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会议现场
光明网讯(记者 王晓秋)2023年2月18-19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社会保障评论》编辑部协办的2023年度社会保障理论务虚会在京举行,会议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9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在2月18日的全体会议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林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建定、西北大学教授席恒、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玲作了主题报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周弘主持全体会议。
郑功成作报告
郑功成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新制度文明”的报告中指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孕育的重大制度文明成果。没有现代化,不可能产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会有真正现代化的国家;这两个事实证明了社会保障和现代化的正相关性。作为一种造福人类且产生持久影响的制度文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强制性的社会共享机制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平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依法互助共济的基础之上,具有基于公平正义原则的公有制属性和保障民生安全、调节收入分配的卓越功能,是天然具备社会主义元素的制度文明。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确定性决定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确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定型将会为人类贡献出社会保障新制度文明。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除了具有遵循法治、政府主导、互助共济等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更呈现出以坚持人民性为根本立场、追求目的性价值而非工具性价值、蕴含中华本土性元素、与时俱进地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以及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制度加持下更具可持续性等特征。他表示,当前中国应从改革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创造社会保障新制度文明,但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法治化水平不高、公平性不足、共济性不强、责任分担机制不明等问题,未来要不断优化现行制度安排,打上中华优良传统的烙印,注入家庭保障、社会互助、机构福利等本土性元素,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确保其沿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
林义在题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报告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他认为,蓝图的实现要求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重视五个方面内容:一是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二是进一步实现社会保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服务创新。在现代化、老龄化、智能化同步的时代,学术界应立足中国的历史、现实、文化,深入开展研究,尤其应注重对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三是在重视保障程度和数量扩大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的提升。高质量、可持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制度运行的合理性以及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四是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使基层实践创新和管理服务能力更具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五是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应加强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前沿问题的探讨。
丁建定在题为“现代化:西方的特征与中国式道路”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符合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且具有独特的中国与世界意义。基于对现代化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归纳与总结,现代化包括四个基本标志:一是在经济领域,基于科学技术创新的工业化。二是在政治领域,基于健全法治体系的民主化。三是在生活领域,基于系统全面制度的保障化。四是在文化领域,基于民族优秀传统的自主化。他表示,西方的两次现代化进程是从经济政策优先到社会政策优先、从社会对抗到社会均衡、从基于经济利益驱动的世界战争到基于公共利益取向的人类和平的社会发展状态,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符合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还有其独特的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领域以科教兴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政治领域以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文化领域以文化自信铸就文化辉煌,在生活领域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宣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自觉、自主时期,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现代化理论,丰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
席恒在题为“现代化、社会保障与制度文明:历史轨迹与中国道路”的报告中指出,现代化进程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同频共振的状态,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不断适应现代化的调整与改革,成为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始终以推动中国现代化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以实现最普遍人民群体的利益为使命、以互助共济与合作共享为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他认为,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不断完善,为社会成员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美好的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保驾护航。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收入再分配制度的核心,应承担起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责任。现代化强国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更需要持续性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现代化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肩负起彰显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历史使命。
林闽钢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的建构”的报告中指出,民生是中国独有的概念,我国古代对社会成员的生存保障是由国家建立、自上而下、以国家财力为依托的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制度。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民生保障制度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与“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其制度目标、原则、属性、范围、重点均能在政策文件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话语。他强调,“家国一体”是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的底色,在政治模式上表现为“家国同构”。中国的民生保障是“家国同心”“家国担当”“家国温情”的民生保障。民生保障话语体系建构取向包括总体性认同的创立、整合性认同的创立、持续性发展的动力、不断调整变化的结构等四个方面。
李玲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健康中国”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中国在全球抗疫大考中较之西方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她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是“化”,是重构与工业化新型生产力相匹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先发的现代化国家是通过“外化”实现的,而中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只能通过“内化”实现,因而中国式现代化是系统重构、制度再造,其原理与老子的宇宙生成论相通。中国式现代化的三维支撑是政党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其中人的现代化是核心。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支撑是教育和健康,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了新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旨在解决老年人需求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健康中国,在于以良好的体制机制控制医疗费用、降低国家和个人的负担。她还指出,中国要探索与老龄化、新型工业化、绿色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相匹配的新道路,要适应新经济、新能源、智能化时代和老龄化时代,实现以较低的成本保护人民健康。
在上述主题报告后,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金维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吕学静,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褚福灵,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四川大学教授蒲晓红,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贵州财经大学教授王飞跃,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谢琼,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思锋作了报告。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监事、南京大学教授童星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赵建国继续主持会议。
王延中在题为“正确把握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公平本质与效率属性的逻辑关系”的报告中指出,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经典性、全球性和中国正在面临的问题,两者间的关系分为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他认为,从社会保障的本质属性与实践理性出发,兼顾公平与效率要超越“简单化”思维的理论研究,要以兼顾公平与效率为目标导向。他强调,理论界要从学科性、学术性、实证性、科学性出发,要关注重大政治思潮和社会关切,要站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政府有效运行、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和不同人群利益的角度,成为政治理性、政策理性和实践理性的重要参与力量。
金维刚在题为“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保障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根本上都与社会保险关系和劳动关系之间的关联性有关。他强调,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关注新业态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依附劳动关系、延迟退休困境、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企业年金发展困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实践效果不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较低、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制度与个人账户改革、医保与医院的关系、医保与免费医疗、长期护理保险的政府责任和个人责任等十个方面内容。
吕学静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发展紧密相关。在社会保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要兼顾理论务虚与实际问题,要重点关注社会脆弱人群的需求,可以通过加快落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增加失独老年人的补贴、优先独居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基础养老金待遇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她强调,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充分重视社会保障改革的全面性与高质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公平发展。
褚福灵在题为“社会保障现代化的评估标准”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保障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社会保障现代化的内涵与厘清社会保障现代化的评估标准是具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命题。他表示,社会保障现代化是指养老、医疗、伤残、失业、生育等领域均达到世界先进保障水平,包括社会保障理念现代化、制度现代化、管理现代化与技术现代化等四个层面。他建议,可以从社会保障覆盖面、保障程度、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四个维度建立社会保障现代化的评估标准。
蒲晓红在题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发展:历史渊源与实践路径”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保障制度与现代化相伴而生,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支撑。她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共富性为最终目标、普遍性为根本原则、适度性为约束条件,要求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包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经济和服务双重维度、树立协同治理意识、进一步织密安全网、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制度公平性、提升制度充分性、主动适应数字时代等八个方面。
王飞跃在题为“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思考”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解决好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制度给付标准的基准设定会影响制度之间的良好衔接。他认为,目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养老金标准之间仍存在割裂的问题,导致低收入群体获得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如部分地区低收入群体获得的待遇远远超过其可能获得的失业保险金、低收入群体不愿意参加失业保险、部分群体缺乏足够的资金缴纳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进而导致老年时期所领养老金低于低保水平。因此,制度之间衔接的根本在于确立好制度设计的基准问题。
谢琼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法定保障与补充保障的结合”的报告中指出,慈善是补充保障的重要形式,强调个人权利和个人选择以及自愿性和互助性。她认为,社会保障与公益慈善具有同向、互补、互挤的关系,两者在方向框架上关系明确,在实践服务中相互融合,在制度设计中存在分割,在认识认知中存在欠缺,在学科结合中存在不足。她强调,未来在促进社会保障与公益慈善结合的过程中,应加强两者在实践服务中的融合,尤其是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融合。要促进制度、政策的衔接与协调,破除学科建设中的界限,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方位人才。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思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田德文,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教授郑伟,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曹信邦,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南京大学教授严新明在下午的分论坛上作了报告。
何文炯在题为“基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险制度优化”的报告中指出,共同富裕的要义包括富裕和共享,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保险制度优化要基于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他认为,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存在权益设置公平性不足、政策统一性不够、基金长期平衡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需要增强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运行的规范性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他还指出,现阶段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设重点包括改进社会保险制度设计、逐步统一社会保险政策、控制和缩小社会保险待遇群体差距、建立社会保险精算制度以及健全社会保险相关服务规范等。
张思锋在题为“构建协调配套的三次分配制度体系,将共同富裕推进到实质性进展阶段”的报告中指出,共同富裕经历了百年实践与理论探索,推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他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积累财富、优化分配,但现行三次分配结构制约着共同富裕的步伐。他建议,要从三个方面优化三次分配制度和政策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初次分配的激励功能以提高效率;二是更好发挥再分配保障社会公平的功能;三是用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第三次分配。
田德文在题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欧洲经验”的报告中指出,欧洲正经历着国家形态的转变,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社会差异化对福利国家的可持续性构成挑战。他认为,欧洲福利国家建设的经验对中国推动共同富裕具有参考意义,中国在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应当避免出现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问题,要明晰实现共同富裕的责任分配,国家在共同富裕进程中承担的责任是打好基础、创造机会和保驾护航。他建议,要积极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就业友好型、投资友好型和创业友好型的政策环境,以应对现代化发展越过“库兹涅茨曲线”顶峰后可能出现的需求不足、机会减少和阶层固化等问题。
郑伟在题为“关注‘缺失的中间层’”的报告中指出,“中间层”是指既没有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社会保险覆盖,又没有被社会救助瞄准的人群。这部分群体大多在非正式经济部门工作,与雇主之间是非典型劳动关系。在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背景下,“中间层”的社会保障缺失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突出挑战。相较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高覆盖率,“中间层”在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中的缺失较为严重。他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中间层”的生存挑战,需要从短期结构调整和长效机制建设两个方面弥补“中间层”的社会保障缺失。
曹信邦在题为“中国社会保障政策与人口政策协同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的报告中指出,经过七年出生人口数的持续下跌,中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单一依靠人口政策难以扭转中国生育率急剧下降的趋势。他认为,提高生育率需要降低养育成本、消除女性就业歧视、提升家庭收入预期、培养生育文化,而社会保障政策能够提升家庭收入预期、降低家庭义务教育成本、缓解女性就业歧视、降低养育成本,因而与人口政策存在协同交汇点。他强调,扭转中国人口形势需要多项政策协同发力,未来应当进一步构建儿童福利体系、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消除教育焦虑、增强高等教育支持和住房支持。
严新明在题为“基于人的脆弱性的社会保障原理研究”的报告中指出,人的脆弱性贯彻全生命周期,脆弱性保障正在由家庭向社会过渡。在人的幼年阶段,要增强家庭抚育并完善儿童福利制度,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人的青年和中年阶段,要强化基于就业的社会保障,特别要加强对平台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护。在人的老年阶段,要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培育尊老敬老的社会文化,倡导老年人进行健康准备、养老金储备。他认为,政府可以超越个体或家庭,对人的生命周期中的基本生活需要进行安排,从而统御个体理性、消除个体理性造成的社会非理性结果,实现社会理性。
2月19日,平行举行了社会保障综合分论坛、养老保障分论坛、医疗保障与其他社会保险分论坛、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分论坛。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春根等93位专家学者在分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最新成果。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等分别主持了各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