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首页> 人文 > 正文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来源:求是2024-10-16 10:21

  作者:中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讲话高屋建瓴、力重千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新发展、攀登高峰的新篇章。

  10年来,广大文学工作者在讲话精神的照耀之下,牢记“国之大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满怀热忱描绘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变革,推出了一批生动反映时代生活和人民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迎来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10年来,中国作协以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团结带领广大文学工作者踏上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不断加强和改进文学服务引导工作,探索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文学创作组织方式,着力抓好精品创作,不断加强和改进文学评奖、评论工作,紧扣“做人的工作”、加强文学人才队伍建设,主动融入现代传播格局,积极构建对外交流机制,组织力、引导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去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对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化和升华,也是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引领和重大部署。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奋进号角,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文学要紧跟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铸就星汉灿烂的新景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核心要义、准确把握实践要求,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辟新时代文学的辉煌未来。

  筑牢文学根基 造就民族复兴精神大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中,文学既是诸多艺术门类的内容源头,为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着强大的前进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识,代表着一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文化高度。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从元曲到明清小说,一条波澜壮阔的文学长河,延续着中华文明的血脉,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特质。近代以后,中国文学与民族、时代、人民的关系更加密切,从梁启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到鲁迅先生“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从热忱鼓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红色经典”到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新时期文学,一代代作家始终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为中华民族的前行歌与咏、鼓与呼。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新时代文学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标识性作用,使命光荣、前景广阔。

  2024年6月19日,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京开幕,“中国作家馆”在博览会上开馆。“中国作家馆”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作家协会专为北京图博会设立的展示中国作家风貌、宣传中国文学成就的展览品牌,也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已成为北京图博会上的一道亮丽文学风景。图为开馆当日在第三十届北京图博会上拍摄的“中国作家馆”。中国作协供图

  筑牢文学根基,必须推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学精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10年来,中国作协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新时代对文学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广大文学工作者不断强化历史主动精神,矢志不渝创造新经典,奋力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通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全国性文学奖项评选,发挥导向示范作用,激励精品创作。通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创新性顶层设计,从创作、出版、传播的全链条整合文学资源,鼓励、帮助广大作家聚焦长篇小说创作,努力推出一批能够代表时代高度的好作品、大作品。

  筑牢文学根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从《诗经》中的“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到杜甫笔下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饱受压迫的《祝福》里的“祥林嫂”、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到《创业史》里的“梁生宝”、《山乡巨变》中的“邓秀梅”等新中国的建设者,从新时期文学展现无数家庭、个人的奋斗史到新时代文学描绘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鲜活场景,那些铭刻在一代代读者心灵深处的辞章、形象、故事,无不来自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敏锐洞察、对普通百姓的拳拳深情。“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10年来,中国作协不断改进和提高文学创作的组织化水平,健全完善重点作品扶持、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等工作机制,设立一批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引导广大作家虚心做人民的学生,立足广袤祖国大地,从历史、时代、人民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优秀文学作品回馈时代和人民。精心打造“中国文学盛典”,持续推进“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创新开展“人民阅卷”,重塑文学与读者的关系,让优秀作家作品以更丰富的形态、更新颖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以优质文学生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筑牢文学根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为新时代文学追溯源流、辨明根脉。10年来,中国作协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支持相关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推广,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融入伟大传统,在学习经典的基础上创造新经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历史文化题材不断被书写、广受读者热爱,焕发出新的光彩。以民族史诗《江格尔》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本巴》荣获茅盾文学奖;“90后”作家海漄荣获雨果奖的《时空画师》,正是对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文学性重构。“网文出海”规模宏大、成效显著,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作品尤其受到海外读者热捧,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文化自信使中国文学更富魅力,中国文学也正在以自己的创造,不断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文学中国”、“诗意中国”有力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赋予中华文化新的时代表达,进一步筑牢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回应时代之变 开辟文学发展广阔天地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伟大的历史实践开拓出无比广阔、具有无限可能的艺术天地,呼唤着新的艺术视野、新的文学表达、新的审美风尚、新的阅读形态。如何催动文学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激发文学内在的活力与生机,是文学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

  文学要主动适应数字化技术带来的环境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形态和文化生态的剧烈变化,正在重塑人们的感受方式和话语方式。各类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方式快速更新。传统的文学生产、传播、接受方式正在经历全方位转型,文学的话语形态、思维观念、文体边界都在发生或明显或潜在的变化。文学的形态应时而变,但“文学性”历久弥新。《大江大河》、《人世间》、《繁花》、《我的阿勒泰》等由优秀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成功“出圈”、赢得口碑,体现了文学与不同艺术门类间双向赋能的广阔空间。中国网络文学、科幻文学强势勃兴,印证了文学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的深刻互动关系。文学的魅力往往就在于它能够激活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力、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创造,火爆世界的网络游戏《黑神话:悟空》再次证明了经典文学作品无限的开掘空间。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既要保持从容自信、坚守文学之本,也要扩展胸怀和眼界,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应用,与各艺术门类充分交流对话,不断探索和接纳新的文学类型,让文学的天地更加宽广,让文学真正成为各类艺术的母体、文化创造的基础。

  文学要自觉响应社会迅速发展带来的现实之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13亿中国人民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新时代的巨变前无古人,从大地山河到个人的精神生活、情感世界,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潜移默化而又脱胎换骨的重塑。传统意义上的乡土中国,已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样貌,乡村振兴的热烈鼓点,都市发展的昂扬旋律,现代生活的多彩变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全面而深入地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经验结构。“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要求文学打破固有惯性、走出“舒适区”,有力地革新观念、更新题材、创新手法。中国作协主动拥抱新变化、适应新环境、树立新观念,提出了“新时代文学”的命题,引导广大作家关注社会现实,把握时代发展,“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不断拓展文学的题材、样式、语言、风格,有力表达时代发展的新内容、新经验。近年来,中国作协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湖南打造清溪文学村庄,热忱描绘新时代山乡巨变。今年9月,中国作协联合中国科协举办“《哥德巴赫猜想》之后——科幻科普作家活动周”,38位科幻科普作家与航天员、科学家深入探讨文学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彼此启发、相互助益,有效推动文学与科学的携手前行。

  2024年7月12日,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开幕式上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5.5亿人,较2022年增长5200万人。图为开幕式现场。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摄

  文学要有效呼应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之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今天,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情感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民素质稳步提高,人们的知识储备和审美鉴赏力普遍提升,对文学阅读、鉴赏、参与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回应人民日益多元的文化需要,满足人民持续提高的审美期待,是文学的重要责任。近年来,中国作协先后与国家广电总局、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协等单位,以及芒果TV、抖音、快手、优酷、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平台展开战略合作,推动优秀文学作品向电影、电视剧、微短剧、网络视听、舞台演出等形式转化,延长文学传播链,实现文学价值的增值与放大。支持鼓励文学报刊社网适应数字化趋势,探索新型经营模式,不断扩大读者覆盖面。文学创作生产传播方式的更新转型,读者素质的不断提升,是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对时代挑战的积极回应,是新时代文学发展腾飞的有利契机。中国作协将继续强化互联网思维,对接新资源、建设新平台,不断创造新的文学增长点,使新时代文学迸发生生不息的活力,让文学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讲好中国故事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文学是一种“世界语言”,能够跨越国界、直抵人心,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文明景观的重要载体。

  新时代文学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写出来”。文学是铭记历史、记录时代的最生动的方式。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文学必须与时代同步伐,生动记录伟大实践,深刻反映历史巨变,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好故事与大气象讲述好。10年来,一系列书写中国人民奋斗历程与伟大创造的精品力作引起广泛反响,《千里江山图》追寻革命中国的红色理想与英雄血脉,《雪山大地》勾勒几代人接续建设西北高原的奋斗历史,《宝水》聚焦乡村振兴带来的生活和精神变化……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从不同维度诠释了文学与时代共鸣共生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新时代文学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出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想知道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想知道中国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等……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0年来,中国作协积极开展双边、多边文学交流,“一带一路”文学联盟扩展到42个国家;积极推动文学作品互译出版合作,持续办好《人民文学》外文版;举办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针对国外新生代,推出“Z世代”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工程。今年7月,中国作协与浙江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邀请金砖十国的72位诗人与会,在沉浸式参访中以诗会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引起国内外诗歌界的广泛关注。下一步,中国作协将持续拓展对外文学交流渠道,推动中国文学在更大、更自主的平台上与世界文学自信对话,在更高的起点上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打造文学新力量 唱响文学的青春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中国文学的代代赓续、推陈出新,根本在人才、关键在青年。建设人才辈出、规模宏大的作家队伍,特别是充满活力的青年作家队伍,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证党的文学事业薪火相传的必然要求。

  青年永远是崭新的,永远充满了“所向无空阔”的勇气和“天工人巧日争新”的锐气。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学大家,在青年时期就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文学弄潮儿,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开创出一代文学的新气象。10年来,中国作协紧扣“做人的工作”,将打造中国文学新力量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带动各级作协组织努力营造出作品出人才的良好环境。高度重视会员发展工作,向基层倾斜,向外延伸,扩大文学人才的发现与选拔范围,壮大各级作协会员队伍,优化会员队伍结构,个人会员总数达到16000多名,其中45岁以下青年作家的比例不断提高。提升作家培训规模和水平,鲁迅文学院拓展多样化文学培训模式,为青年作家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好平台。充分发挥重大文学行动的牵引作用、文学报刊社网的培育作用、作家活动周的凝聚作用,加强对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新的文学群体团结引导,打造来源广泛、富有潜力、规模宏大的青年文学人才队伍。10年来,作家队伍持续壮大、活力充沛,网络作家、影视编剧、自由撰稿人、自媒体写作者愈加活跃,快递、家政、工矿企业等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文学新人,为新时代文学带来新的朝气。广大作家精神更加振奋,自信自强、潜心创作,以活跃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多彩的想象,不断拓宽中国文学的道路,丰富中国文学的样貌。

  今年9月,中国作协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召开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本次会议是对青年作家创作成果的重要检阅,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新的动员,与会青年作家展现出“强国一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彰显出新时代文学的丰富面貌和强大生命力。下一步,中国作协将继续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广阔平台,建立长效机制,营造团结奋进的文学氛围,让更多文学新人脱颖而出、成长成才,让生生不息的文学火种点亮新时代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奋进之路。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国作协将团结带领广大文学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谱写锦绣华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磅礴文学力量。

[ 责编:陈锐海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福州开幕

  • 贵州剑黎高速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平昭高速狮子山桂江特大桥顺利合龙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精准浇筑,由中交路建承建的广西平昭高速TJ3分部狮子山桂江特大桥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全幅合龙。
2024-10-22 13:05
“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延安精神”。
2024-10-21 23:55
老旧改造成效显,群众各个喜笑颜开。
2024-10-21 23:47
“延安人的扫街,不只是捕捉美的瞬间”。
2024-10-21 23:38
在2024年的今天,延安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呢?今天就跟着网络达人“陕北老水”卢永永一起去看一看吧!
2024-10-21 23:27
一叠红纸,一把剪刀,巧手“舞动”间,一幅幅惟妙惟肖的花鸟虫草、飞禽走兽剪纸作品便跃然纸上。
2024-10-21 23:18
你知道吗,石油一词居然出自陕西延安!
2024-10-21 23:13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
2024-10-21 22:40
2024年10月20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省委网信委指导的“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在陕西省延安市启动。
2024-10-21 22:34
2024年10月19日,位于南通开发区的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来自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地留学生,共同体验蒙山派长嘴壶非遗项目。
2024-10-21 17:55
2024年10月18日,江苏南通,市民在图书馆看书。
2024-10-21 17:23
1933年,红二十六军开辟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剿”,后来,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
2024-10-21 17:13
在“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现场,延安文艺纪念馆讲解员刘美艳介绍,1935年10月,一支经历九死一生的队伍,终于抵达延安,我的爷爷奶奶就身在其中。
2024-10-21 17:12
陕西黄陵县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上任20多年来,实现村人均年收入从原先的不足800元到如今超过3万元。
2024-10-21 17:10
在“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现场,“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表示,56年里佳县老百姓的健康就是自己的牵挂。
2024-10-21 17:07
2024年9月19日,云南省文山市小马厂城市田园综合体内,5000亩梯田水稻金黄满溢,农机轰鸣,穿梭其间加速秋收。
2024-09-19 15:44
2024年9月19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学生在进行秋收作物运输比赛。
2024-09-19 15:23
“干,才是马列主义!” 中国石油大学暑期实践追寻铁人精神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喊出的铮铮誓言,激励着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追寻铁人精神迈出坚实脚步。
2024-08-27 10:35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