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沈新凤(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兼职导师、经济学博士);岳翔宇(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结合中国实践的最新发展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出科技创新必须以产业变革作为载体来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进而在新科技、新生产、新生活的普及运用与加速融合中,重塑工艺流程、生产环节和产业形态,从而开辟出新赛道、培育出新动能。东北只有从实际出发,依据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来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才能打造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本地优势产业。
一、新质生产力为东北振兴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指明了前进方向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充分肯定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在推动东北振兴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些深刻论断不仅极大丰富了对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深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理论内涵,更为东北各地区各部门践行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指明了工作方向。
东北不仅拥有丰富的物产和优渥的自然资源,更在能源、汽车、化工、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具备明显的产业优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面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东北应当积极行动起来,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抢抓机遇,尽快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中激活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以产业突破引领东北振兴,赢得发展主动权。
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破特色产业
东北不仅工业发达,能源产业基础扎实,还拥有优异的风力和光照条件,具有加快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的自然优势和产业优势。东北全年主要受中高纬度西风环流控制,平均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吉林4个省(区)以超过6.0m/s的年平均风速和超过200W/m2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领跑全国,太阳能资源也居于全国前列。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风电已成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第二大电源,4个省(区)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比重接近25%,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也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105%,2023年全年太阳能发电产量占全国12%。
围绕资源优势加速布局清洁能源,东北需要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与产业配套能力。构建完整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不仅能够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新能源设备的成本,还可以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进而形成集群效应,更具有加快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关键技术、设备和材料等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切实增强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优势。
新能源产业布局的加快,为东北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持和稳定的算力需求。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和物理中枢,大数据中心普遍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节能减碳、提升清洁能源使用率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东北丰富的清洁能源能够为大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稳定、低成本的电力供应,而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系统也需要大数据中心在负荷预测、资源调度、电力结算等环节提供算力支持,增强能源互联网运行的稳定性。东北应当先立后破、加强大数据中心与风电、光伏发电的一体化设计,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大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动能。
东北拥有极佳的自然冷源,具备加快推动高标准大型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优势条件。大数据中心能耗高而散热量大,东北气候寒冷,有利于构建“冬季风冷+夏季水冷”的自然冷却系统,帮助大数据中心降低散热成本。近年来,我国对新建大数据中心能耗要求日益严格,东北可以铆牢国家战略方向,充分利用区域能源供应和自然环境的双重优势,加快建设高标准大型绿色数据中心,向超高能效、超低能耗项目倾斜,将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的大数据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东北的产业名片。
东北应当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融入全国算力骨干网络,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背景下,东北建设大数据中心应当积极承接一线及环一线城市,如京津冀等地区的外溢需求,重点发展大数据训练、云存储、金融数据灾备、政务数据备份等中高时延业务,从而与现有的低时延大数据中心产业布局协同互补。这不仅能够有力推动产业聚集与区域协调发展,更能够为东北未来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等工作做好铺垫,从而牵引催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依托新技术赋能改造,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
东北应当依托传统汽车工业底座,推动技术创新,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当前,新能源革命与新一代信息革命正推动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变革。东北应当发挥汽车产业发达、配套体系完善、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机制较为健全的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并积极引进国内造车新势力或海外先进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合作,激活市场竞争,实现变革式、跨越式创新发展。
东北可以顺应技术创新趋势及寒冷气候特点,积极发展具有长途低温重载性能优势的氢能汽车产业。与主流的新能源锂电技术相比,氢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性能,可实现-40℃无损冷启动,更能满足冬季低温应用场景。严寒的天气使得东北特别更适合发展氢能汽车产业。东北可发挥能源及汽车产业优势,重点推广氢能客车、氢能重卡、氢能货车等车型,适度超前建设加氢站等基础设施。
东北拥有独特优美的冰雪资源,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直播产业链,赋能冰雪旅游发展。立足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的气候资源优势,东北发展出了哈尔滨、牡丹江、长春、吉林、沈阳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冰雪旅游产业城市,具有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旅游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可通过“直播+文旅”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挖掘利用本地的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增强旅游体验、提升品牌能级,并以此为抓手将冰雪旅游延伸至高端会展、商务会议、疗养度假、会奖旅游等高附加值领域,推动东北旅游从资源驱动向产品带动转变,打造世界级、国际化冰雪生态旅游精品。
东北具有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与大数据中心建设协同发展、积极培育创新药产业的现实基础。当前,数字技术对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依托大数据中心算力支持的AI辅助药物研发能够高效模拟临床试验和疾病发展过程,提高预测和发现药物作用靶点的效率,大幅缩短药物分子设计、筛选和优化所需时间,加速新药研发过程。东北拥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区域,可以依托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新兴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智能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东北应当加快推动传统边贸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贸易是现代经济发展之魂,跨境电商是现代贸易的全新形态,利用数字技术联结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可以灵活高效地处理小批量、多批次的海量分散订单。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38万亿元,占我国贸易总额比重超5%,已成为中国外贸的一张新名片。东北作为我国向北开放、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乃至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门户和战略枢纽,具有推动传统边贸焕新升级为跨境电商的优越产业基础和独特区位优势,可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发展跨境电商及其物流配套的关键抓手,加强出口退税无纸化管理、保税出口和小单出口等各类政策配套创新,尤其是要大力支持企业搭建“境内关外”的海外仓,简化商品从库存到需求端之间的环节,帮助企业提高市场反应速度、规避汇率及库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