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中国的古训,在历史的潮流中,有不少直言敢谏的良臣义士为这句话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敢说,不怕忠言逆耳。但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却不一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王位,秦国看到赵国正在新旧交替之际,派遣兵将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当时主持政务的赵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提出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赵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公开对左右近臣说:“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往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请求见太后,太后猜测他是来劝自己答应让儿子当人质的,于是气冲冲地等着他。但触龙见了赵太后,只是拉家常,说些衣食住行的事,然后提出一要求:想给自己十五岁的小儿子走个后门,让他到皇宫里当差。
赵太后笑他过于溺爱小儿子,触龙点头说是,而且自认为比太后还要疼爱自己的孩子,并说太后最疼爱的是自己的女儿燕后,而不是长安君。太后辩解说最疼爱的是长安君,触龙举例说燕后出嫁的时候,虽然赵太后依依不舍,但是女儿出嫁后,却一直担心女儿被赶回来,这是为女儿的将来做打算,希望她的子孙能够世代做国君。
赵太后觉得触龙说得很对,触龙又对赵太后说:“当父母的疼爱子女,就一定要为自己做长远打算,现在长安君于国家社稷没有功劳,将来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赵太后爽快地答应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去了,赵国的围也就解了。
从触龙劝解赵太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劝解他人改变主意的方法:首先,要审时度势,曲径通幽。赵太后不愿让儿子去做人质,大臣们竭力劝解,但都没什么功效,甚至于让太后震怒,这些大臣的忠心可鉴,但是方法欠妥。
触龙就没有顶着风头直言面谏,而是看准时机,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先从关心孩子的话题入手,让太后准备好的满腔怒火消失殆尽,然后再旁敲侧击,通过历代王侯因为没有功劳难以坐稳江山为例,使之幡然悔悟,明白了怎样才是疼爱孩子的道理,高兴地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我们劝说他人接受正确的意见,也要注意对方的态度如何,如果对方能够爽快地接受你的意见,那就直言不讳,如果对方在气头上,一时无法说通,可以等他的火气消了再说,如果事情紧急,必须要马上说的话,就要像触龙那样,先看好时机,再通过巧妙而曲折的侧面劝说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触龙劝说赵太后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是:劝说他人接受正确的意见的时候,要拉近关系,如话家常。触龙见了赵太后,先说身体保健的问题,再说养育儿女的问题,这么一番绕弯,让赵太后紧绷的弦儿松懈下来,使赵太后感觉是在和一个老朋友拉家常。这样一来,赵太后对触龙的抵触情绪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对方认可了你,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意见了,所以,我们在劝说别人接受正确的意见的时候,不妨先从对方的感受出发,让对方觉得你确实是在为他着想,这样再进入正题就比较容易。
触龙劝说赵太后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是:劝说他人接受正确的意见的时候,要讲究策略,促其自省。触龙说赵太后爱女儿胜过爱儿子,他这是故意给赵太后设圈套,天下的人都知道赵太后爱儿子胜过爱女儿,不然也不会闹出让长安君当人质的事情来,赵太后一旦反驳,就落入了触龙的圈套――爱儿子,就应该为他做长远打算,不让他出去做人质,将来怎么在国家立足呢?触龙高超的说服技巧,最终让赵太后自己醒悟,达到了我们常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接受他人批评的人并不少,但是由于批评或建议者的方式方法不对,导致批评建议不被接受、甚至反目成仇的例子也并不鲜见,中国古代讲究“文死谏、武死战”,为了辩论一件事的是非曲直,往往会导致一批人身首异处。我们说这些忠臣良将的精神是可嘉的,但是他们的方法却未必可取,因为劝谏的目的是让对方听从我们的意见,而不是丢掉我们的性命,而且,文臣死谏后,皇帝往往不会改弦更张,那活生生的性命就丢得太可惜了。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劝阻对方,除了避免即将出现的损失和破坏外,还希望能够加深两个人之间的友情。
我们常说:“正因为是朋友我才这样劝你,要是其他人,我才懒得管呢!”可是,如果我们的方法方式不对,我们不但阻止不了错误后果的产生,连朋友也做不成了。这样就太得不偿失了。
所以,当我们决定给他人进“忠言”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对方当时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设计好劝说对方的策略,采取能接受的“批评”方式,使对方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意见,并且对你心存一份感激,这就是忠言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劝说他人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劝说的时机和对方性格情感的变化,及时调整劝说的策略,让对方潜移默化地接受你的意见,这样,“忠言”就不再“逆耳”了。
(读者美鸣摘自《人脉就是命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版,定价: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