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华 1963年出生,大学学历,研究生结业。上世纪90年代末调到光明日报,在甘肃记者站任主任记者。2001年至2004年受派遣援藏,先后任西藏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现为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发行部副主任。
2003年底的一天,我因加班,很晚赶到西藏日报社斜对面一家新疆面馆吃饭。刚落座,便听到隔壁桌上一位南方口音的男士打手机,内容好像与援藏有关,我顿生一种亲切感。等他关机,便迫不及待地和他聊了起来,原来他也是援藏干部,在那曲工作。后来知道,他叫金中一,浙江援藏干部,是那曲县城建局局长。
话题自然落到那曲,谈那曲的气候,谈那曲的人文,谈那曲的工作。一碗面吃完,言犹未尽,我们相约第二日晚再见面。就在这次饭桌上,他给我透露了一个信息:辽宁一位援藏干部到藏不到2年,四川体检发现毛病,没多久就去世了。他说,这种病在内地可以延缓几年,在西藏就不行了。他告诉我,那曲近年来死亡的干部比率很高。
何至是那曲呀!我所供职的西藏日报,一年多时间,先后有4位年轻同志因高原病丧失生命。其中一位同志在内地休完假,回到拉萨的当天……
我彻夜难眠。想到进藏前许多朋友对西藏的顾虑,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多保重!”“恐高”心态,可见一斑。到藏后才知,藏北(那曲、阿里)情况更为恶劣。我当时在西藏日报记者部任职,分管记者站。第一次见到那曲记者站两位年轻的记者,觉得特像谢顶的“老头儿”。但他们都才20多岁,三、四年前从西藏民院毕业分配到那曲驻站。两位小伙都是内地人,由于那曲条件太艰苦,因此他们当时都未成家。尽管经过我的努力,后来二人都已调回拉萨,但那曲不仅给我,恐怕也给他们留下了永久的“印象”。
隔天,我给后来到那曲驻站的段智民(山东人,西南政法毕业)打了电话,让他到组织人事部门和卫生部门了解一下那曲干部健康状况和其他相关情况。不到两天,他就给我传来一份资料,这份资料让我触目惊心:从1996年到2001年,该地区在职干部死亡人数达185人,占全地区2001年干部总数的3.03%,其中仅2001年全地区就有15名干部死亡,平均年龄35岁;2002年以来,因病死亡的干部共有30人,平均年龄才44岁。
我决定到那曲,一来看望记者站的两位小同志,二来做点深入采访,我总感到应该说点什么,写点什么。
终于到了那曲。冬日的那曲,见不到想象中的三尺积雪。只有狂风裹卷着沙石,吹得你睁不开眼睛。按预定时间我们晚到了一个小时,小段二人还在寒风中等待。我们下车时,看到他们红扑扑的脸面和饱受寒风缺氧表现出的疲惫,不禁眼圈一红。到了记者站,才发现所谓的“记者站”原来是土坯围成的两间简陋屋子,办公兼宿舍。我们进屋时,牛粪炉子正烧得火旺。小段看出了我的纳闷,他笑着说,在那曲,这条件还是好的!
我们住到“条件最好”的那曲饭店,刚到院内,看见几个服务员正用棉被包裹几棵小树。我开玩笑说,那曲的树看来比人还贵重了?司机老刁师傅是个老西藏,他告诉我,这儿的树可真比人娇贵!就你看见的这几棵小树,少说有十几年了!高寒缺氧,树根本无法生长。20多年前,那曲有单位曾公开悬赏,谁种活一棵树,奖励5万元。也有持之以恒者,可几年下来仍然没有种活一棵树。
这就是真实的那曲。
当晚难以休息:胸闷憋气,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头疼欲裂,吸氧也无济于事。昏沉沉中我打开台灯,斜躺在床上发愣,想着什么自己也不知道。
连续两天,我们走访了几个部门负责人和一些基层干部,他们谈得都很激动。我们了解到,那曲病故干部中,有的是单位领导,有的是业务骨干。2002年,那曲地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因突发脑溢血离开人世,年仅44岁;经贸委一位刚就业的大学生因高原性肺水肿而过早离开人世,年仅24岁……一幅幅画面,使我的心情格外沉重。
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变,而险恶的自然环境却无法改变。那曲地区被称为“高原上的高原”、“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近40%的县(区)海拔在4800米以上,个别县的乡、村所在地海拔在5000米以上。据有关资料称:海拔3500~4000米之间为“相对生命禁区”,意为从平原地区入住此间的人们从人体生理、生化角度审查,是“永远不能完全适应,但会越来越适应(当地缺氧环境)”;海拔4000米以上为“绝对生命禁区”,即从平原地区入住此间的人们永远不能适应。在“绝对生命禁区”里,即使是世代在此生活的当地人也会有大部分人患“高原病”。
在海拔4500米的那曲镇,大气压为440.55毫米汞柱,仅为海平面的57.97%,氧分压同样是海平面的57.97%。换句话说,在这里呼吸同样体积的空气,只能得到海平面处不足58%的氧气。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氧分压也跟着降低。根据科学地推算,海拔每升高100米,大气压就下降5.9毫米汞柱,氧分压也随之下降1.2毫米汞柱。由于氧分压的下降,空气中含氧量减少,导致人体肺泡和动脉氧分压也随之下降,引起人体缺氧。不论是汉族干部还是其他内地进藏干部以及本民族长期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干部,其身体机能始终不能完全适应高原气候。这是造成各种缺氧性疾病的根本原因。那曲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度到1度,全年最低气温零下40度,冰冻期200天以上,昼夜温差最大可达40度;全年七级大风日150天以上,常年可见飞沙走石。气温对人体的影响不仅是外界恒定空气温度的高低,而更重要的是气温的剧烈变化。当气温发生急剧变化时,人的身体不能立即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导致疾病发生或使病情加重。这里肺部及呼吸道等疾病、急性心肌病、高原性心脏病和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比较普遍。
由于空气中含氧量少,加之高原寒冷,长期在这里工作,导致人生存需要的能量比其他地方多出数倍。因为缺氧和寒冷致使身体肌能发生各种病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和治疗,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用生命作为代价!
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高原气候致使那曲的干部职工在同等条件下,病情很难得到控制。那曲地区双湖特别区等唐古拉山一线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干部,发病率为100%。有些干部还有两种以上的高原性疾病。据当地卫生部门介绍,在那曲地区工作的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死亡率也越高。许多在那曲等高海拔地区长期工作的汉族干部,退休后回内地不久就离开人世,过不了“三年关”。
不论是当地藏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还有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为了这块土地,为了祖国边疆稳定,在“生命的禁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只因有了他们,才使这块土地在恶境中凸显着顽强和伟大,才使它焕发着不屈和活力;也只因有了他们,才显得“高原屋脊”的珍贵和神圣……。我们不应忘记他们!我们更应向仍在这块土地上拼搏奋斗的人们致意,党和国家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写了一份内参:《记者呼吁:切实关心高海拔地区干部的身心健康》,不日就在光明日报《情况反映》刊登,呈报中央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但我永远也做不到我想做的事。
光明日报一位领导打电话给我,看了内参很难过,希望我一定要“多保重”!我的眼眶突然一热,一行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