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背后的故事
肖一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我已经进入报社快两年了。去年下雪的时候仿佛就在眼前,而今北京的天空又在飞舞着雪花,快过年了。一年又要过去,回顾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点滴,尽管有些平凡,有些稚嫩,但也有着一些有趣而难忘的回忆。

  这一年,最难忘的是有幸参加十七大报道,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过得特别难忘,特别充实。记得那时每天都要查资料、联系采访对象、电话采访到十一二点才回家。由于我是不上会记者,没有上会记者证,采访很难,但我想最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主动积极。我比较关注文化领域的代表,之前的于魁智代表、杨凤一代表也都辗转电话采访到了。但是采访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对我还是很有难度。当时,文化部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我想了好半天,终于想起之前采访过中演集团的老总张宇,他应该有孙部长秘书的电话吧。晚上九点多,拨通张宇的电话,他很爽快,马上给了秘书手机。秘书答应马上联系,过了一会回复说由于一些其他原因孙部长不愿接受采访。我则反复游说,他则答应第二天回话,那天回去都十二点多了。第二天中午秘书打来电话,说孙部长同意了,让我明早九点到国谊宾馆几号房间。

  之后才是最艰难的事,就是联系宾馆新闻组、警卫组。与大会总新闻组联系,对方答复说即使采访对象同意也必须经大会警卫组同意,说没有证可以让采访对象到梅地亚新闻中心去谈等等。那天下午我电话打了好多个,不断想着,再多坚持一下吧。

  最后对方终于同意,说明天带着证件到门口再说。第二天能不能采访仍是结果未卜。第二天8点我提前到了宾馆门口,几经交涉,终于在孙部长秘书的帮助下办理了手续。到了房间,孙部长已经在等我了。他人非常和善,起身倒水给我。我们谈了好半天,谈起他和光明日报的交往,也谈起他对文化发展繁荣的看法,其中有很多精彩的观点,他谈到,真正的进步远不是物质上的,不是高楼大厦、城市建设,更重要的是普通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心态在提升、在进步,这是逐渐融入于现代中国人的气质和血液之中的……而最后出来的稿子,是经他审定我认为比较概括的、较为全面的论述。《更自觉更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访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代表》10月19日在3版头条刊登,20日还被中国文化报头版头条全文转载。孙部长给我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这篇报道也被评为报社好稿。而我则要特别感谢编辑组、特刊组的多位老师对稿件的精心编辑,我从中学到很多。

  还记得,一次部门让我去报道侯耀文追思会,我想曲艺界的人我都不熟悉,怎么办,于是我早早地来到会场,先按照座位号一一记了几遍,进来一个人我就赶快对号认人,以便他们发言时我知道什么人什么身份。在追思会上我可忙了,简直一直没坐下,我没有坐在他们安排记者就坐的后排位置,拿着小相机装作摄影记者就冲到了前面。当时我站的位置离主持人姜昆比较近,但是离侯耀文的哥哥侯耀华比较远,我想这个时候最应该观察的是他的亲人同时也是知名艺人的侯耀华,就赶快穿过摄像跑到离侯耀华最近的位置,他带着墨镜,面无表情,消瘦许多。一直认为细节是新闻特别是人物报道的十分重要的部分,所以我一直专心观察,终于发现在播放侯耀文生平的电视短片时,大家都在凝神观看,但是侯耀华却是一直低垂着头,一手扶着椅子把手,一手握着拳头,一动不动,神情凄然,从短片开始到结束,他始终没有抬起头看影像中的弟弟,失落的脸上写满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悔恨。

  追思会从两点一直开到近六点,而我是眼手耳并用,笔记本上记满了他们的发言和自己观察到的细节。一出会场,才觉得又饿又累。匆匆吃了饭赶紧回去发当日稿。第二天稿件得到了表扬,也被评为好稿。被肯定后,自己更注意平日加强观察了。

  还有采访廖静文、郎朗、卡雷拉斯……采访每一个人、每一篇稿件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想报社的老师和同事有着更多精彩和难忘的故事。虽然有些辛苦,有些波折,但生活正因这些经历而不平淡,在平凡的岁月中,这些点滴在回忆中熠熠闪光。我要感谢记者这个职业和报社的良好平台,让我有了种种经历和不断突破。

  这一年的采访报道中尤其是在参与重大报道中,我感到自己与老同志相比,还有很多差距,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今后自己仍要用心努力地做事,积极主动地生活。在此我要感谢多位老师和同事的指导、帮助和关心。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心和浓浓的爱,他们的支持和关爱一直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作者为光明日报文艺部记者)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