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十二强”收入调查
“一个只有20个人的电力企业,缴纳的企业年金你猜是多少?400万啊!”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一位审计师向记者讲述他2003年审计北京一家央企子公司的见闻时
“我跟他们员工说,你们光靠这个企业年金就够吃的了。”该审计师描述说,“那个员工私下告诉我,他们普通职工没那么多,越往上拿得越多……”
如果,这位连续多年参加央企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士,能看到2005年度中央企业财务统计年报,他或许会更加大吃一惊。
这份由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编制的统计年报,统计了国资委监管的169家央企全年的经营数据。
根据这份含括了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指标的统计报表,169家中央企业2005年度共获利6276.5亿元,而2003年度,中央企业利润刚刚才超过3000亿元。三年间,央企利润翻了一番。
年报显示,利润排名前40家企业,瓜分了6000多亿央企利润中的95%。其中有12家企业利润超过了100亿。这“十二豪门”囊括了央企总利润的78.8%。
“十二豪门”主要来自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煤炭、交通运输和电力系统,即传统的煤、电、油、运行业。
中石油集团继续保持其央“大佬”地位――以1756亿元的盈利拔得头筹。这个骄人的数据是在2004年度1288亿元利润的巨额基数之上,以高达46%的增长率获得的。
即便是国际油价上涨也没能改写中国石化企业光彩四射的报表。从中石化股份公司的年报来看,中石化四大事业部之一炼油事业部虽有35亿元的亏损,但勘探及开采事业部拿下了469亿元的利润,盈亏相抵,最终获得了551.8亿元的利润――当然,这个数字包含了政府给付的100亿元油价上涨补贴。
除了石油企业外,煤矿也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金矿。神华集团的利润总额增加了85%。这自然要归功于煤炭的涨价。
“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价格提高了30.8%,其中发电用煤价格也增长了30.9%。”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煤炭处的官员介绍说。
由此引发的是煤炭业的全行业狂欢――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显示,全年度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增长了78.8%。
“十二豪门”财大气粗的后面,是央企员工令人艳羡的收入。
中石油集团2005年度将675.8亿元用于人工成本,中国移动11.2万人花掉了136.7亿元的人工成本,人均12.36万(此处仍然用的是2004年度的数据)。
“十二豪门”人均人工成本,中位值在6万~7万之间。而该年度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东部省份是2.24万元,中部地区1.5万元不到。
“十二豪门”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
就人工成本增幅而论,中石油集团最为惹眼――同比增加22.2%,而它旗下的上市公司中石油股份,从2001年上市以来的五年,雇员酬金每年分别以12.3%、12.0%、14.4%、29.4%的速度在增长,到2005年这一成本已经翻了一倍。
据了解,中石油股份公司雇员酬金成本主要分两部分:工资及薪金和社会保障。以2005年支付的296.75亿元雇员成本为例,工资薪金部分占了193.5亿元,社会保障花去了103.24亿元。
人工成本“井喷”的不只是中石油一家。在全部169家央企中,人工成本同比增长超过30%的企业有23家。
“部分企业人工成本增长过快,在工资、福利及保险费用之外的其他人工成本有待于进一步控制。”国务院国资委对这份统计年报分析道。
一位央企人士一年前进入了一家总部在北京的中央企业。“当时就是冲着6000块钱/平米的住房补贴过去的。”2004年度,一些央企看到五大电力集团拿到了住房补贴,纷纷跟进。五大电力集团的房补是当初电力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国务院特批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经就中国国企负责人薪酬做过一个长达数百页的报告。报告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低职等薪酬不低”,隐性收入和职务消费已成为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中一个主要部分。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国企领导的职务消费额一般是其工资的一二十倍。
有人提出,垄断企业职工收入跟利润挂钩,而垄断企业的利润有多少是“天帮忙”,又有多少是“人努力”的结果?
与此相关的一个尖锐观点是,一些垄断企业占据了巨量的社会资源,维持的却是一份低效率。
以资产总量最多的国家电网公司为例,11115.4亿元的庞大体量,却只创造了143.9亿元的利润,人均利润只有1.1万元/人(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
截至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负债7344.7亿元,每年100多亿元的利润,在7000多亿元的债务面前,显得杯水车薪。
在这些数字后面是无数活生生的实例。国家电网公司在昆山一个火电厂,共有190名员工,而发电机组、功率一模一样的一家民营企业,只有32名员工,可那个国有厂的工资却比民企还高。
“福利腐败”众生相
据知情人士透露,电力系统普通正式职工的月薪大约在2000~5000元之间,而月奖金有的高达两万元。电力单位的职工享有许多非垄断行业无法与之相比而又不为外人所知的福利,在住房、入托、入学、就医、就业、购物等方面都充分表现出来。
中国北方某市电管局退休工人每月有3000多元退休工资,拥有两套住房。其中的两居室出租,三居室与儿子同住。在取消福利分房后,电管局又为其分了一套大三居,原因是电管局房子多,90多平米、价值100多万元的房子只交了1万多元就拿到了房产证,而同时退休的某小学校长至今四世同堂住小两居室,每月工资仅1000余元。
该电管局职工的子女甚至孙子女入托、入学免交赞助费,而指定的幼儿园和小学是当地最好的,别人的孩子拿着4万元托人排队都很难进去,而电管局的职工子女有多少收多少,最后由电管局统一交赞助费。
有人透露,家庭成员中只要有人在电管局,全家看病都报销,如子女、孙子女、配偶、兄弟姐妹、亲家。总之,七姑八姨无论什么病无论花多少钱,发票上只要写电管局那一个人的名字,到电管局马上就100%报销。
该电管局职工不论在职还是退休的,每月每人发1000余元食品券,在附近指定的超市可以任意购买商品。因为电管局招聘优先照顾本单位职工家属,一家几人或全家都在电管局工作的非常多,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基本不需要花钱了。另外,逢年过节巧立名目发钱发物,价值2000~3000元。
这就是中国北方某市电管局一个普通退休职工真实的“幸福”生活。
所谓“福利腐败”,是指一些垄断性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名义下形成的行业腐败现象。
全国政协委员温克刚通过媒体怒斥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行为:“前些日子去医院看病,发现有些人不用挂号就直接找大夫看病开药。后来有人告诉我,那些人是医院的职工,本院职工看病免挂号费是惯例,是理所当然的福利。”温克刚指出,垄断行业灰色“福利腐败”横行已是普遍现象,在医院、电力、燃气、电信、公交、供水、铁路、民航、有线电视等垄断性行业内由来已久,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却无可奈何。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行规”:本校教职工的孩子如果在本校读书,都在录取分数上享受低分录取的照顾,而且不用交高昂的择校费,这种“福利”甚至延伸到大学阶段。收取择校费的学校,基本上将这些违规收取的钱作为奖金向教职工发放。
国内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这样的职工“福利”:每位在职普通职工每年可以享受两张甚至两张以上的免费飞机票。有人估算过,仅此福利按市场价就可以大致折合成人民币4000元。
各大银行最大、最普遍的“福利”是把单位自行开发建设的商品房,用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内部价向职工出售,在一些大城市,这个售价甚至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线。在一些地方,银行内部职工特别是管理层,在贷款买房时,享受利息全免或者低息的福利。
公交职工及家属免费坐车还只是“小菜一碟”;电力系统职工每年可享受几十到几百度不等的免费“福利电”;电信职工装电话、打电话都不用付钱;邮局的人寄信不贴邮资;供电局的职工敞开用电;铁路、民航的职工坐上十万八千里亮亮工作证也不用付一分钱;煤气公司职员家里的煤气管道不用安装煤气表敞开用,有的冬天还用煤气取暖,多的一个月能用1000多立方米气,即使一些花钱的服务,本系统职工也可享受内部价,与非系统内消费者存在巨大差距。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湖北省襄樊市拥有绝对垄断地位的两座桥,13年间共收取10个亿的过桥费。然而,13年后当初修建其中一座桥的6000万元贷款仍然没有还完,而经营者的福利待遇却居高不下。
全国政协委员方廷钰说:“这里有一个荒谬的事实:‘亏损’的垄断企业员工拿着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工资,还享受种种福利。”
全国政协委员宋绍华指出,一些垄断性行业尽管天天喊穷,但是种种内部福利却雷打不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邮政业。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05年我国邮政业经济运行指标》显示,邮政业2005年亏损3.98亿元,尽管亏损,职工的平均待遇却比不亏损的企业高,福利比不亏损的企业好。这就是垄断性行业,反正亏了都算在国家头上,但员工的福利却是自己的,半点马虎不得。
(摘自《2007中国经济年报》,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定价: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