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言荣
1949年6月11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8年高中毕业下乡插队。1971年从事新闻工作。1983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调入光明日报,先后担任光明日报大连记者站副站长、站长,光明日报社办公室主任,光明日报记者部主任,高级记者。1984年和1985年分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三等奖。后获部级奖若干,其中90年代初的消息“硕士于彬主动当一名炉前工”获中国教育好新闻一等奖。
引子
2007年1月29日晚8点,我收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胡铃心的妈妈从新加坡发来的一则短信,告知我人民网和团中央评选胡铃心为2006大学生年度人物。短信说:“谢谢您的关怀和帮助,胡铃心当选大学生年度人物,证明您当年策划胡铃心现象正确性并产生良好的效果。”
短信不禁引起我对4年前刚走马上任记者部主任时指挥的一则系列报道的回忆。
影响之大始料不及
2003年5月28日本报推出新闻聚集《从“胡铃心现象”看自主招生制度改革》,一组报道共9篇,到6月11日聚焦结束。这组报道受到社会方方面面人士的广泛关注,影响之大始料不及。许多热心读者、网友通过热线电话、电子信箱、光明网留言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盛赞“胡铃心现象”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报春花,对推动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他们表示要积极支持和推进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希望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把好事做好。
山西运城市河东博物馆研究员王泽庆通过热线电话,送来一首小诗:
赞“胡铃心现象”
教育改革,喜闻佳声。
自主招生,人才脱颖。
天鹰起飞,华厦兴旺。
公平公正,英才双赢。
学子之福,国家之幸。
一江春水,万里远航。
《工人日报》为本报的这组报道两次刊发社评。人民网、新浪网、央视国际等多家网站转载这组报道。这组“聚焦”获得了成功。时任总编辑的袁志发批示:“这组报道选题好,社会效果也好。”
报道之后,由这组“聚焦”的热烈反响,回溯线索发现过程和“聚焦”手段运用,深感“新闻聚焦”这种本报同仁集体锻造的方式依然行之有效,但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空间是天宽地阔的。
广交朋友发现线索
驻地方记者的优势往往在于地利、人熟。利用好这种优势,把它合理转化为新闻资源,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
“胡铃心现象”也是这么发现的。
2003年4月,刚刚担任记者部主任的我,因考察厦门站人选,到了福州。当日,福建站站长高建进的朋友、福州有名的女企业家林燕玉请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聚谈。席间,林燕玉谈到自己的儿子胡铃心,十分感谢高建进对其儿子的关心。于是,我了解到,胡铃心原是福州八中学生,高中时就有几项发明专利。他荣获福建“小发明家”称号时,高建进在本报报道过。后胡铃心高考失手,总分低于重点线而进不了理想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建进帮忙呼吁,积极推荐。胡铃心被自主招生试点南航破格录取后,高建进又找苏南记者站的朱庆帮助照顾胡铃心。一来二去,朱庆也与胡铃心熟悉,而且产生过要写写这个大学生的念头,但尚未拿定主意从何写起。我们请朱庆一起到福州,共同讨论这一选题。朱庆给我们带来的信息是:胡铃心入校后仍很优秀,正在准备科研课题论文答辩。
我们考虑了这样的大背景:年初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26年来,“一考定终身”终于有了突破。此举在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广大读者也极为关注这一改革动向。为什么要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如何使高校的“自主招生”公平、公正、公开,真正体现不拘一格选人才?胡铃心的经历完全可以从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一年一度高校招生工作在即,推出“胡铃心现象”正当其时。我们很快形成了策划方案:由朱庆负责采写“胡铃心现象”的通讯,并采访南航领导;高建进负责采访胡铃心的母亲和母校。策划方案很快得到编委会领导的批复。
由“胡铃心现象”的发现我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有的记者手中的新闻线索很多,好稿也多?新闻敏感性强是一个方面,广交朋友的记者职业素养是另一个重要方面。
报网互动贴近读者
网络业的飞速发展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捷通道。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体很少受地域限制,其及时性、互动性、信息无限性都更强。报网一体、报网互动正成为一种趋势。光明网是建立比较早、比较成熟的网络,有新闻发布、用户信箱、BBS留言板,是扩大平面媒体影响的极好载体。
这次在报道策划时我们就注意与报社网络信息部的沟通与合作。报道过程中,光明网主页保留首篇报道,留言板上有许多网友评论,大多数支持自主招生,有的提出问题供大家讨论,还有读者述说自己的苦恼,甚至不少人疑虑:在当前社会公信力不高的情况下,自主招生会不会助长腐败。这些网友评论和来电、来信,从不同角度向我们提出问题,既丰富了报道的内容,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普通老百姓关心的是什么,增强我们整个报道的针对性。胡铃心的母亲林燕玉的专访《坚持“三公”最重要》,以一个考生家长的口吻,强调自主招生建立制约和监督机制忽视不得。我们在结束篇——教育部林蕙青司长的访谈中,对大家普遍担心的公平、公正问题,请林司长作答。
这次由于选题为大家所关注,除了光明网外,其他一些社会网站甚至校园网也都踊跃参与。北大附中校园网在网上开展“胡铃心现象”大讨论,参与者达1200多人。
我们十分强调新闻的“三贴近”。报网互动,极易在时间和空间、形式和内容上拉近我们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此次“聚焦”也是我们“三贴近”一次小小的尝试,值得以后借鉴。
部站协调广泛参与
这次“聚焦”有六个记者站参与,但不是以往小分队的形式,而是各站就地参与。他们按照记者部的统一调度,各自选择不同的对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这组报道。
浙江站叶辉在报道策划之初就主动请缨。2002年浙江“偏才”少年崔静高考落榜,他为之奔走呼吁,最终崔静被浙师大破格录取。他凭着自己的切身感受,请浙江省总督学谈胡铃心现象,提出我们今天如何选拔培养大师级人才的重大问题。湖北站夏斐提供武大、华中科大正在对特招生进行公示的信息,我们立即请其配合,采写这一报道。这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与这组“聚焦”形成互动,更加贴近读者。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是位年轻的博士,他看了本报的这组“聚焦”后,主动要求接受山东站赵秋丽的采访,使我们在原计划之外,又增“一家之言”:自主招生必然使“一考多取”制逐渐被“多考多取”制取代。在本报教育部的配合下,北京站孙献韬采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她的谈话既增强了这组报道的权威性,也从正面回答了读者对自主招生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
整组“聚焦”发稿,有计划之中的,也有计划之外的;有北京的,也有各地的。部里统一调动,各站分别行动,形成“聚焦”合力。这组报道结束后,江苏站的郑晋鸣等同志又做了许多后续报道。
方案实施过程中,编委会领导给予了具体指导。开篇通讯的三个小标题:“精彩”、“幸运”、“珍惜”是时任总编辑袁志发亲自加的。开篇通讯的原题目是:不拘一格选人才。报纸拼版的深夜12点许,值班编委李春林打来电话与我们商量,原题不靓,能否把副题《从“胡铃心现象”看自主招生制度改革》改作主题,这样“聚焦”更有特色。我们同意。实践证明这个改动是正确的。副总编辑翟惠生为这组稿子把好政治关。副总编辑何东平作了网络信息部与记者部的协调工作,提出“聚焦”刊头注明留言网址,将网友留言组织成文章发表。
“胡铃心现象”给高考改革提供了许多启示;关于“胡铃心现象”的聚焦也给新闻报道带来许多启示。在策划组织“胡铃心现象”聚焦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体会就是:一定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新闻线索;一定要十分珍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让好种子结出果实;一定要形成合力,促进互动,实现新闻效应的最大化。我们要沿着这样的思路下功夫,努力使本报的新闻报道好戏连台。
记者站的DIY
2006年“七一”前夕,报社发起了“DIY”(即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向党表心意”活动。邀请驻地方记者参加“DIY”活动是苟天林总编辑的创意。短时间内,上海、浙江、江西、海南等8个记者站的记者们不仅寄来作品,还写下自己的感言。由我代表记者部和记者站的同志们,在报社的大会上介绍这些作品和宣读记者感言。有人说,你的朗读有些像播音员,我说,那是记者们的展品和感言太精彩。
上海站将自己珍藏的水晶雕刻“一大”会址的缩微模型献给了本次活动。记者感言:当年,中国革命火种正是从这里悄悄遊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镌刻着历史简朴而不平凡的开始;如今,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比邻,这栋只有两层的20年代上海民居,依然高大得让人景仰。
浙江记者站为报社的这次活动,专门在嘉兴定制了一艘“红船”。85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人们将之称为红船。浙江站感言:发扬“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展台的两双草鞋来自革命摇篮井冈山。江西站感言:许多年前,一群光着脚板的共产党人队伍,就是穿着这种草鞋,在无路可走的黑暗中,保持着双脚与大地的联系,走着一条前所未有的路。谁说草鞋的足迹就踏平不了坎坷?谁说草鞋的跋涉就走不到光明?草鞋,如今,人们早已不再穿它。但是我想,只要我们继续向着光明前行,那么,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英勇牺牲、敢于胜利的“草鞋精神”就永远不能丢弃。
展台上有顶军帽和斗笠,还有一套军装,那是当年红色娘子军战士、如今已95岁高龄的欧花老人保留的珍贵纪念品。“七一”前夕,海南站的同志专程去拜访了她,当听说这顶军帽要捎到北京的报社参加展览,她激动地说:“这顶军帽跟了我80年。今年是琼崖纵队成立80年纪念年,想起牺牲的兄弟姐妹心里难过啊!”
陕西记者站寄来自己珍藏的延安艺人的剪纸;“翻身道情”、“绣金匾”、“信天游”、“南泥湾”等作品。记者感言:“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共产党领导咱打江山。”在迎接建党85周年的欢庆时刻,延安人民没有忘记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的13年,没有忘记党的恩情。剪纸作品,表达了老区人民对党的一片深情。
贵州记者站拍摄了遵义会议旧址的照片,河北记者站送来西柏坡照片多幅,他们的感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前夕,我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到革命圣地西柏坡,请回了这几幅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照片。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努力办好面向中国知识界的大报。
北京记者站亲手设计制作了“祖国万岁”组图。记者感言:我小时候熟知一张画,叫《开国大典》,现在,我们看这张画仍然感动,因为,一个巨人的声音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党开始建设一个新世界。今天,纪念党85周年生日,我们把这画再次展示给孩子们和我们自己,切记:那个声音后的57年,中国人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国家建设得真正在全世界扬眉吐气了。于是,我们从心底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一大会址”,“南湖红船”,井冈山的草鞋,红色娘子军的军装,延安的剪纸,遵义、西柏坡的照片,开国大典组图,也许我们的这些展品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DIY,但它却实实在在代表着本报分布全国各地记者们的一种心情:对党的热爱、对新闻事业的忠诚;一种力量:一种团结的、凝聚的、向上的精神力量!
赤道追星220秒
1990年4月7日晚。
中国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一号”、“远望二号”悄然漂泊在太平洋赤道附近的预定海城,迎候由我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发射的“亚洲一号”卫星的到来。他们将在这里把“亚洲1号”定轨数据完整精确地测下来,送出去。
浪消涌退,赤道上空格外晴朗。许多老“远望人”都说,这次是他们九下太平洋中气候和海况最好的一次。尽管如此,10多天远洋航行的晕船、摄氏35度以上的高温和3个小时的时差,常扰得人烦躁难眠。
“远望号”毕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诞生10年来,11次执行国家级重大科研试验的海上测控任务,成功率达100%。去年10月,双双荣立集体一等功。今年2月中旬从太平洋测控归来仅休整28天,就又出航了。从船离开祖国本土的那天开始,他们就全力投入了“亚洲一号”发射测控前的准备,“战前誓师会”、“领海线向祖国再见”、“赤道线新党员宣誓”,使“跻身世界、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在“远望号”每个人心头涌动。
“远望一号”第一任船长,现任远洋航天测量基地总工程师臧发惠对我说:“10多年前,我们靠自力更生精神,建造了‘远望号’,填补了我国远洋航天测量的空白。今天,我们靠奉献精神,不但能圆满完成国内重大航天测量任务,而且完全有能力承担外星海上测量任务。”
按照火箭飞行的理论轨道计算,“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的有效测量段落时间只有220秒左右。220秒转瞬即逝,更何况在此之前还有300秒左右无人传递信息的“盲区”。运动的地球,运动的火箭,运动的船只,运动的天线,运动之中在茫茫的夜空准确地捕住目标,拿到成百上千有效的数据真不是易事。按外商要求,我国必须在卫星入轨后30分钟内把卫星定轨等重要数据传给他们。时间对“远望号”来说,不仅是分秒必争,而是以毫秒为计。
北京时间19时20分(当地时间22时20分),一级测量部署的战斗警铃在太平洋上空响起,全体人员严阵以待。
通讯天线发出强大的电波,雷达转动着巨大的“臂膀”,遥测设备睁大了“眼睛”,在探听、在窥视几千公里以外的奥秘。操作手端坐在工作台前,有的微微闭目,默默复述着理论弹道数据,有的轻轻活动一下手指,面对上百个电键,决不允许按错一个。中心计算机房,工程师邓强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跳动着的绿色符号。执行任务之前,他已被确定转业。这次他又主动请缨,决心完成好9年远洋测控生涯中的最后一次任务。他承担着卫星定轨等重要参数的计算,不容自己有半点疏忽。
“点火!”“起飞!”随着国内通过强大的无线电波传来火箭飞行正常的口令,“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的无数条脉冲射向了夜空。机房里静极了,秒表在嘀嗒嘀嗒地响着,我几乎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空气也好象凝结了,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雷达发现目标!”,这声音象久旱的春雷,在火箭刚刚冒出地球弧线的一刹那,雷达率先报告。“遥测发现目标!”、“双频发现目标!”、“双频跟踪正常!”、“起旋火箭点火!”、“星、箭分离!”,我国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定轨的重要参数连同成功的喜讯一起从太平洋赤道上空传到国内指挥中心,传到首都北京。中国的远洋航天测量事业又在“远望人”手下揭开新的一页。
汽笛长鸣。“远望号”满载胜利的喜悦,踏上返航的征程。
4月7日发于太平洋“远望号”船
(原载光明日报1990年4月9日)
后记:1990年3月,我受报社委派作了一次远航,这是我36年记者生涯中最远的一次采访。34天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航行近万海里,远航至南太平洋,完成我国首次国际商业通讯卫星发射报道任务。这是一次极富刺激的采访。时差、温差、大风大浪、晕船呕吐,是磨练也是考验。深入各仓室机房对船上各类人员进行采访,掌握大量第一手素材。在测量现场第一时间发回通讯。本报新闻研究所评价此稿:“题目便先声夺人,引得读者不能不看下去。”这标题220秒的数据就是我在多次参加模拟合练中计算出的较精确又较通俗的新闻表述数据。这篇作品通过现场观察和亲身体验,用热情饱满之笔,生动记录下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过程。有评介:“声情并茂,如临其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