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栏目的诞生
汪大勇 靳晓燕 

都让我们感动

  2008年上班第一天,接到了杜祥琬院士打来的电话,很亲切的电话。

  2007年"母校礼赞"的最后一期,发表的就是杜祥琬院士的文章《回忆开封高中》。

  常常有这样的电话,不管是鼓励还是建议,都让我们感动。

  一个栏目的创办,对一张报纸来说或许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对每一位亲历者来说,却是不平常的。那里,曾留下了太多的热情和心血。

  还是在2007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教育部、策划部联手在一版推出新栏目"母校礼赞"。这个栏目是在中央领导同志关心支持下、由天林总编辑策划,旨在展示与时俱进、生动活泼、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在全社会倡导爱国爱校、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是本报献给广大中小学的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栏目从9月3日起刊发《会宁一中赞》,此后相继发表了王大中的《南开育我 我爱南开》、龚克的《难忘景山情》、肖复兴的《智、仁、勇:汇文的精神和追求》、冯端的《草桥,我梦想起航的地方》、谢晋的《难忘春晖哺育情》、季羡林的《回忆济南一中》、徐城北的《注重文史精神的北京三中》、资中筠的《耀华,我启蒙的摇篮》、钱伟长的《在苏州中学求学的日子》、钱学森的《北京师大附中六年》、雷抒雁的《我的小学》等20多篇大家、名家回忆学生时代,讲述学校品格、精神的文章。这些文章清新、质朴,饶有情趣,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他们的作品,在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和良好效果。

  栏目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及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

  大庆读者王树军说,"母校礼赞"是感恩的抒怀,是回报的表白,是心灵的倾诉,是真爱的风采,彰显人性人情之光。

  甘肃天水苗恒说,我不是名人,母校也不是名校,却非常喜欢这个栏目,读了十几篇,感觉非常好。

  还有很多读者积极参与进来,寄来他们的文章。他们的热情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重文化品味

  高起点、高品味是这个栏目的突出特色。编委会对栏目高度重视。在栏目创办之初,天林总编辑就对栏目的组稿和文章写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强调文章要写出作者对母校的感情,体现学校随时代成长、变迁。有点、有片段,但不能只停留在点和片段上,要有感受,有认识。可讲个人、个体,但目的在于讲学校的品质,讲学校的校风、精神。

  天林总编辑、春林副总编辑还多次在稿样上评注,指导我们把握好栏目的原则与方向。可以说,"母校礼赞"是在报社的领导关怀下,沿循着光明日报的办报风格,即注重文化品味这个路子坚持走下来了。

  邀请名家、大家为栏目撰写稿件,这是体现栏目高层次、高质量、高品位的保证。

  我们力求从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中选出风格各异的作品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展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学校。

  也正因为是大家、名家之经历,所以从他们深情的叙述中我们能够自觉地感受学校曾经的厚重底蕴、教学风格、一贯的精神。这些文章感染读者的不单是语言,是内在的感情,永生永世不能忘怀的对母校的真挚感情。是平淡,有幽默;是回忆,有力量。可以说,这些文章,是一些钩沉杂忆,更是一种文化的积累和提升。这个栏目,实际上也是在告诉大家,尊重学校的历史,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这也许就是"母校礼赞"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缘由。

展名校品格

  以往,大家谈起一个人,往往注重的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其实,影响他成长的不仅是大学阶段,中学阶段、小学阶段同样是很重要的。这一点,现在可能被人忽略了。

  在某种意义上,"母校礼赞"打开了一扇窗,让人们看到了一所所好的中学。这不仅仅是名声在外的一种印象,更多的是一种写实。

  南开中学、景山学校、汇文中学、苏州一中、春晖中学、济南一中、北京三中、耀华中学、苏州中学、北师大附中……这些知名学校在大家的笔下,以可近、可感的姿态让读者认识了,了解了。

  在这些鲜活的回忆中,我们看到的,是老师的独有的教学特点;是师生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是有趣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学校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趣味、精神、气质的养成;是学校积淀多年的品格、校风和精神。

  他们的述说,再次把读者带回到几十年前,甚至更久远的年代,让人们生动形象地了解一段段校园往事。也许,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去搜集、整理这样的工作。这对学校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历史财富;对本报而言,是弘扬中华文化的积极举措。这也让我们感到,我们工作的意义。部门人手虽少,但有编委会的高度重视和报社各部门同仁的,特别是策划部、总编室鼎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把"母校礼赞"办成名牌栏目,搭建好这个弘扬中华文化的平台,为进一步提升本报的文化品位贡献我们的力量。

  (作者分别为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编辑)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