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习的魔障与误区

2004-03-10 10:28:00 来源:书摘 王华斌 我有话说

一位成功的学习者,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优良因素,第一方面是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建立优良的学习品质,去除心灵、智力、情感、意志、潜能等五种魔障,建立五大优势兴奋中心;第二方面是智力因素,要突破十大误区,强化十大对策。

五种魔障和十大误区在学习者中是普遍存在的客观情况,但具体反映在某个

人身上的情况、程度、表现等不尽相同。可以说,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国,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们对一个人的学习成功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同样不可忽视。

非智力因素方面

第一,心灵魔障――畏惧学习。对策胜任愉快!

心商不是心伤,也不是伤心,而是心灵商数。畏惧学习,主要是没有掌握学习规律、学习要领、学习方法,如果能够学会学习,把握主动,扭转不利局面,胜任学习,则畏惧学习心理便会不攻自破。畏惧是学习最大的敌人,只有打败这个敌人,才能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做到反败为胜。

第二,智力魔障――自感不如他人聪明。对策――人人都是天才!

决定一个人成功首要的因素是情商,而不是智商。智商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有些许差异,或者并没有什么差异,它只是人们借以发挥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可以加固和改善的。更何况,我们一向认为智商表现在某些人身上是一种小聪明,任何一个大成就都不是小聪明可为之的,而是后天的勤奋努力的结果。只要方法对路,天天上进,人人皆可以成为天才。

第三,情感魔障――自觉不是那块料。对策――“天生我才必有用”!

学习上常常会遇到困难。学习总是对新知识的攻击和征服,自然不会一帆风顺。学习是一种综合的智力活动,策划充分,发挥尽兴,人人都有用武之地,创出一片天地。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会有自己的坐标。怎样延伸自己的价值,全在后天的造化,而造化建立在相应的知识基础上。对知识平台的搭建,自身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操作能力。应该肯定自己:我是人类的精灵,我一定能成功,我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我的故事必然精彩。

第四,意志魔障――经受不住挫折。对策――失败乃成功之母!

做任何事情都免不了失败,学习同样如此。失败是一级级台阶,只有踩着这些台阶才可以一步步走向成功。一件事情的成功,是许多综合因素的合成,某一些方面的不正确和不完善,都可能导致失败。但失败并不是说不能成功,而是对某些因素需要调整和修正,使之接近成功。学习任何一门功课,攻克任何一道难题,都中能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但只要坚定不移地一点一滴取得进展,就会最终获得成功。所以,决不要轻易放弃!

第五,能力魔障――自认能量达不到。对策――潜能无限!

人人都拥有无限的潜能。每个人的学习都是由大脑主导的。大脑细胞的连接点越多,接触越良好,则传输信息的功能越强,人就越聪明。这种良性刺激可以出现新的连接。迄今为止,人类仅仅使用了大脑约5%的能量,还有大量的能量没有释放出来。如果学习好了,大脑灵活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水涨船高,相辅相成,就可以让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得到发挥。

智力因素方面

第一,误区――学习就是学习。对策――开发大脑金矿!

学习决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只听从学校和老师的安排,被动地接受。而要从跟着老师走,转变为“跟着感觉走”。感觉是最杰出的艺术。感觉是大脑调控时产生的某种意识。学习的最高中枢是大脑,使用大脑、开发大脑、激活潜能是学习的最高准则和境界。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为发挥大脑的能量而展开的过程。

第二,误区――博览群书,多多益善。对策――精品读书战略!

古人云:开卷有益。在古代,人们的资讯不甚发达,生活节奏相对缓慢。有书读就很不错了,所以开卷自然有益。现代人类资讯爆炸,又是另一番景象。我们要把精力和时间投放到最重要、最有用的地方。就要有选择地读书。学生时代,以教科书为主攻目标,而且要精选教材,不要一套教材没学好,又去学另一套,“贪多嚼不烂”。到了工作之后,基础知识已经相当牢固和雄厚之后,再放宽视野,扩大知识面,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第三,误区――学习痛苦不堪。对策――方法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是人们终身的行为,如果学得很痛苦,那是人世间最为悲惨的事情。如果那么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学者、教授等整天沉浸在悲惨中,他们能够终身为此乐此不疲吗?真正的学习是愉快的。关键是要学得得法、有成效、胜任愉快!如不能胜任,做任何事都是痛苦的。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学习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就要用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指导自己的行动,引起自己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不仅不会觉得苦,而且会觉得其乐无穷。

第四,误区――以学为主。对策――学?习?用!

学习通常被人们理解为学,这仅仅是学习三个步骤中的第一步。学习应该是一个学――习――用的完整过程。学而不习,等于没学;习而不用,等于没习。所以古人有:“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以致用”。通常人们所说的学用结合是很好的,问题是人们往往学大于用,真正有作为、有成就的人则一定是学用并举。实际上,学习的终极目的就在于运用。

第五,误区――自学成才。对策――“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习要以人为本,学习自身是一种个体化行为。但决不能形成封闭式特性,吸收的知识是群体智慧的产物,而且获得的知识也将运用于社会实践。学习的某种特定形式可能是个体化的,但并不意识着排他性。自学可以成才,但并不是普遍适用的规律。如果大多数人自学可以成才,那么就不需要办各级各类学校,也不需要各级各类教师。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校外学习者,都应该善于拜师求教,有教师指导比自己单独闷头苦学,效果自然大不一样。

第六,误区――文章有章,论文无文。对策――纵横皆文章,经纬总关情!

写文章犹如练武功,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则没有章法、不受框框限制。如果有章有法,那就不是创作出来的,而是“八股”式套出来的,绝对不会是上乘之作。创新是文章永恒的生命力。论文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有着严谨、缜密的规律,但并不是说论文就一定没有文采,写的干巴巴、晦涩难懂。当然,并不是说文章和论文可以漫无边际,它们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要在把握规律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对于学生和初学写作的人士,基本训练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基本功,依然不可忽视。

第七,误区――考试超常发挥。对策――胜出最是平常心!

考试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强化了的检验。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形成能力,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受到检验。考试是一种形式。所学的知识就是为了运用,也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使用的一种较为集中的形式。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任何大事业都是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任何大成果都是小成果积聚而成的,每天积累一点点,加起来就是大成果。掌握了知识,一次次检验成功,到头来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所以,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考试,看待知识经过一次又一次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知识时扎扎实实,认真做作业。

第八,误区――知识就是力量。对策――知识?智慧?能力!

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学习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自身谈不上什么力量,只有人们在大脑中加工知识,经过思维的升华,变成自己的智慧,进而通过自己的外化,成为能力,这时候才能产生力量。所以说,智慧才是力量。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此:学习决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而要变成自己的能力,才能超越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和发挥。

知识并不万能。知识不等于智力,自然也不等于力量。只有让知识转化成智力,才可以变成创造的力量。任何一位伟人,他们都是善于学习、善于超越、善于创新的天才。卓越的方法让他们成为时代的卓越伟人。没有这些方法创造的成就,他们又能怎样、又是什么呢?

第九,误区――成功=99%汗水+1%灵感。对策――成功金字塔=学习力+操作力+情商力!

学习力取决于良好的方法与策略的实施。没有优越的方法与策略的实施,便谈不上学习力。既要掌握适合于自己个体的优越的方法与策略,又要在具体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发挥。这一点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汗水太多,淹也把人淹死了。许多事情的成功,并不是靠灵感,没有灵感同样可以成功。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积极进取,而不能等待灵感的出现。

第十,误区――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对策――多象思维!

传统学习一味强调抽象与形象两种思维方式。因而对大脑的开掘受到严重限制。根据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研究表明,人类至少拥有七种智力,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思维能力,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用脑原则和方式,让人的大脑得到更好的发挥。关于创造思维、发散思维、立体思维等运用,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突破与完善。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这里所讲的非智力因素从五大魔障转变成五大优势兴奋中心,智力因素十大误区与十大对策中的内容许多我都知道,那好,就赶快行动吧,立即按照大家知道的去做。

道理非常简单:要成功,就要去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有的人极力贬低他,说谁都能做到,他拿出一只鸡蛋问大家谁能立住,无人能做,他把鸡蛋在桌子上一磕就立住了,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去做,边做边学,不能幻想,更不能妄想,好高鹜远,而要踏踏实实去做,完善自我,否则永远也不能实现,更不能成功。

(摘自《走出学习的误区》,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5月版,定价:16.00元。社址:北京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邮编:10003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