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由上海市国家安全法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主办,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国家安全法治前沿论坛暨“完善新型领域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建设 保障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举办。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市国家安全法研究中心主任,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赵庆寺主持,来自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多位实务专家和律师与会,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交流讨论。
全球科技竞争对国家安全法治研究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教授郝敏预测,美国将持续通过立法和设置规则来加强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遏制。对此,我国需要密切关注美国的立法动态,认清美国奉行法律工具主义的实质,对未来科技发展或产业发展风险点做出预警研判并预先制定对策。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蒋华福强调,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中国海外利益保护要全方位推进安全理念、结构、流程、效能和监督方面的全面再造,构建联动高效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大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加强反境外制裁法治,为反制长臂管辖提供法律依据,为健全境外突发安全事件信息通报、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等提供法治支撑。
面对美国的科技垄断行为,广东财经大学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倪建平指出,我国应着力从法律层面和科研激励机制入手,持续推动国内科研环境优化升级,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税收优惠等措施,有效应对外部打压,为破解国际引才计划障碍贡献中国智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国内科技创新提质增速。
国家安全视域下,科技治理面临着“科林格里奇困境”,须建立人机空间融合生态体系及时应对空间智能技术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阙天舒指出,一是完善隐私保护措施,差分隐私技术、联邦学习技术;二是落实价值对齐追求,及时干预纠正空间智能计算过程价值认真偏差;三是保持重构人机信任,完善人机投射作用。
上海第五空间信息科技研究院理事长朱易翔指出,应对数智时代国家安全新挑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监管行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和行为规范化引导,重点谋划新型国家安全对抗的相关重点领域,如内生安全、隐私计算、量子计算等,对全球性大规模社交媒体的舆论传播影响分析和跟踪。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建伟认为,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主要面临三大风险,一是以科技人才缺口、传统劳动力失业为重点的劳动力风险,二是以数据安全为导向的劳动资料风险,三是以科技产业所需关键原材料依赖海外供给为代表劳动对象风险。在此背景下,我国需建立“3+1”机制,即领导机制、协调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以及涉外机制,统筹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安全。
进入新发展阶段,亟待以构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上海市国家安全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立清指出,在“东升西降”“东治西乱”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系统观念,坚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和推进安全工作,构建与时俱进、国民并重、内外兼修、和平发展的新安全格局以保障新发展格局。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上海财经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首席教授丁晓钦认为,在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同时,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提升立法、执法和司法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法治工作协调机制,是推进新型领域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华东政法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李翔对洗钱罪的刑法完善问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从刑法的角度分析了未来我国洗钱犯罪罪名体系变化的可能性。华东政法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博士杨海强认为,要通过提高风险治理意识观念、明确统筹协调权责分工和加强数字化综合治理。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汪镭指出,我们更必须关注智能化平台的国家利益边界和实际利益指向,真正保障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整体长远性健康发展。上海科技馆高级工程师于峰认为,建立全球智识法律共同体,引领人类走出“柏拉图之穴”的困境,是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之所在。
与会专家还围绕数据权益与个人信息保护、海外利益安全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等多个议题展开探讨。上海国家安全法研究中心主任,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赵庆寺在总结陈词中表示,本次论坛研判安全态势、拓展安全视域、把握安全规律、提出安全对策,对于推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供稿: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宗芳)