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黄河文化的历史脉象与传承发展
首页> 学术争鸣 > 正文

黄河文化的历史脉象与传承发展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2024-09-27 16:46

  作者:彭岚嘉(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学院教授);刘晋汝(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从青藏高原出发,自西向东绵延几千里,穿峡谷、越沙漠、过草地、淌平原,最终奔腾入海,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灌注了不竭的能量,又持续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蕴蓄了丰盈的价值。新时代新征程,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族之根:黄河文化的根源性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早在2019年9月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对黄河文化作出了深刻精要的阐释:“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黄河、黄土以及温带大陆性气候等自然条件为黄河流域形成典型的农耕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黄河及其支流两岸的黄土台地则是黄河文化的萌芽与拓展的地理空间。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已经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约为2000多处,其中一半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可以说,作为“四渎之宗”的黄河,为华夏民族先祖的生息提供了广阔的场所。

  黄河文化是在数千年来黄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空间与人文空间所形成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要素合集,最终有机地糅合为一个时空交织、人地共鸣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系统。从地理空间看,黄河文化的生成空间与黄河流域范围大体一致,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但从广义范围看,西起青藏高原,东濒渤海和黄海,北连阴山和燕山,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的大片区域皆可视为黄河文化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河湟文化、陇右文化、宁夏文化、河套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几大区域文化。

  由此可见,黄河文化在孕育、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建构了地理空间的一体化格局,也呈现出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景观。尤其是农耕与游牧两种文化力量的角逐对冲、交流、融合,不断推动了黄河文化丰富和发展。当然,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不仅是一种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的流域文化,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与主干。

  历史之脉:黄河文化的连续性

  从文化性质看,黄河文化是以黄河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基础形成的具有向心力的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延续数千年没有间断的文化谱系。在灾害频发和生态脆弱的自然状况下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黄河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奔腾向前的强劲生命力,相对稳定又极富创新变革精神。

  黄河文化作为一种主体文化形成的时期,大致可以界定为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其特点主要是农业经济在这一时期渐为成熟,催化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以及共同生存模式的华夏民族的逐渐形成。

  夏商周时期居住在中原地区的部族为华夏、华、诸华、夏、诸夏、方夏、区夏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初步形成了华夏族共同体。秦汉统治者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华夏族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了多民族国家中的主体民族。有汉一代四百余年的历史又深远地影响了华夏族的身份意识与文化认同,华夏族的名号逐渐变为汉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间的战争、通商与和亲,又再次促成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尤其在丝绸之路兴起后,黄河流域的河洛、关中、陇右、河湟等地成为对外交往的核心区块。随着丝绸之路的延展,黄河文化向西北的游牧场域、东南的江淮水乡持续传播,又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文化发生碰撞,还同日本、朝鲜、越南、波斯等各国产生文化交流。由于商路的畅通,隋唐的长安、洛阳成为规模空前宏大的国际性都会,极大地促发了作为多民族国家繁荣标志的黄河文化。宋元明清时期,江南的开发使南方长江文化得到迅速发展,但黄河文化依然具有融汇其他地域文化的特征,黄河文化仍旧是文化主体。其特点是各地域文化逐渐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中央集权与行省制度的成熟,思想上儒道释三教融合。可见,黄河流域在历史上长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积淀了丰富的政治智慧、治理经验和文化动能,形成了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思想。

  黄河文化因其时间上穿越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空间上横跨黄河流域。这个游走在中国北方的宏阔的文化线路,其干流就像一棵大树的主干,支流则是树干的分支,黄河文化在流域内又呈现出树状分布的结构。正是丰沛的支流壮大了黄河的气势,使得黄河能够以富有创造的文化力量,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进程。随着历史的推进,黄河流域发达起来的农业城市、商业城市,大多是沿着黄河干流的;而且,历史上的战争、灾荒往往导致黄河沿岸居民在平原地带与黄土台地之间徘徊,而黄河文化在黄河干流与支流之间形成“汇聚—扩散”的树状结构。黄河及其支流的树状结构的“汇聚—扩散”关系,又与黄河文化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黄河文化辐射区的“汇聚—扩散”关系之间具有同构性。可见,历史流脉中的黄河文化具有化民成俗、远播异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文化之魂:黄河文化的创新性

  黄河文化在历史演进中留存下诸多的物质文化遗产,也遗留下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具有多重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的自强不息精神,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能。黄河文化的多元融合精神,是当今世界处理多边关系的重要尺度。黄河文化在交流融合中的自我强化,奠定了中华文明开放交流的价值内核。黄河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圭臬。黄河文化的以人为本精神,体现了关爱生命、珍视人的生存价值的主体意识。黄河文化的贵和尚中精神,是当代世界和平发展应当尊奉的理性原则。以黄河为代表的大河文明,其典型特征在于注重和平发展。因此,黄河文化既确证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生命力,也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供了精神活力。

  同时,黄河文化不断创新的特征,为新时代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借鉴。系统性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的同时,挖掘利用黄河文化资源,推动黄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也就成为时代选择。黄河流域是我国文物和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共有世界遗产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00多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00余项,国家5A级旅游景区84处,这些都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发展机遇,黄河流域各省区聚焦文化和旅游大发展,提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和旅游发展主题。例如,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围绕47.5公里的兰州黄河风情线,以兰州黄河铁桥、白塔山为中轴,依山就势,傍水布局,统筹山、河、城、景等要素,串联周边名胜古迹,以一线串珠的方式,连通黄河楼-兰州老街、黄河母亲-小西湖、金城关-黄河古渡、水车博览园-马拉松体育公园、读者印象文化生态精品街区等片区,使黄河风情线不仅成为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的文化空间,也成为众多外地游客热门打卡地。山东的沿黄文化体验旅游廊道,拥有历史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多种形式,游客可沿廊道游览菏泽牡丹、济宁三孔、泰安泰山、济南泉城、东营黄河入海口等著名景点,更能深度体验鲁班锁、孔府印阁等诸多贴近生活的“山东手造”。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串珠成链,沿黄文化体验旅游廊道业已成为山东黄河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黄河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富集。沿线地区可以借助黄河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资源,推动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有效构建黄河文化立体化、全方位、个性化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模式。一是创作黄河文艺精品,加强以黄河为主题的文艺创作,讲好黄河故事;二是打造黄河旅游品牌,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文化资源特质,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目的地;三是丰富黄河文旅业态,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体验的新业态和新场景。因此,以黄河为纽带,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构建良好的黄河文化生态,才能实现黄河沿线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 责编:陈锐海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大仓”黑龙江:沃野千里迎丰收

  • 趣味活动迎国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4年9月19日,云南省文山市小马厂城市田园综合体内,5000亩梯田水稻金黄满溢,农机轰鸣,穿梭其间加速秋收。
2024-09-19 15:44
2024年9月19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学生在进行秋收作物运输比赛。
2024-09-19 15:23
“干,才是马列主义!” 中国石油大学暑期实践追寻铁人精神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喊出的铮铮誓言,激励着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追寻铁人精神迈出坚实脚步。
2024-08-27 10:35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