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26日上午,“中外价值观教育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高端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杨晓慧教授,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生导师Michael J.Nakkula教授,吉林省青少年德育国际比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蒋菲教授出席论坛,来自复旦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和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代表参加论坛。
论坛聘任仪式阶段,应培礼分别为Michael J.Nakkula教授和蒋菲教授颁发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聘书。
论坛主旨发言阶段,Michael J.Nakkula教授在进行有关《人生可能性发展的话语力量:如何将语言转化为行动》的主题发言中,提出了“人生可能性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实践模式和评估模型。他认为,学生的人生理想需要有锚定的目标以及精准的实施计划,并通过全球46个国家青年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基本教育方案、应对措施、教育干预,总结、梳理了全球青年发展的可能性与挑战。他还指出,人生发展的可能性是青年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对自己所能以及所不能的精确评估,为的是能够锚定具体的实践不断推进自己人生发展的可能性,同事,他针对这个理论提出了人生发展可能性的五步实施模型,即寻找兴趣、聚焦兴趣、未来期待、实践活动与评估环节。
蒋菲教授以《用好调查分析工具推动价值观教育研究方法创新》为题,介绍了中美青少年人生价值观教育比较的实证研究。从人生理想在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共性出发,作为中美比较研究的基础。课外活动是大学生人生理想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作为中美比较研究的场域。研究结果表明,参加课外活动的广泛频繁程度,对于大学生人生理想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的发挥在中美两国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对大学生人生理想发展发挥着不同的教育引领作用,课外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群体的共性与差异性,真正做到精准引领。艺术创作类活动积极作用在我国开发更多更有效的教育资源。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引领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利他理想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体现了独特的制度优势,今后我们应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可作为独特经验进行跨文化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杨晓慧教授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国际比较与思考》为题,展示了目前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现状特征,提出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影响因素,尤其强调家庭在培养学生价值观中的重要性,强调价值观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规律的把握还需要更加精准化。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评价,杨晓慧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当代日常生活、家庭、学校、课程、实践活动、社会协同联动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在交流研讨环节,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从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趋势与思政课改革创新出发,认为思政课建设是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逻辑起点进课堂,了解大学生形成价值观背后的动因,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思政课的鲜活性、实效性、生动性的问题。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俊峰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研究的理论根基来源在于整个人类文明;思政课教育方法论核心是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是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追寻;思政课教学的方法需加大借鉴隐性教育模式以补充我们显性的教育。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总支副书记刘海泉提到价值观教育跟学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关联密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叶方兴副教授从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普遍性出发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知识和人群的双向普遍性;时空分布意义上的普遍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阶段的普遍性;全人群的覆盖的普遍性。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代波教授以及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分别围绕主题与三位教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供稿人: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