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注视电子屏幕上几幅建筑图片,有关与奥运相关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想,慢慢在脑际中浮现出来。建筑师如何看奥运?我想就从这里开始,谈点自己的实际感受吧!
那是一年多以前,2002年9月下旬的一天。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我们驱车来到该市一处生态博物馆参观。在馆前宽敞的广场上,我端详着这座建筑的独特外观及其相邻的整体环境,不禁顿生惊诧:这不是蒙特利尔体育中心吗?不错!眼前的这组气势不凡、个性鲜明并带有几分高技派风格的现代建筑,正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的举办场所――著名的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此前不止一次地在书刊上阅读、欣赏过这一建筑作品,所以留下较深印象。那么,怎么其中又冒出个“生态博物馆”呢?
20多年前建成的这座现代化的奥运体育中心,呈现典型的集中式布局。主体建筑是一座能容纳8万观众的体育场,其周围簇拥着自行车馆、游泳馆、小体育馆、练习馆、训练馆、田径场和停车场等设施。它们相得益彰,各得其所,总体上显得紧凑而灵活,可以高效能地满足奥运比赛要求。引人注目的是那座高达168m的体育场桅塔,它不但在结构功能上起着张拉锚固高强度钢索,悬吊体育场上空那个硕大的曲面穹顶等作用,而且在造型和构图上柔曲有致,凌空耸立,同其下方扁圆的碟形体育场等建筑形体,产生强烈对比及相互映照,成为整个建筑群中最富象征性和纪念性的奥运标志。而所谓的“蒙特利尔生态博物馆”,正是由其下方的重要建筑之一,即奥运自行车比赛馆改建而成。说是改建,其实只是“改装”,建筑外形依旧,但其内部空间已换新颜。惜日你追我赶、龙腾虎跃的偌大自行车赛场,经过精心改造,摇身一变,已经成了一个地地道道、名符其实的现代化生态博物馆了。
进入这座由体育场“变性”而来的生态博物馆内部,一个大尺度的空间模型赫然呈现眼前可以看出,整个展馆是利用原来自行车馆的大跨度圆形空间,沿着中心辐射方向巧妙进行功能组织。诸如“热带雨林”、“极地风光”、“海洋生物”、“动物世界”等一个个生态展区,通过在整体中被合理分隔出来的一块楔状空间,设置大厅,集散人流,并安排必要的辅助服务设施。故此,展区布局清晰有序,一气呵成,仿佛这原本就是一座得体合宜的生态博览建筑,而不是由一个大空间的奥运体育馆改建而成。
令人叹服的,还有这座“生态博物馆”的采光处理:所有各展区(厅)几乎全然依靠原有体育馆顶棚上一道道舒展的筒拱形天窗带,引进充足的自然光线,这就大大增强了各展区的明丽气氛和空间魅力,人们不时地看看眼前的场景展物,又情不自禁地透过天窗,仰望头顶上的蓝天白云。观众置身其间,兴趣盎然,既能接受多种多样的生态知识教育,又陶醉在一种别样的经过人工精心打造的大自然气氛中。
一个问题不期而至:所有这些,是说明这个“生态博物馆”的改建设计的成功,还是原有奥运“自行车比赛馆”建筑创作的杰出?显然,两者关系密切,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这里讲的是前者,其实首先值得肯定的应是后者,因为作为体育馆,它不但满足了一时的奥运比赛要求,而且还为后续的灵活改造提供了可能。它说明,一座奥运建筑的生命力,不但在于得益一时,而且要能应时而变,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需求,求得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对于像奥运会这样的工程项目,尤其应当如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蒙特利尔的一些奥运体育建筑在设计创作上是成功的,这对正在筹办中的北京2008奥运建设,仍然有借鉴价值。
所闻――蒙特利尔人的“噩梦”
然而,至此我们的话题才刚刚开始,问题是:建筑创作的成功是不是等同于整个奥运建设、奥运经济的成功?蒙特利尔奥运会,作为一段历史,恰恰以其自身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发人深省的回答。人们发现,一组高水平、高技术并在现代建筑史上留下光彩篇章的奥运建筑,一次高亏损、高负债并在现代奥运史上留下灰暗一页的奥运经济,在这里构成了强烈对比。
“一场临日持久的蒙特利尔纳税人的噩梦!”――人们有一句警示性话语对这次奥运会的负面效应作出了评价,它至少说明这是一届并不成功的奥运会。其不成功,还不在于同前届慕尼黑奥运会相比,由于某些国际纷争而导致参赛国家和运动员人数的锐减,也不是说这届奥运竞技水平及其成绩的不理想,当然更不是说这届奥运体育设施的不完善,而是基于一个众所周知的严酷历史事实:蒙特利尔奥运会造成了巨大的财政亏空和经济损失。这种亏空和损失到底有多大?说法纷纭,不一而足。有说是建筑费原计划28亿美元,实际却达58亿美元,超出了其两倍以上,至使这笔债务直到20世纪末才基本还清;有说这届奥运欠债24亿美元,人们讽刺其“为了短短15天(1976年7月17日至8月1日)的奥运,却增加了纳税人长达20年的负担”;还有说这次奥运的经济创伤,如果平均分摊到每个市民头上,竟负担万元以上加币的债务,据说仅市民住房租金就提高了50%,甚至直到我们访问该市时的2002年9月,其经济创伤仍未完全治愈。这些传闻,哪种可信,不足为凭,但蒙特利尔因奥运会而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然,它也给市民带来了长期的难以挥去的心理伤痕,在他们中颇有些谈“奥”色变的味道。总之,由于种种原因,诸如经济萧条、物价暴涨、工人罢工和经营不善等,才造成奥运建筑和运行费用的不断增加。至于建筑方面,据我国著名体育建筑专家梅季魁教授考证分析,由于体育场的巨大悬挑雨棚、巨型超高桅塔以及游泳馆、赛车场的庞大壳体屋盖等,均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装配结构,仅起重机吨位最高竟达180t,至使建设投资超过预算6倍。正如他指出:这组不同凡响的体育建筑,“既给蒙特利尔带来了骄傲,也给市民增加了没重负担”,从而“给大型运动会投下了浓重的阴影”。这种分析是中肯的,也是客观的。严峻的现实也使这组国际著名的奥运建筑蒙上一层阴影,尽管它在建筑艺术上是那么的杰出,那么的气势不凡,那么的令人难忘。
所想――“蒙特利尔现象”说明了什么
杰出的奥运建筑和奥运经济的失策,这是20世纪蒙特利尔奥运会所呈现的一种矛盾现象,可称之为“蒙特利尔现象”。它向人们诉说了什么呢?作为建筑师,我想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学观点看待奥运建筑及其创作,正确认识有关奥运场馆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用科学的“大局”观点看奥运建筑,正确认识场馆建设与奥运经济的相互关系。
“蒙特利尔现象”表明,在奥运场馆建设中,树立科学的建筑大局观、全局观,显得多么重要!人们固然不能把蒙特利尔奥运会捅下的经济纰漏都归罪于建筑,归罪于建筑师,但其所过度追求的建筑高标准、高技术及其所带来的高损耗等,无疑也是招至奥运经济失当的重要原因之一。诸如,是否有必要不加区别地将所有场馆予以集中设置和新建?是否应适当利用和改造城市原有体育设施中的一些可用部分?还有,各体育场馆虽采用集中设置,但在建筑标准上,是否可以根据其主次用途及服务性质的不同,加以灵活处置、区别对待?所有这类问题,如能科学决策、精打细算及处理得当,则有可能既节省建设投资,又能高水平地保证奥运比赛的成功进行。奥运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建筑师在整个奥运建设中所承担的技术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却关系到奥运全局,关系到整个奥运建设的成败,当然也关系到奥运经济的兴衰。奥运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随着“奥运产业”概念的提出和兴起,建筑师一旦介入奥运建设,就要有居高临下、统揽全局的胸怀,对其担负起应尽的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坐井观天,眼里只盯着自己心中那方“建筑艺术”、“建筑创作”的小天地,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是用科学的“求实”观点看奥运建筑,正确认识奥运理想和现实可能的关系。
这个问题,同如何看待奥运场馆建设的现代化问题有着密切关系。从历史上看,基于办好国际一流的成功奥运会,没有哪个奥运举办国不致力于那种高度现代化的场馆建设,但在现实进程中,又常常因为经济和社会等种种实际原因而捉襟见肘,乃至事与愿违。在这种情况下,要么严重滞后、阻碍了奥运建设的进程,要么虽然天随人愿,但却酿成经济恶果,带来严重的奥运后遗症。蒙特利尔自上世纪奥运会之后,经济一蹶不振,城市长期困顿不前,甚至不得不把“加拿大最大城市”的美名拱手让给多伦多。“蒙特利尔现象”告诉人们,在对待奥运现代化、高水平的建设问题上,一方面要努力创造、积极实施,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注意将其和本土性、现实性的具体条件相结合。在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它汲取了蒙特利尔奥运会的教训,在场馆建设中坚持理想与现实、需要与可能的结合,建设上节省投资,经济上有所赢利,而且以其讲求实效又隆重热烈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圆满、出色地完成了一届奥运任务,同样在现代奥运史上留下了美好的一页。
其三是用科学的“效益”观点看奥运建筑,正确认识奥运短效和建筑长效的关系。
这是蒙特利尔奥运场馆建设成功的一面。不消说其自行车馆改造所表现来的灵活性,而其主体育场的多功能、高频率使用亦非常可观。由于全方位大跨度顶盖的添加,这座建筑可用于田径、足球、橄榄球、棒球、冰球、摩托车、展览会、音乐会和集会等多项体育性和娱乐性公共活动。奥运是四年一度的盛大国际聚会,其规模、影响和投入之大,为世界任何公共活动场所难以相比,但从奥运开幕到其圣火熄灭,毕竟为时短暂。一个统计数字表明:各类奥运场馆建筑的长度使用效率,满打满算为100%,那么奥运或类似奥运那样的体育比赛,其所占的效益比率,充其量不过5%。重要的问题是这95%的长期效益如何发挥?显然,人们的目光不能只看到这个“5%”,而丢掉了那个“95%”。如果说,蒙特利尔奥运会在经济全局上的重大失策,给世人留下的是沉痛教训;那么,其场馆的灵活、长效的多功能使用,则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而且这也多少抵消了前者的负面影响。
(摘自《建筑师看奥林匹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版,定价:38?00元。社址: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