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温是夏季感受暑热病邪引发的外感热病,有高热、烦渴、多汗等症状。
甚至还会出现神昏谵语、抽搐痉厥、发病急骤、发展迅速,是温病中的重证。
多饮水、清凉饮料和瓜果鲜汁,如银花露、绿豆汤、西瓜汁、桔子水等。
热盛大汗时,可饮冰水。视出汗多少,适当补充盐开水。
本证忌辛辣和温热性及荤腻饮食,如生姜、椒、蒜、桂五类。
伤暑一般表现为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身体困倦、小便短赤等。
伤暑患者多半由于平日体质较弱,加之情绪不畅、饮食不节,及过于劳累所致。
宜多饮茶水、盐开水、果品原汁,及新鲜瓜菜等。忌用辛辣甜腻之物。
最重要的是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湿温是多发于雨湿季节的一种湿热病证。初起以身热不扬、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脘痞、不渴、面色淡黄、舌苔腻、脉濡缓为主证。
其特点是发病缓慢,病势缠绵,易发白?,病程较长。
其病因是感受湿热病邪,也有因素蕴脾湿不化,复感外邪所致。
清·章虚谷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虽外受,终归脾胃”。所以湿温之证总以脾胃为病变重心。
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胃为阳主燥,脾为阴土主湿,故湿热之邪侵入中焦,又会因人体中气的强弱而异。
中气实者,病多在胃,而为热重于湿;
中气虚者,病多在脾,而为湿重于热。
但无论其湿热孰重孰轻,蕴蒸日久,亦必化热化燥而为热盛伤津,成为腑实燥结。
若至传营入血,其病机证治则与风温、春温大体相类。
但湿为阴邪,如留恋过久,亦能伤人阳气,这是与其它温病的不同之处。
治疗本病,初期阶段湿重于热的,应以化湿为主,以使湿去而热孤。化湿之法,有芳香化浊、苦温化湿、淡渗利湿等不同。
一般而言,湿郁于上焦的,以芳香化湿为主;湿阻中焦的,以苦温燥湿为主;湿盛下焦的,则以淡渗利湿为主。
若湿从热化而为热重于湿的,则治疗应以苦寒清热为主,兼以化湿。
至于发汗、攻下、滋阴等法,本病初期均应禁用。
如误予辛温发汗,则易使湿热上蒙清窍;
攻下过早,则易损脾胃阳气;
误用滋腻阴柔,则使湿邪凝聚不散。
清·吴鞠通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明确归纳出了治疗湿温初起的三大禁忌。
本病的饮食原则,宜进无渣或少渣的软饮食,或半流质食品,便于消化、吸收。饮适量温开水,有微汗即可。
饮清淡饮料,如芦根茶、竹叶等。忌食生冷、辛辣之物,以免助热动血。
伏暑是发于秋冬的一种急性热病,其病期似感冒,但有暑湿同见证,继而形如疟疾。
并且寒热不够规则,以后但热不寒,入夜尤甚。
天明得汗稍减,而胸腹灼热不除,大便多溏泻而不爽。
病势既重,且又缠绵,因其发病季节多在秋冬,所以又有“晚发”之称。
病因是先感受暑湿,后为秋冬时令之邪诱发。
临床证型主要表现为表里同病,卫气同病。邪在气分,邪在少阳,邪在营血。
饮食原则可参照暑温,湿温。
暑湿为夏秋之交的典型病证。病者多半头重昏蒙,寒热并作,心胸烦闷。
以及食少、倦怠、肠鸣泄泻、舌苔厚腻、白色或带黄。
治疗宜清暑化湿。
若暑湿困阻中焦,则壮热烦渴、汗多溺短、脘痞身重、脉洪大。
若暑湿弥漫三焦,则身热面赤、耳聋、胸脘痞闷、下利稀水、小便短赤。
若咳痰带血,不甚渴饮,舌红赤,苔黄滑。
若夏月伤暑,复因乘凉饮冷,以致暑为寒湿所遏。
则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身形拘急、皖闷心烦,舌苔薄腻。
本证在服药之余,尤须在饮食上加以斟酌。
本病在饮食上宜清淡、清凉,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同时选食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食品,如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山药、荷叶茶、青蒿茶等。
忌食油腻、煎炙、烧烤之物。
因夏月冒受暑湿病邪,而以手太阴肺经为病变重心的,称为冒暑,又称夏季感冒。
证见发热或身热不扬、恶寒、出汗,但汗出不畅,咳嗽、头晕、呕吐、泄泻、舌苔薄而微腻。
饮食原则参见“伤暑”、“湿暑”。
“暑瘵”是指暑热之际,外感湿邪,气郁上焦,损伤肺络,血从上溢之证。
临床可见身热咳嗽、咯吐痰血、头目不清,甚至咳嗽胸闷,心悸而烦、口鼻见血、面色晦暗。
治宜清肺热以保肺,清络热以止血。常用药食有鲜生地、苦芩、鲜石斛、鲜藕节、杏仁、苡仁等。
多食蔬菜、豆类等清淡之品,如荠菜、豌豆苗、黄瓜、丝瓜、豆腐、豆浆、凉粉、西红柿、绿豆、赤小豆等。
多食有清热滋阴、生津止渴作用的果品,如梨、枇杷、荸荠、藕、橘子、鲜莲子等。
多吃具有清肺止血作用的食品,如萝卜汁、柿汁、猪肺汤、百合,以及山楂、乌梅等。
(摘自《中医药食图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月版,定价:22.00元。社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