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黄馨竹(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副馆长)
教育发展亟需高校图书馆转型
图书馆历来是文献资源的聚集地,是高等院校的文献中心,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以“藏书”而衍生的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特别强调个性化教育和创新性教学,由此而形成的新的学习范式,自主式学习、自助式学习、参与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不断被加强。为实现人才培养的新变化,教育部提出了图书馆建设未来学习中心(Future Learning Center)的要求。这意味着图书馆不再是单一的资源提供者,而是促进知识交流创新、个性化学习的动态平台。
未来学习中心不仅是技术迭代发展的产物,而是为满足未来学习需求、优化教育情境和重塑学习支持体系的成果,是积极学习空间在数字环境下演变的产物,其目标是为学生创造多元学习环境,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创造力。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学习空间,是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教育资源集成结果,更是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是深化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工程的重要支撑。
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服务形态
作为基层学习组织,图书馆应依托丰富的文献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设施设备,重组、升级、优化图书馆的资源、空间、技术,全时空、全过程、全方位地助力学生学习与自我发展。
首先,建立馆内馆外系列学习空间,营造无处不在的沉浸式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如重庆大学图书馆,为方便学生就近学习,在宿舍区打造了中式、北欧等多种风格的学习空间,并根据学生专业配置相应图书,将其命名为松园书屋、黄葛书屋、竹园书屋、兰园书屋。还在实验楼、各学院楼栋,引入虚拟现实(VR)阅读、3D古籍触摸体验等现代科技元素,建立了科幻馆、声音图书馆、智慧书屋等多个特色学习空间。这些高颜值、高科技、高适配度的学习空间,最大程度地提供了随时学习的环境。
其次,识别学习需求,精准推送信息资源与培训课程,引导学生学习行为。在入学季,提供推荐书单与文献导读,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和专业图书,厚植文化底蕴。课程学习阶段,提供以信息素养、科研素养提升的系列培训,助力学生掌握科技文献可视化分析的方法,提升应用AI的能力,把握学科动态及热点。在论文开题阶段,提供科研选题、科学研究设计、文献综述撰写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学生科学问题的提炼能力、论文写作水平。在毕业季,提供考研考公模拟考试系统,就业数据库等信息推送。如武汉大学图书馆与本科生院,推出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营”系列课程,提供图书馆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数据库的检索、学术论文撰写指导,全力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从入学到毕业,图书馆成为学习加油站,助力学生在不断前行。
第三,打造开放共享的智慧化创新交流平台,助力学生表达、探索与创新,促进深度学习与交流行为。规划设计开展不同活动的场景,配置投影仪、LCD面板、AR、VR等设备,为学生读书分享、项目研讨提供支撑。同时也提供软件系统,为开展数字学术、创新研究等活动添加动能。如四川大学图书馆推出了基于GenAI的工作坊,为学生提供图像、视频、思维导图等内容生成式AI工具,这些工具不仅拓宽了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从而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获得更多支持和启发。同时还应依托图书馆资源,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等各类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机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建设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路径
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是一个充满活力、创新和智慧的学习环境。图书馆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下的教育改革,以导学、促学、助学为核心,不断更新理念、升级技术、创新机制,全面投入到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中。
第一,树立“以学为本”的建设理念,抓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对读者行为的多模态混合数据分析,实时监测、整理并分析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推测学生学习目的,推送相应资源和服务。通过对读者学习行为的感知与修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并提升学习效果。
第二,应融入更多交互式设备和人工智能系统,以增强学习互动和个性化体验。通过万物互联和虚拟课堂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灵活学习;利用虚拟仿真和多模态互动,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提升异步学习的真实感;通过媒体矩阵和网络交互,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与社交,全面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第三,以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建立未来学习中心价值共创模型。形成图书馆与教务处、后勤处、学工部、信息数据中心以及各学院的价值共识,通过有效的空间运用、教学嵌入等实践进行价值共筑,不断提升未来学习中心的服务影响力与育人实效,实现价值共赢,从而推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已来,图书馆作为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景,应紧跟教育改革方向,积极为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和创新性的学习提供新型服务,努力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