中,对电脑和住房的强烈需求,反映出“80年代出生者”在基本生活物品和扩展性生活物品方面鱼与熊掌两者皆要的心态。前者是与外界沟通的扩展性物品,住房是生活基本物品。“80年代出生者”对住房的要求是一种与其实际购买力不直接相关的要求,更多地体现他们对某种独立生活的要求和对自由空间的渴望。
  
  3.社交
  
  “80年代出生者”被描绘成了网络寄生虫,其他能力尤其是社交能力极端退化。然而调查却显示,并非如此。
  
  当问到“在陌生城市迷路时,你首先会做什么”:61.5%的人会主动地“找人问路”;而在“和陌生人交谈时”,59%的人一般是“先开口”。交往中更注重主动出击,表明80年代出生者能够在自我意识占上风的情况下更早地融入社会。
  
  “80年代出生者”怎样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同伴关系呢?“你在同伴中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你的哪方面”一题很直接地揭示了这个主题。
  
  对自己“性格魅力”认同实际上反映了同伴关系的对等地位,也即是说,只有互相取悦,才可能成为朋友。
  
  而“和同伴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中,选择“聚会”的占大多数(40.2%),“电话”交流的有31.4%,“网上交流”的为8.8%,“写信”的只有7.4%。
  
  可见,面对面的交流对“80年代出生者”依然很重要。而电话、网络的沟通方式也不容忽略,对于独生子女喜欢“煲电话粥”的情况,已经有人把他们命名为“电话少年”了。
  
  4.与父母关系
  
  感觉上“80年代出生者”个个都是叛逆少年,叛逆的最直接目标就是父母。调查结果是否如我们想像中的那般激烈?
  
  调查结果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只有0.5%的人把父母看成“敌人”,这似乎说明,“80年代出生者”和父母的关系与其他的两代人相比正在日趋缓和。
  
  不过,虽然认为父母是“港湾”占了多数,但从其他的相关数据似乎说明,从“80年代出生者”开始,他们对父母的角色认识已经不再单一。而有9.2%的人认为父母是“经济后盾”,有18.4%非常法律术语地把父母看作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这样的数字让人不知道是否应该感到担心。
  
  父母又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子女?虽然调查者给出了至少五项选择,可是稍有负面之嫌的“冤家”、“奇怪动物”却根本没有人选。在描绘和孩子的关系时,52.6%的父母认为是“轻松”,42.1%的认为是“亲密”,5.3%的认为是“依赖”。
  
  有一半以上的父母能够把和孩子的关系认定为“轻松”,则实在是非常可喜。这至少能够说明这些家庭不会给“80年代出生者”过分的压力,而让他们能够享有相对自由的成长环境。尽管如此,在对“80年代出生者”的调查中,他们“缓解压力的主要途径”却只有3.8%的愿意“和父母交流”,大部分是愿意“和朋友交流”(28.8%),或者听音乐、看书等(28%);而他们的压力有50.8%的来源于社会,16.9%的来源于家庭。
  
  以上的数据说明,父母和孩子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描述都是正面的。“80年代出生者”和父母间的关系已达到了比较宽松的境界。
  
  “80年代出生者”对于这样的问题:“你的父母进入老年时,你会选择?”43.2%的选择“和父母住在临近的地方,时常探望”,30.2%的选择“和父母住在一起并照顾他们”,“现在还决定不了”的有21.7%,“请人照顾他们或送他们进老年人托养机构”的有4.6%,“各顾各”的为0.3%。可见,以独生子女居多的“80年代出生者”,并没有对赡养父母的责任有过异想。不过,他们中还是有大部分希望做到既保护自己生活空间的独立性,又维持与父母的亲密接触。
  
  其实,孩子和父母的最大分歧是在孩子选择未来的时候。
  
  父母希望孩子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80年代出生者”和父母对职业的期望不尽相同,有42.1%的父母希望孩子从事“医生”的职业。而“80年代出生者”的职业愿望却是“其他”占26.6%,然后是“私/民营企业家”占(22.3%)和“电脑工程师”(占22.1%),“医生”只有4.9%。在“80年代出生者”的职业认识中,并不认同调查题所设置的那些为一般人所推崇的理想岗位,他们心目中的职业选择天地更加广阔。而在另一道题“你心目中的时尚人物属于哪一类”中,大部分“80年代出生者”的选择是“知识英雄”(30.1%),然后是“其他”(18.8%)和“娱乐明星”(18%)、“文化名流”(17.6%),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他们对职业的取向以及对掌握尖端知识和创造财富的渴望。
  
  5.性爱婚姻
  
  恋爱,性格第一,其次是能力、气质、兴趣爱好,然后才是外表、经济、家庭。这真的是与传统观念相差甚远。“门当户对”早被抛到爪哇国去了。“80年代出生者”在交友方面更注重内在的因素,更关注共处的细节,而不希望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对于爱情与婚姻的关系,“80年代出生者”大部分认为“恋爱为婚姻做准备,但不一定导向婚姻”(49.5%),而持此观点的父母只有10.5%。多谈几次恋爱,不一定非得从一而终,找到自己最爱的人才结婚,是“80年代出生者”的普遍认识。对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样的观点,在“80年代出生者”那里,只找到了2.6%的支持者,这大概又要让人大跌眼镜。
  
  对“婚姻”制度,“80年代出生者”的看法与父母又有什么不同?
  
  在“80年代出生者”这里,“爱情”依然占据首位。“保护孩子”在“80年代出生者”这里毫无市场,看来,将来“80年代出生者”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轻松的父母。有四分之一的“80年代出生者”表示还不知道“婚姻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
  
  对“第一次性行为”的调查,是调查中“80年代出生者”和父母相差最悬殊的数字。
  
  父母认为“结婚以后”可以进行第一次性行为的占84.2%,赞成“顺其自然”的有15.8%。而“80年代出生者”则有46.9%“顺其自然”,有26.8%同意“结婚以后”可以进行第一次性行为。
  
  所谓的“贞操”,到了“80年代出生者”这里,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还在坚守。将近一半的人对第一次性行为持“顺其自然”的态度。与子女截然相反的是,绝大多数父母坚持第一次性行为要在“结婚以后”。看来,性问题将会是“80年代出生者”家庭的主要矛盾之一。而如何进行科学的正确的性教育,也是家长、学校、社会必须加强学习的课题。
  
  6.自我
  
  有人说“80年代出生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我。然而面对“你自信么?”这样一个问题,所得到的答案却有点出人意料。
  
  回答“比较自信”的有63.2%,“十分自信”的有23.8%,“不自信”的13%。
  
  他们不愿张扬,自我意识在我们看来已经潜移默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十分有意思的是,在被调查者的状况与“你自信吗?”这一问题的交叉分析中,被调查者的现状严重影响着其自信程度。在“大专”这一类群中,“十分自信”的比例最低,仅有12%,“初中”最高,有50%,其余类群均为33%~35%;而在“不自信”这一回答中,“大专”的比例又最高,约有28.6%的人做出了这种回答,“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却几乎没有人回答“不自信”。
  
  另外,有10.1%的“80年代出生者”形容自己目前的生活是“幸福”,认为目前生活无聊的则比前者多一倍(20.8%),认为生活得“充实”的占16%,生活得“累”的占16.6%,大部分都是认为自己生活“还可以”(35.3%)。可见,超过60%的“80年代出生者”对自己的现状是满意的。
  
  在“80年代出生者”的社会新闻里,关于他们如何不能承受挫折的消息常常让社会震惊,以至于感慨:“抱大的一代!”我们的调查又显示了怎样的结果呢?
  
  而让我们最有理由指责“80年代出生者”“幼稚”、“浅薄”的“星座”,究竟在他们心中占据何种位置?67%的“80年代出生者”认为未来“主要看个人努力”,63%的人能够坦然面对挫折,觉得这是“人生必经之路”;只有14.9%的“80年代出生者”相信星座“可以解释人生”。大部分的“80年代出生者”对人生的认识是正确的,也是明确的。大人们的担忧是否过于杞人忧天?
  
  (摘自《新周刊2001佳作·文卷》,漓江出版社2002年1月版,定价:20.00元。社址:桂林市南环路27号,邮编:54100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