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仁
1935年2月13日出生在福州市的一个裁缝工人家里。先后在沙县、福州求学,曾就读福州一中。1949年10月参加革命,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从事新闻工作。曾任闽侯县委机要秘书、闽侯三区区委组织委员、《闽侯人民报》中心组副组长等职务。1960年4月,福建省委党校新闻理论班毕业(大专学历),担任闽侯专区报《闽侯报》农业组组长、经济组组长、编委等职务。1964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向全国招收五十名学员时报考并被录取,后因人大师生下乡参加农村社教而缓办,保留学籍一年。同年9月调任上海解放日报记者,在福建、上海等地采访。1972年6月调福州工作。1978年8月调光明日报福建省记者站工作,先后任记者、主任记者、副站长、站长等职。1994年11月享受副局级待遇。
从1978年10月至1997年在福建各地采访,被光明日报刊用新闻、通讯、内参等稿件1090篇,其中刊用一版头条新闻20篇,1992年11月6日一版头条位置发表的《石狮转变政府职能与企业建立新关系》,获福建省迎国庆,迎十四大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
一
地处闽中山区的尤溪县,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苍松翠滴,珍稀古树,枝繁干秀,古有“翠帷”之称,今有“林海”之誉。沈溪绕城而过,流向下游,与闽江汇合,江水滔滔不绝地奔向台湾海峡。
1987年3月下旬,我乘长途汽车,盘旋于高山峻岭上,穿过闽侯、闽清、尤溪等县山区,到达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县城。
来之前,根据尤溪县曾经是全国勤俭办学先进县的线索,拟从勤工俭学角度采访新闻,然而跑了许多乡镇,未找到这方面有价值的报道线索。
正当为未找到理想报道线索而苦恼耐,我看到县招待所门前小花园中,有块刻有“韦斋旧治”四字的石碑,经向县里同志了解,方知,朱熹的父亲朱松,曾在尤溪县任县尉之职,这是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朱熹四十二岁时,专程回尤溪,访先君治尤旧地时亲笔题写的手迹。
朱熹祖籍婺源,1129年生于尤溪,五岁时入学,7岁时随其父朱松离开尤溪,寓居建阳。在尤溪有不少有关他们父子的文物古迹和传说。在城南踏上木桥,跨过沈溪不远,在公山之麓,一座修茸一新的古建筑呈现在眼前,那是在朱熹诞生与读书的郑义斋故宅基础上兴建的“南溪书院”,占地二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八百八十平方米。1984年福建省文管会和尤溪县政府拔款重修,1986年修复,对外开放,观众骆绎不绝。在大厅当中,挂着朱熹大幅画像,两旁是朱熹父亲朱松,祖父朱森等祖宗八代的画像。大厅柱子上挂着郑大育献出珍藏已久的朱熹手迹板联四个之本:“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持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这四幅板联的发现,对研究朱熹书法和探讨朱熹的哲学思想,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朱熹成年后,曾数次回尤溪探望故里,写诗、题词,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在“南溪书院”里,陈列着《朱子大全》等朱熹的三十六本著作,中堂两旁还挂着介绍朱熹的生平事迹和手迹的石雕,拓片条幅等文物。
设在“南溪书院”里的尤溪县博物馆的同志,拿出《紫阳朱氏建安谱》给我看,这是明代朱熹后裔撰写、木刻,并流传下来的。该原本保存在该县梅仙乡乾美村农民朱培青家里,他对这文物十分重视,用红布将它包好作枕头,伴随在身边。1982年文物普查时,将这珍贵文物提供给了国家,为国内首次发现,成为当年我国文物四大发现之一。
据尤溪县志记载:“尤溪旧名沈溪,后因避王審知讳,故去水名尤”。朱熹小时名“沈郎”。在南溪书院左旁,我看到两棵高大的樟树,据传,系朱熹手植,故名“沈郎樟",至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南溪书院后面是公山,古时山侧建有活水亭。书院前面有“半亩方塘”,至今犹在半口。尤溪是朱熹生活过的地方,留下不少诗作,如在《观山有感二首》之一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玉溪桥》中写道:“独抱瑶琴过玉溪,琅然清夜月明时,只今已是无心久,却怕山前荷蒉知”。
朱熹从事教育工作50余年,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目前世界上已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在研究朱熹。
根据采访内容,我撰写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访朱熹诞生地——福建尤溪县》通讯,发回报社后,引起报社领导重视。1987年9月19日在光明日报2版“文化名人寻踪记”栏目见报,受到读者好评。
二
尤溪是朱熹诞生地,文物保护工作做的较好,如今知识分子状况如何?经过了解,不少当地和外地到尤溪工作的知识分子表现很好,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埋头苦干,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都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尤溪县林业局林木采运工程师黄群成,出生于马来西亚,1953年回国求学,1963年毕业于福建林学院采伐运输专业后,到尤溪县从事林业科技工作。当地采伐木材主要靠水运,遇到山洪暴发,木材常被冲走,亟需建造防洪收漂工程。黄群成到尤溪不久,领导就交给他为吉木溪设计一座木材防洪收漂工程的任务。黄群成到实地调查研究后,很快就拿出设计方案,这年冬天这座10多米高,30多米长的收漂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接着他又设计了城关、清溪口、金溪口、华口溪、包溪口、原湖溪等6座木材防洪收漂工程。这7座收漂工程的兴建,解决了该县28000立方米木材的防洪收漂问题。
随着山区经济的繁荣,群众迫切希望在尤溪口建一座与闽江口对岸的南(平)——福(州)铁路衔接起来的桥梁,然而建一座钢筋桥要六、七百万元,经费不足;若建长跨度吊桥在福建尚无先例。当县里把设计吊桥的任务交黄群成时,他毅然接受了。他到四川、湖北等地了解吊桥结构,向有关部门收集资料,参考国外有关建造多孔吊桥的原理,在工程技术人员陈发坤、余明德等协助下,于1980年设计出了高30多米,长120米的4孔连续吊桥的建造方案,经福建省交通厅批准,委托福州大学土建系工程结构研究室搞1/50的模型试验,进行可行性论证后施工,这项工程于1986年初建成。经有关专家、教授实地验收,于1986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吊桥,造价仅120万8千多元,比建钢筋桥节省四五百万元,而且质量良好,桥面可承担10吨重压力。这座吊桥的建成,使尤溪口到黄龙岗这段闽江的天堑变为通途,实现了尤溪人民千百年来的愿望。我采写的题为《归国学成后青春献山乡尤溪县工程师黄群成为建设山区建功立业》的人物新闻,于1987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2版见报,受到好评。
尤溪县林木品种多,面积大,如何做好林木栽培管理,是提高林木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1957年从福建农学院林学系毕业的尤溪县经营林场场长、林业工程师阮传成为此做出努力,并获得好成绩。他带头开展荒山造林和残次生林改造工作,先后新造人工林8万5千多亩。全场有林地15万6千多亩,绿化程度达95.8%,森林覆盖率达90%,林场己基本消灭荒山,形成了20片千亩以上以杉、松为主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在林业经营上,他不仅搞好生长期短的林木生产,还为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搞好珍稀树木的生产。楠木,要60—100年成材,1982年至1984年,他带领职工在清坑建立1000多亩楠、杉混交林基地。如今该场己种有楠木2000多亩,成为目前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楠木林基地。我和通讯员采访他的事迹,以“扎根林区三十载,育得片片浓荫来,尤溪县林业工程师阮传成享誉同行”为题作了报道,1987年5月24日在《光明日报》2版见报,受到好评。
尤溪县有不少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山区农业发展,粮食丰收,做出许多贡献。农艺师刘文炳是个典型。1957年毕业于龙岩农校的农艺师刘文炳,曾担任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站长,乡党委副书记等职。他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培育成功TD汕优63杂交水稻新组合,已在全国推广六十多万亩,均获高产。湖南省绥宁县农业局引种的TD汕优63攻关高产试验田,亩产高达一千七百三十八斤四两,已在全国各地推广。我采写刘文炳的事迹,也于1987年5月8日光明日报2版以《尤溪县中年农艺师刘文炳培育成功抗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为题进行了报道。通过刘文炳,我曾见识了“杂交水稻之父”、世界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和湖南农科院的部分专家、干部。
回顾尤溪之行,我深感调查研究之重要,作为光明日报驻地记者,报道知识分子事迹,义不容辞,而知识分子工作范围很广,既有在平原地区工作的,也有在山区边远地区工作的,我们应当深入下去,努力报道优秀知识分子的事迹,促进知识分子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奉献聪明才智。
石狮转变政府职能与企业建立新关系
你投资 我欢迎 你赚钱 我收税
你违法 我查处 你倒闭 我同情
福建省石狮市实行“小政府,大社会”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加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轨。
石狮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著名侨乡,人口27万余人,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县级市,福建省委、省政府又把石狮确定为全省综合改革试验区,按照“体制更活一点,机构设置更小一点,经济管理权限更大一点,干部素质更强一点”的要求进行了综合改革试验。
首先,是精兵简政,转变职能。市政府只设经济局、国土建设局、侨台外事局、内务局、科卫文体局等18个工作部门,机构数量只相当于同级市县的1/3。其中经济局就相当于其它市县的经委、计委、农委、财委、物委及其下属的27个单位。按标准,石狮可配780个编制,省里只给332个,现在实际到位只有216人。
与此同时,下放权力。上级赋予石狮相当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他们就把县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了镇一级,把行业性的局转变为经济实体,如把商业局改为商业总公司,粮食局改为粮油公司。同时,先后组建外商投资咨询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承担部分政府职能。政府重点做好“规划、协调、监督、服务”。
政府服务首先是政策服务,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完整地、直接地交给群众,同时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一些政策措施。石狮对国营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政府把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还给企业,使企业摆脱对政府机构的依附关系。现在,石狮的所有企业,无论国营、集体,还是三资、私营、个体,都是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该市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
目前,石狮生产要素市场基本形成,企业所需的生产资料100%由市场解决,在全市各类企业中就业的近6万名劳动力都是通过市场来调剂供求的。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及技术、信息、人才等市场也逐步形成。他们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概括为四句话:“你投资我欢迎,你赚钱我收税,你违法我查处,你倒闭我同情”。
(原载光明日报1992年11月6日一版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