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梓丞(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孙浩(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工业研究院、湖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七个聚焦”之一,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类赖以生存的绝大部分物质资源如水、生物、矿产、大气、阳光等,都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大自然。但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常常会在无意中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对生态屏障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因此,如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已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也是提升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的应有之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下定决心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良性互动,让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对于各地区而言,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面临一些实际的压力和困难,比如时间短与任务重、技术要求高与科技支撑弱等等。为应对这些现实挑战,各地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构建“双碳”战略背景下的绿色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前提,增强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工业革命、能源革命,首先是认知上的革命。锁定实现“双碳”目标,围绕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主题,转变价值取向、思路理念、思维逻辑,大力开展包括零碳能源、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社区在内的“零碳城市”建设试点。特别是要坚持用生态优先的底线思维来系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问题,用绿色低碳的理念来规划未来、谋划项目、部署工作,算好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大账,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把绿色发展理念变为自觉行动。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
实现“双碳”目标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的有力支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扎实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在产业优化升级中全面降碳。全面排查在建、拟建、存量“两高”项目,实施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及时拿下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以节能降碳增效为关键,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
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突出先立后破,有力有序推动企业用能高效化、能源清洁化绿色改造,在能源综合平衡和结构调整中持续降碳,绝不能“一刀切”。坚持节能优先,加强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的衔接,有效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推进重点区域能源梯级利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推动石油消费保持在合理区间。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实施风光装机倍增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和地热能开发利用,逐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抓好林地增绿、耕地提升、湿地修复等工作,千方百计做好精耕细作的文章,更好发挥各类生态系统固碳增汇作用。
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支撑,加大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
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加强科技创新对“双碳”近中期和长期目标的支撑。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共建共用共享,加强动力电池绿色制造、环境污染物降解与检测等重点实验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碳达峰碳中和科技项目,综合采用公开竞争、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风能高效利用、氢能安全利用、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和氢氨能源技术应用力度,探索在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强化“双碳”人才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碳中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引进培育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领军人才及团队,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绿色低碳创新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