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梁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稳经济、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进出口保稳提质”纳入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重要内容,要求“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近日,《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印发,就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困难挑战等作出进一步部署,为更好实现进出口保稳提质任务目标明确了发力方向。
正确认识外贸保稳提质
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也要看到,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任务依然艰巨,必须着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进而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
对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需明确一些认识。
首先,外贸保稳提质是对出口和进口的双向要求。也就是说,保稳提质的要求不仅面向出口,而且还面向进口,是实现出口和进口双向的保稳提质。
其次,外贸保稳提质的基础在于保“稳”。这个“稳”有两个含义。一是保持我国进出口规模的稳定。2021年,我国货物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达到3.36万亿美元和2.69万亿美元,均创下历史新高。所谓保稳,就是保持出口额和进口额在这个规模上的基本稳定。二是保持我国进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的稳定。2021年,我国货物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上升至15.1%,需继续在这个国际市场份额上保持基本稳定。总的来看,在去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我们需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外贸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合理区间。
再次,外贸保稳提质的关键在于提“质”。所谓提质,就是要提高我国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17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五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除货物贸易位居世界第一位外,2020年,我国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又跃居全球第一位。我国已经是世界贸易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同时大而不精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必须推动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保稳提质重要性凸显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今年3月份以来,受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影响,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近年来,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为凸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最终消费支出造成较大冲击,外贸则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3%。2021年,外贸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依然高达20.9%。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必须把外贸保稳提质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着力点。
保就业的重要抓手。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的负面影响,我国在稳就业上面临着较大压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难度加大。外贸活动能够有效带动和扩大就业,推动外贸保稳提质也是保就业的重要抓手。有数据显示,我国外贸直接和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高达1.8亿,每4个就业人口中就有1个从事与外贸相关的工作。另据测算,我国每百万美元货物出口对我国就业的拉动为59.0人次,每百万美元服务出口对我国就业的拉动为104.8人次。其中,每百万美元一般贸易出口能带来82.7人次的就业,而加工贸易为26.5人次。推动外贸保稳提质,不仅可以稳定外贸总体规模,稳定外贸吸纳就业的规模,而且可以优化外贸结构,提高一般贸易占比,从而提升外贸吸纳就业的能力。
防风险的重要手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额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达到5239.9亿美元和6764.3亿美元,对外贸易不仅能创造外汇收入,而且能增加税源,对于稳定我国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起到重要作用。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达到6905亿元,同比增长17.8%;关税达990亿元,同比增长0.4%。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充实外汇储备,增加财政收入,丰富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手段。
调结构的重要路径。外贸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既是服务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举措,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出口商品大多面向发达国家市场,适用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环保标准等较为严格,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许多企业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具备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国内同行业中往往处于领先水平,这些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方向。推动外贸保稳提质,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企业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而且可以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从而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外贸“稳定器”“调节器”作用
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外贸高质量发展。得益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外贸订单回流效应明显。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越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创下历史新高,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远超预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外贸保稳提质,需围绕外贸发展的痛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施策,在加强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障上下功夫,做好助企纾困工作,特别是要及时掌握和解决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困难,着力保订单、稳预期。
从国际看,乌克兰危机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紧张局面,全球通胀压力明显上升,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面临明显冲击。从国内看,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物流运输受阻,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供应链不畅,企业综合成本上升。
面对这些突发的困难和挑战,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加强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障、促进外贸货物运输保通保畅、增强海运物流服务稳外贸功能等方面切实发力。同时,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提质增效,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企业用好线上渠道,促进平台培育建设,支持外贸企业拓展渠道。此外,还要密切跟踪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外贸企业的具体困难,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进出口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协调发力,确保实现外贸保稳提质目标任务,更好发挥外贸对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调节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