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经在炒股,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总是只买一种股票;你再看看你个人或是家庭的全部收入,当使用于投资时,部分会存入银行,部分会购买国债,部分会以现金形式放在手中等等。这时,你就已经实际上在进行着资产的组合了。而且,你会发现,这样的资产组合,会让你觉得相对安心。这就如同没有将全部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样,出问题也不至于所有的鸡蛋都碎。在货币金融学中讲资产组合选择,就是将资产分布在不同的方面的理论。
资产是什么?资产就是财富存在的具体形式。厂房、机器设备、实物商品是资产,股票、债券、银行存款是资产,黄金、白银、货币现钞也是资产,它们都是有经济价值的,是财富或代表着财富。资产组合选择,也就是投资者或财富拥有者,如何将全部的财富分配到不同的资产形式上,以达到某种预定的经济目的。
作为资产,它首先是有收益方面的特点的。例如,你买股票或债券,在行情好的正常情况下,你会获得收益;又如,你存款到银行,你会得到利息。但如果你握有现金货币,或是将现金放在家里,你当然就不会有收益。这时,你的收益可以被认为是零。同样,如果你买的股票出现价格的暴跌,你就不但不能够得到收益,反而连原来的“本钱”也会损失,这样的情况下,你的收益为负。毫无疑问,如果能够清楚什么可以赚钱,而什么不赚钱甚至于会亏本,我们就会将全部的财富都放到赚钱的资产上。按照经济学上“经济人”的假定?人人都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我们的经济生活经验,没有人会讨厌多赚钱的。这种资产安排上的考虑,被称为“收益性”考虑。
然而,我们并不能够十分地清楚什么资产可以赚到钱,什么资产赚不到钱。换言之,你手中的资产未来是有收益,还是零收益,还是亏本,并不确定。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经济学中称之为“风险”。它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一种可能性,即是资产形成损失的危险。在长期的经济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收益越大的资产,风险也就越大;收益越小的资产,风险也就越小。例如,你买股票,可以会取得很大的收益,但也可能赔得血本无归;而你买债券,由于收益率固定,风险就要小得多。这样一来,你对于自己资产的安排,就不能只是考虑到收益的大小,还要考虑到风险的大小。资产的分布就由此丰富起来。这一点在资产安排中,被称为“安全性”考虑。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现金货币可以面对所有的商品或服务来交换,不存在任何的障碍,这一点被表达为“流动性”最好。相比较而言,银行的活期存款流动性就差些,定期存款更差。债券和股票,以及实物的资产要实现与所有商品或服务的交换,先要转变为现金货币或存款货币,它们的流动性就是最差的。假如你是一位借款来进行投资的人,你时常会被要求偿还借款,或是要使用货币进行各种各样的支付,你就必须备有那种流动性好的资产,也就是要有现金货币资产和能够快速转变为现金货币的资产。在资产收益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流动性好的资产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收益情况结合分析,通常情况下,流动性好的资产,收益水平就会低;而流动性差的资产,收益水平就相对要高些。你看看现金货币资产,看看好出手的国债,再看看一些实物资产,应当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
因此,资产组合选择,就是根据不同种类的资产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综合来考虑全部财富的分布格局。当我们理解到这等层次时,所谓“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警句,也就是讲要兼顾起各种各样资产的性质,在风险不大,流动性能够保证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收益。
在货币金融学中,这种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又被称为“资产需求理论”;这是从投资者的资产市场需求角度来看问题的。这时,上面讨论的情况就可以换一种表述:(1)资产的收益率增加时,对此资产的需求就将增加,人人都想多赚钱;(2)资产的安全性越好时,对此资产的需求也将增加,或是,当资产的风险增大时,对此资产的需求就将减少,人人也都想资产安全保险为妥;(3)资产的流动性增加时,对此资产的需求就将增加,谁都愿意自己的资产容易变为现金,交换别的商品或服务时不受任何阻碍。显而易见,这样的三种资产安排规定之间是存在着对立性的,你在需求资产的选择中,不得不兼顾地考虑。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讲的只是一般性的情况。它所依赖的基础,是对人具有经济理性的假定,即认定人在经济活动中,都有“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的理性,会充分地考虑成本约束来设计资产的安排,不会去冒险,不会去走极端。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就实实在在地有着为了更大的收益敢于冒险的人,他们不怕风险,不顾资产的流动性,集中相当量的资产用于特定的某个方面,犯了普通人“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大忌。他们以赌徒的心态,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创作了经济生活里另类活生生的悲喜剧。这当然需要我们另加解释,更需要我们对这样问题的深入研究,因为他们真实地贡献给了我们经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表现。
(摘自《钱说——货币金融学漫话》,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定价:18.00元。社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邮编:1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