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候了,又到了"盘点"一年工作的时候了。此时,"盘点"一下自己,搞清自己的"家底",反省自己的失误,找出自己的不足,更有利于今后的工作。
2007年,对我来说,难忘的事不少:有三篇作品分获"关注森林奖"一、二、三等奖,在本报、在宁夏个人获奖都是最多的;在全国防沙治沙大会上,我的相关报道被大会重点介绍;作为中央驻宁新闻单位的唯一人选,当选为新一届宁夏政协委员;入选"塞上英才"栏目,被当地媒体突出宣传……遗憾的事也不少:没有采写几篇影响广泛的新闻作品,却有不少平庸之作;《银川赋》折腾了三稿,修改多次,仍未用出;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候选人,又在"差额"选举时与十七大擦肩而过……
在这一年中,代表本报获奖者在中宣部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言,是我记忆较深的经历,这也是我第四次走上中宣部会议的发言席。
第一次在中宣部召开的大会上发言,是在2002年7月。那是我参加中宣部组织的"'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活动结束之后。那次,我被任命为采访团的副团长,在陕西、河南、宁夏进行了历时20多天的采访。对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中央有关部门和首都各大新闻单位都十分重视。中宣部事先召开了动员大会,而总结大会则是由刘云山同志亲自主持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时任本报总编辑的袁志发同志和许多参与采访活动的记者都参加了大会。大会共安排6家新闻单位的代表发言,其中4位是这些单位的部门负责人,而我是以普通记者的身份走上发言席的。那次,本报有20位记者参加了采访活动,报社也有人专门负责此事。我作为一名普通驻站记者,有机会在大会上发言,感到很荣幸、也很不安。
接到报社通知,我立即准备发言稿。在到京之前,就将发言稿传回报社请领导审阅。会后,《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报刊都摘要刊发了我的发言,有的还配发了我的照片。《中国新闻出版报》的整版述评,不仅在文中大段引用了我的发言,而且以我的发言作为全篇总结。
第二次在中宣部会议上发言,是在2005年3月。这次,中宣部组织了有中央12家新闻单位参加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其规模超过了中宣部此前组织的两次"'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活动。完全出乎预料的是,我这次竟被任命为第五组(陕、甘、宁、青、新、内蒙古)组长。我当即提出:由我担任组长不合适。为此,我再三推辞。最后,见实在推辞不掉,我才仓促上阵。在主持分组讨论之后,我又代表全组近20位记者做了大会发言。这次发言很简单,没有形成文字。
第三次发言,是在2006年2月下旬。当时我正在北京参加报社的会议。就在会议即将结束、第二天就要踏上归程(返程票已买好)的时候,记者部负责人通知我到天林总编辑的办公室去,有紧要的事。原来,报社根据中宣部的通知,要我在三天后召开的会议上发言。我深知,这个发言十分重要:在那么重要的场合,我的发言不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报社。但是,一个普通记者的身份,又不能以不恰当的口气讲话。为此,我请天林总编辑做指示。天林总编辑又请来景瑞、惠生、东平、德润等编委会领导一起帮我出主意。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完并改好一篇重要的发言稿,诚非易事。幸好,在主题宣传告一段落时,我曾应报社编辑部要求写过一篇综述性文章《见证科学发展的实践与创造》。另外,我还给本报《新闻研究》写过一篇采访总结《参加"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采访活动"回眸》。有了这两篇东西垫底,我的发言稿写起来就相对轻松了一些。天林、景瑞同志肯定了我的发言稿,还非常认真地进行了修改。我就是带着这篇领导们修改过的、题为《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的发言稿,走上发言席的。按中宣部安排,6位发言者中有4位是中央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只有两位是普通记者。没想到,在我发言之后,中宣部有关领导同志竟用很长的时间对我及我的发言给予表扬。这位领导还当场向赵德润副总编辑询问了我的有关情况,提出建议。他在会后,又专门找到我,让我留下发言稿,准备推荐给有关新闻业务刊物。这些都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第四次发言,是2007年6月13日。中宣部在京召开了"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主题宣传总结表彰会。这是我第一次以获奖者的身份,在中宣部领导、首都新闻单位领导和许多优秀记者的面前介绍采访体会。这次,光明日报有两篇稿件获得一等奖、6篇获得二等奖。很荣幸,我那篇凝聚着编辑部许多同志心血的述评《"用完就扔":不该成为时尚》,得到编辑部的厚爱,由报社推荐并最终被中宣部评为一等奖。至此,我先后就有4篇稿件在中宣部同一主题的宣传中获奖,我也因此成为其中获奖最多的记者之一。这样,我就成为本次大会的6位发言者之一。我的发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再次得到中宣部有关领导的肯定,将收入中宣部编辑的图书中。有关领导在大会上特别提到我,并称今后更要注意选派有经验的记者参加这类重要采访活动,要相对固定一些人选。
应该说,我的几次发言,都不完全代表自己;我的发言稿,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着报社许多领导同志的心血。如果说受到一点好评的话,那也要归功于报社的培养、支持和厚爱。作为一名在光明日报社效力20多年的老记者,我虽有为这张报纸增光添彩的愿望,但由于水平、能力有限,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也正是我经常惶恐不安的一个原因。
(作者为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