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施空间

  【第549期】柴宝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施空间

  信息技术革命在推动人类生产力极大跃升的同时,深刻改变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范围、内容与形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伴随的科技进步,为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内涵提供了动力源泉。

  第一,以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为载体充分贯彻网上群众路线,搭建网上网下相融合的民主参与机制;

  第二,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程序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搭建更加便民、更加多样的民主参与渠道;

  第三,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效率。

  原文链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任晓刚: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党的二十大后的首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前提就是要改善消费基础条件。

  一方面,要提高居民消费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和能力,夯实居民消费基础。通过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乡村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提高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提质换挡,在更好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求的同时,推动消费结构、投资结构不断升级。要发挥传统产业规模大、配套齐全、消费带动力强等优势,夯实消费需求主力军地位。

  同时,深入推进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渗透,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着力实现消费与投资的结构升级。

  原文链接:多措并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史倩倩:聚焦产业急需紧缺,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衔接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经济产业结构愈来愈多元化,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优质企业纷纷在经济活跃省份增资扩产,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势正逐步形成,以智能化制造业为代表的企业出现明显人才缺口。地方高校要立足优势特色,紧扣产业需求,统筹布局优势学科专业,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向产业急需的相关学科倾斜招生指标,改革学生培养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动“学科链”“产业链”与“人才链”互促共进,为行业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原文链接:深度融合产教 聚焦急需紧缺 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陈德泉:职教高考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职教高考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技能型考试该如何考,这关系到职教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选择哪些试题、考察哪些技能、设计何种载体,都是影响考试信度与效度的关键。职教高考与普通高考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考核科目、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突出实践导向。职教高考制度改革势必为高职教育人才选拔、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对此,可考虑联合协会、企业、高校、课程专家开发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等,优化职业技能考核办法,根据不同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共通性将其汇集成一个专业大类,设置相应考试科目,以便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大类之间建立对接关系。

  在专业大类划分后,其大类中的基础知识也应纳入职教高考的考试范畴。这不仅能满足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也有利于推动中职学校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原文链接:职教高考还要破解哪些难题

  

  王守春:气候变化促进民族与文化融合

  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多方面都有影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很弱,一旦气候发生大的变化、影响生存,迁徙到一个更适合生存的地方,就成为古人的最好选择。中华大地疆域辽阔,中华民族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民族大迁徙和人口大流动。虽然并不是每一次都与气候变化有关,但4000多年前的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4000多年前的突发性降温事件,已经得到学术界普遍确认。有的学者认为此次气候变化是在4000年前左右,有的学者认为是在距今4100年前,有的学者认为是在距今4300年至3900年这一时间段,即此次降温事件持续了一段时间。在距今4000年前左右,中华大地发生许多变动,许多考古文化衰落或消失,这一情况也得到考古界的普遍认同。

  陶寺遗址已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尧的政治中心,陶寺遗址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其实,尧的都邑最初不是在陶寺遗址,而是在鲁西菏泽地区的陶丘。鲁西地区是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区,陶寺遗址的大汶口文化因素应该是随着尧的都邑迁移而带来的。据《尚书·尧典》记载,尧的时期发生了特大洪水:“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而鲁西的菏泽地区是一片平原,遭此特大洪水,尧和他的部族不得不离开这里,选择更好的生存地方。陶寺遗址在汾河东侧高高的略有倾斜的台地上,排水条件良好,而且有厚层黄土,适宜农作。那时,这里气候温暖,有茂密的竹林和高大乔木,自然环境比尧的部族原先居住的鲁西地区优越。尧和他的部族将原来在黄河下游继承了大汶口文化的龙山文化带到这里,这就是苏秉琦所说的“陶寺遗址融入了大汶口文化”的由来。陶寺遗址还融合了来自北方的老虎山文化和来自华山附近地区的庙底沟文化以及来自东南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使这里成为华夏的政治中心,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而老虎山遗址的废弃以及良渚文化消失,这些考古文化的重大变化和距今4000年前的气候变化在时间上也大致吻合,可见气候变化导致人群的迁徙和文化的融合,并促进陶寺遗址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中国历史上另一次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民族大迁徙和人口大流动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经历三国和晋代,直到南北朝末期,其时间大致为从公元210年至公元560年。这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较长的一个冷期。《晋书》卷二十九《五行志下》中多次记录在不该出现下雪和陨霜的季节发生下雪和陨霜的极端寒冷事件。这一时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多批次迁徙到中原地区。《晋书》卷九十七《匈奴传》记载,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有匈奴胡太阿厚率其部落二万九千三百人归化”,七年(公元286年),“又有匈奴胡都大博及萎沙胡等各率种类大小凡十万余口,诣雍州刺史扶风王骏降附”。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蒙古高原迁徙到内地的北方游牧民族远不止这些,他们后来都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在南北朝时期,另一类人口大流动则是北方黄河流域的大量人口向南迁徙,他们和后来唐代以及宋代从北向南迁徙的中原人口形成今天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西南部和广东梅州诸地的客家人,成为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群体。

  总之,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气候变化导致的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发展和中华文化的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文链接:孕育和发展中华文明的自然环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