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苗家生、毕玉才二位老师的一封信
王逸吟 

  苗老师、毕老师:

  你们好!

  沈阳一别,不知二位老师身体好吗?现在应该没有那么忙了吧?

  回想刚刚过去的2007年,我踏入报社大门不久,就在人事部和记者部领导的安排下,来到辽宁记者站,跟随两位老师在采编一线锻炼。过去的半年,能够和两位优秀的老师一起工作、生活,既是一种缘分,也是我的幸运。

  还记得刚到辽宁站不久,毕老师就开车带我出门采访,鞍山、辽阳、铁岭……两天跑了800公里,回沈阳的途中车都跑坏了。

  在铁岭农村,我跟着毕老师,一起采访了在那里搞科技支农的中科院专家和靠科技致富的农民兄弟。大家围坐在炕头上,一边吃水果一边聊天。您丝毫没有大记者的架子,三言两语就让朴实的乡亲们打开了话匣子,争先恐后地讲起了以前生活的困难、专家支农的艰辛以及现在生活的可喜变化。随后,咱们又爬上山丘,查看那些正在生长中的含富苹果、南果梨……对我这个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来说,走进农村的感觉是那么真实,心情是那么舒畅。这次采访的经历让我难以忘怀。毕老师,您已经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作为一个光明日报的记者,应该怎样和人打交道,怎样开展工作。

  记得2007年8月中旬的一天,咱们正要和其他中央媒体的记者一起去辽阳采访。面包车刚刚启动,您就接到了记者部的电话:为配合即将到来的抗战纪念日,报社要求采写一篇关于抚顺战犯管理所历史与现状的文章,准备发在《观察与探索》版上,要求当晚交稿。时间紧急,您马上打电话采访战犯管理所负责人,边听边记,并和对方约好,随后把更详细的材料发过来。当采访团回到宾馆的时候,辽阳市委书记约您去谈事情,这个任务就落在我这个新手肩上了。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我经不住身边几位同行的劝说,就和他们一起去吃晚饭了。心想,吃过饭再写稿也来得及。

  当我吃完了饭,准备回房间写稿的时候,您回来了。一看到我就问:"稿子写得怎么样了?"我很轻松地回答:"刚才去吃饭了,还没写呢。"您的脸色一下就变了,大声地说:"谁让你去吃饭了?赶快写稿!"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回到房间,打开电脑,开始整理材料……就这样,我和您一起,一边看材料,一边组织语言,一边修改,忙到晚上9点多,才把文章完成了。后来这篇文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其他媒体广为转载。

  事后您对我说,只要是报社要求写的稿子,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此时我才意识到,记者工作有时候就像打仗一样,来不得半点含糊。一个优秀的记者,应始终保持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随时做好准备。

  半年的记者站生活,值得书写的事情数不胜数,两位老师对我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更令我感动。我是一个南方人,第一次来到陌生的东北,有时会萌生出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两位老师总是告诉我,不要难过,别想家;凡是有出差采访的机会,老师们都尽量安排我去,让我在辽沈大地上寻找新鲜感。

  我还记得中秋节那天,做事细致的苗老师专门为我准备了一盒好利来月饼;怕我一个人过节觉得寂寞,毕老师又带着我和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驻辽媒体记者站的年轻人一起去吃饭、唱歌。说实话,两位老师待我就像对待自己家里人一样。你们对我的好,我都会记在心里。

  如果要总结的话,半年的辽宁之行使我收获了具体的采编经验,结交了不少朋友,更从两位老师那里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苗老师,您是上海人,大学毕业就来到辽宁,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您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个岗位,现在退休了依然在发光发热。您这30多年的执着和坚守,足以让我肃然起敬。毕老师,我们是校友,您从来不端架子,特别大度,特别平易近人,可平静之中自有一股深沉的力量。您经常对我说,要把我作为北大学生的"优点"都打掉,在我听来确实振聋发聩。

  在新的一年里,祝愿两位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期待与你们再相聚!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学生

  2008年1月13日

  (作者为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记者)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