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李永杰)5月28日,中山大学主办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来自国内三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主题,深入阐述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他强调,这次全会为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要将全会精神有机地融入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从而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紧扣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他指出,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南天一柱”的中山大学,是全国率先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点学院之一,一直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校将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壮大师资队伍规模、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人才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水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和创新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中山大学副校长刘济科主持。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和教育部高校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受邀作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讲好思政课,事关民族复兴大任。靳诺表示,要把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需把握五方面内容:一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认识与把握全会议题设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起草过程、《决议》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二是对标对本、精学深思,使思政课全面体现《决议》的七部分主要内容;三是重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问题、重大战略:认识新时代的丰富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十个明确”的科学内涵、“两个确立”的意义等重要内容;四是高度关注《决议》中的创新性论断,如由“三个时期”变成“四个时期”、由“三个伟大飞跃”到“四个伟大飞跃”、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到“三次飞跃”、由“八个明确”增为“十个明确”等等重大创变;五是准确把握《决议》中的关键性论断,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领会其中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最后,靳诺就全会精神如何融入各门思政课,提出基本构想和原则方法,强调要从聚焦明理明道、入脑入心、落地落实这三方面下功夫。
顾海良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对全会精神的体会、探讨如何将之融入教学。他指出,贯彻全会精神,要注意把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三因”原则,处理“事”和“化”、“时”和“进”、“势”和“新”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科学性与实效性的基本途径。具体表现为三方面内容: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及其拓新。《决议》把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拓展为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并做了新的概括。如何把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把它讲深、讲透,以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实践性,这是全会精神进思政课的关键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由“八个明确”新概括为“十个明确”,每个“明确”都表现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发展。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作用和重要地位、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意义。
有效推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要领
研讨会主题发言环节,分设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俊忠、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浩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决议》,从理论阐释与实践教学、学科体系与队伍建设、课程开发与分科设置、原理运用与事例分析、专业强化与协同发展、统编教材与教辅资料等多角度,进行学理研讨、路径探索、难点应对。
西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黄蓉生从实践角度,提出“学习理解全会精神”“讲解讲授全会精神”“研究阐释全会精神”这三大要领。具体而言:一是采取“四合途径”:将创新运用专题式与渗透式结合、党的创新理论与党史学习教育整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思政课规定教材与六中全会精神阐释读物配合;二是聚焦讲授,找到全会精神中的创新观点、亮点、论点,深入理解、广泛讲授;三是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学科优势,使全会精神在思政课内容体系、学科体系、认知认同体系、理论信仰体系等方面实现有效转化,从而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造就一代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以《思政课建设:信心与方向》为题,从实证角度阐释思政课如何讲出应有精彩。他提出两方面意见。一方面,要对思政课建设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思政课建设任重道远,要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久久为功;要持续不懈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趣味盎然的思政课程;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使思政课做到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有术、有学、有道地把内容讲深、讲透、讲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讨论了“形势与政策”课如何融入全会精神。她指出,全会精神为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坚定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提供了理论、历史和战略支撑。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以事说理和以理说事相统一、现象与本质相结合的思路,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引领学生从现象、短期中看到本质和规律。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三进”工作应该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源头与潮头相统一,既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讲清楚,又要突出时代性,在这个基础上融入全会精神;二是坚持学理与事理相统一,将破与立、理论与实例有机结合;三是坚持理论自信和历史自信相统一,辩证理解现象与本质、特殊性与普遍性、实然和应然、历史和逻辑的关系,从而增强民族自信的“志气、骨气、底气”;四是坚持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统一,既要全面地讲又要有针对性地找到授课关键、知识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提出推进全会“三进”工作,必须在研究上下功夫,尤其对于热点、重点问题要攻关克难,从学理上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是并列关系;从学理逻辑上看,前者是对后者的丰富和发展,其原创性贡献、标志性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新生指出,当前司法改革等事项关涉如何保障公平正义,只有在理论上先对公平正义研究清楚,才能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将之融入思政课教学。他认为,中国公平正义问题研究的实践逻辑,要从现实需要出发,建设中国公平型社会基本结构,而不能以西方社会转型视角来看中国社会变化,而中国公平正义问题研究的理论逻辑是依据实践逻辑的。
在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看来,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要处理好四组关系:第一,处理好融入的规范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关系;第二,处理好融入的整体性与针对性之间的关系;第三,处理好融入的内容与融入精神、融入价值之间的关系;第四,处理好思政课目标设置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此外,他还提出了将课程与讲座论坛结合、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全会精神融入与思政课改革相结合这“三个结合”主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段妍认为,第一,把握会议精神要义和课程目标定位,找准融入的切入点与侧重点。第二,贯通历史叙事、学理阐发和现实关照,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支撑,进行透彻学理阐发,真正做到全会精神融入教学的深、透、活。第三,综合运用文献教学法、问题链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深入感受真理的魅力,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表示,新时代历史性变革不可或缺。对新时代历史性变革的分析,要拿捏尺度、把握好“度”,在思政课中既要讲充分又不能“讲过了”。
深刻领会《决议》的精髓要义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韩喜平指出,《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的科学展示。正确认识我们党历史观,需要把握四个方面:其一,唯物史观是把握党史的根本方法,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其二,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线,看到总体趋势,把握主要矛盾、主要环节;其三,正确认识党史发展中的失误和曲折。我们党没有回避因经验不足导致的失误,但敢于总结、敢于亮剑、敢于前进;其四,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理论辨析。
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看来,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能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特点,更能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推进的现代化,更能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他阐述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成就和重要意义,以及“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的发言题目为《如何把六中全会精神讲透》。他提出“三透”观点:首先,视角要“透”,要有透亮的视角,让人眼前一亮;其次,方法要“透”,要有好的方法,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把全会精神讲透;再次,站位要“透”,要以立体、多维的站位,从不同角度去透视中国问题,既能用马克思主义思考与表达,又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言说与传承。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根据。他表示,“新的飞跃”的理论根据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四个理论坐标:是党百年中第四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坐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飞跃的理论坐标、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理论坐标、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坐标;第二,形成了围绕新时代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体系:“三个重大时代课题”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十个明确”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十个明确”的展开构成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第三,提出了标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第四,展现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品格。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从内涵、底气、特点、功能四个维度,着重阐释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在他看来,第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有其特定内涵,是指对我们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和奋斗精神的自信;第二,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底气,建立在中华民族历史积累、文明积淀基础上,来源于我们党的政党性质、来源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来源于我们党的百年历史认知和对历史规律的洞察与把握;第三,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特点,是政党自信与国家自信、民族自信的统一;第四,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功能,在于塑造世界大党形象、总结历史经验、坚定“四个自信”。从这四个维度来解释历史自信,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树荫表示,《决议》用正确党史观,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具有重要参鉴意义:第一,《决议》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先进性;第二,《决议》科学地把握了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突出强调民族伟大复兴;第三,《决议》准确地阐述了党百年历史任务的演进特征;第四,《决议》确立了党百年奋斗史的科学性,认清并摒弃了历史虚无主义。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成飞结合《决议》中的“十个坚持”,从“为何坚持”“坚持什么”“怎么坚持”三方面展开讲话。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坚持”精神,来自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历程、来自于党的高远目标、来自于“坚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逻辑。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坚持”,是基于百年奋斗精神的内在动力、是基于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本质属性。这使党的“坚持”,具像化为指导思想的坚持、精神谱系的坚持、政策策略的坚持。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表示,反复、认真、深入、全面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是建好学科的思想指南。研究好三个“理”,具体包括:第一,抓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加强对经典文献的研读;第二,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研究;第三,明确“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在此基础上提升话语体系建设。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的发言题目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党的建设学科》。有关学科建设,他强调四个“讲清楚”:第一,讲清楚“两个确立”的科学内涵,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成果;第二,讲清楚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第三,讲清楚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举措和成就;第四,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重要举措和重大成就。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指出,《决议》总结了建党百年的十条历史经验,这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可以从如下三个层次把握:第一,“直面经验讲经验”,从第一条经验讲到第十条,每一条都需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都可以衍生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第二,“着眼于价值讲经验”,深度考量这十条经验,是正确判断当前形势、科学预见未来发展、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武器;第三,“立足于方法论讲经验”,既用系统观念把握这十条经验,又要把唯物史观融入中国社会的变革。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国希,以《党的百年奋斗的价值追求》为题,讨论新时代的精神支撑问题。他提出,《决议》中的“两个结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非常明确的表现。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涵养。这“两个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支持,从学理和现实表现上阐释好,能使思政课与学科建设更有针对性和表现自信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曙光表示,这一论断标志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认识达到新高度。理解“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能否被中国接受、能否与中华文化基因融合,这样才能进一步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中华文化的时代精神。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佑新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命题,要从内部寻找依据,包括三个相互密切相关的重要维度:从现实实践发展来看,回应了时代之问;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来看,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做了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前两者的结合来看,实现了创新性的发展,书写中国化新篇章。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进的发言题目为《学习<决议>培育自觉的问题意识》。他表示,《决议》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导向,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问题意识和问题逻辑,一以贯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是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的重要路径。
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如何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贵提出五点建议:第一,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新时代的学科站位,发挥领航作用;第二,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建设;第三,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学术化、学科化研究;第四,强调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第五,聚焦关键问题和环节,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责任和能力,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跃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这使党的领导能自上而下、集中力量办大事。
合肥工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授黄志斌以马克思的生产力观、邓小平的生产力解放与发展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三个重要节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及其生态化指向。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民族复兴、经国伟业。与会专家心怀国之大者,富有问题意识,就如何准确把握全会精神、聚焦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做了深度思考和专门探讨。本次研讨会规格高、议题大、内容全,既崇论宏议又严谨务实,体现了“原、实、信”的治学风范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