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雪梅(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严肃整治学术不端行为。”科技伦理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中,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促进科技向善、增进人类福祉、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科技伦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深入把握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相贯通相契合的内在逻辑,既是新形势下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又是新时代加强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迫切要求,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当前,厘清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相契合的内在逻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在教育目标上相契合
科技伦理教育强调科技向善与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契合。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旨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亟须培养一大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与此同时,进入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造福人类的同时,伦理风险和挑战也相伴而来。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科技强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传承者,更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作为科技人才诞生的摇篮,科技伦理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科技伦理教育旨在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意识,遵守科技伦理要求,为促进科技向善、增进人类福祉、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二者的教育目标一致,共同服务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有必要将科技伦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和课程思政之中。
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在教育内容上相融合
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育目标的契合性决定了二者在教育内容上的融合性。科技伦理教育以价值塑造和规范行为为主要内容,以增进人类福祉和尊重生命权利为目的,要求一切科技活动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与保持公开透明的伦理原则。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二者均以价值观塑造和规范行为为教育内容,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更侧重科技领域的价值引领,而后者涵盖所有领域内大学生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科技伦理教育中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坚持公平公正、科研诚信、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营造良好学术环境的具体伦理道德规范、保护知识产权等内容可以分别融汇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二、三、四、五六章中,部分内容交叉与重叠,教师在讲解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章节时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对大学生进行科技伦理教育。
2022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将科技伦理教育作为相关专业学科本专科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高等学校开设科技伦理教育相关课程,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意识,遵守科技伦理要求”,这一论述为新时代高校科技伦理教育提供了遵循。在高校思政课之余,可以充分运用课程思政,将科技伦理相关课程纳入到理工科大学生等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推动大学生切实增强科技伦理理论素养。
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在教育载体上相融通
由于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的密切联系,同时,高校专门开设科技伦理教育的师资力量与相配套的体制机制相对匮乏,可以构建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课程共同体”,实施二者融合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科技伦理教育可以将高校思政课已经建立起来的相对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作为自己的教育载体,将其相关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之中。这既可以实现科技伦理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可以丰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进而达到二者优势互补,相互融通。在实施“课程共同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通过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研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可以丰富大学生科技伦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解决科技伦理和思想方面的问题,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进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技伦理道德观。
综上,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上是相贯通相契合的。当前,我们要更加重视科技伦理教育,努力探索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课程共同体”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更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本文系陕西理工大学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G2342)、陕西理工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人文社科)(SLGSKXM230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